□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體育部 唐青
極限運動種類較多且具有較高的社會體育價值和較多的發(fā)展空間,并受普及面較窄、認識程度不足、危險性較大、部分項目消費較多等因素的限制,應從加強安全措施保障、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加大宣傳力度、降低“極限”等措施來促進極限運動的發(fā)展。
“極限”一詞來源于英語中的Extreme Sports,簡化成英語字母X-Sports,合為一體就構成了時下流行的“極限運動”的酷詞。極限運動是由多項成型運動項目以及游戲、生活和工作演變而來,參與人群以年輕人為主的高難度觀賞性體育運動。
極限運動根據(jù)季節(jié)可分為夏季和冬季兩大類,運動領域涉及“海、陸、空”多維空間。由于極限運動有其“融入自然、挑戰(zhàn)自我”的“天人合一”的特性,使得極限運動在歐美各國的風靡程度簡直可以用瘋狂、魔力來形容。
極限運動進入我國大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目前在國內開展比較普及的極限運動主要是極限運動的主體項目:極限滑板、極限直排輪、BMX特級單車、極限攀爬單車。而涉及的海、陸、空三大領域的極限運動項目眾多,在水上項目方面:我國滑水、激流皮劃艇、探險漂流、摩托艇、水上摩托的運動員在世界性大賽上多次摘金奪銀,涌現(xiàn)出鄂敏、彭林武、邊艷英、長江第一漂、黃河探險漂流隊等一大批世界冠軍和民族英雄。在陸地項目方面:滑板、輪滑愛好者在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如魚得水、穿梭不息,旋轉、急停、閃、躲、騰、挪,爭相較技、樂此不?!罩许椖糠矫妫褐饕桥蕩r、攀冰等項目。
為什么極限運動能夠風靡全球、長盛不衰?為什么人們對驚險、刺激的極限運動樂引不疲、如此著迷?一些社會學家的調查、研究結果也許能夠從客觀的角度作出解答。一方面,人們更加需要尋求刺激、發(fā)泄壓力、釋放能量,另一方面,對于一般性的刺激、享受,人們習以為常、不足為奇。于是,人們便開始追求更為強烈的刺激,從而獲得所需要的感覺和喚醒,而極限運動的興起,正好滿足了人類的這一需求。
極限運動在國內的普及面較窄,只是涉及大中城市的大中小學生,而在偏遠的農村和山區(qū)的孩子卻從未見過和玩過,除此之外,參與極限運動的大中城市的學生,大部分是家境較優(yōu)、家庭收入較高的學生,而處于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就不會進行花費較高的極限運動。
極限運動項目是指人類在與自然的融合過程中,借助于現(xiàn)代高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我身心潛能,向自身挑戰(zhàn)的娛樂體育運動。因此在極限運動項目中難免會有危險情況和意外傷害事故的出現(xiàn)。
中國的父母總認為極限運動是一項很危險的運動,并且認為冒著受傷的風險讓孩子取得勇氣不值得,因而不鼓勵甚至制止孩子去冒險參與極限運動。
部分極限運動的花費較多,像水上的探險漂流、摩托艇、水上摩托項目,空中項目如登山、攀巖、攀冰來說,所需要的裝備復雜而且價格昂貴,這還不包括全套登山技術裝備和GPS、衛(wèi)星電話等特殊裝備。
首先在參與具有危險性的極限運動前一定要通過有關部門批準,并且要在專家、教練的指導下進行一定時期的培訓,自己的裝備一定要齊全且必須經常維護。其次在進行戶外極限運動前,一定要密切關注當?shù)氐臍夂蚝瓦\動當天的天氣情況,在制訂計劃時要依照身體承受能力量力而行,千萬不可逞強。最后在運動中一定要精力集中,要和同伴互相配合,切忌“單打獨斗”。
物美價廉的極限運動產品和低價位的費用是吸引眾多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最好方法,極限運動產品制造商應從發(fā)展我國全民體育、增強國人體質的出發(fā)點考慮,在獲得一定利潤的前提下制造出適合普通工薪階層和大多數(shù)農村學生等低收入群體消費的極限運動產品,為消費群體解除后顧之憂。
降低不同極限運動的速度、高度、遠度等等極限以適合不同年齡人群參加,例如降低蹦極的高度、攀登坡度較小的巖壁、減慢摩托艇的速度等一系列措施來吸引不同人群參加不同年齡的“極限運動”,使極限運動被更廣泛的人群所接受,成為不同年齡人群的極限運動。
加大極限運動在校園的宣傳力度,在學校和學生群體中傳播極限運動中所蘊含的健康向上、充滿信心、勇于挑戰(zhàn)、克服困難的運動態(tài)度和生活理念,積極吸引學生參與極限運動,逐步打造極限運動的群眾基礎,吸納、匯聚極限運動愛好者,為快速發(fā)展極限運動提供大量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