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玲 韓婕
(上海市靜安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上海 200041)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家庭結構發(fā)生顯著變化,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空巢家庭是指那些無子女或雖有子女,但子女成人后離開家庭另立門戶或因各種原因(工作、求學、外出打工等)剩下老人夫婦或一位老人獨自居住的家庭[1]。據上海市民政局、統計局公布的統計信息顯示,2006年上海戶籍人口中“空巢老人”有83萬,占老年人口的三成之多。
2007 年靜安區(qū)家庭衛(wèi)生服務調查表明:空巢老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較高,高血壓和糖尿病是主要類型;心理健康狀況較差,有一定的焦慮或抑郁表現;對健康教育與咨詢的需求較高。因此提高靜安區(qū)空巢老人慢性病防治的知識和技能,通過一定方式給予心理疏導將有助于改善其健康狀況。為探索在靜安區(qū)廣泛開展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活動對空巢老人健康知識和行為的影響,在2009年至2010年對參與健康自我管理的空巢老人活動前后主要知識和行為方式進行了分析評估。
選取靜安區(qū)2009年成立的30個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中的空巢老人283人,年齡最小的60歲,最大的84歲,平均年齡72.08歲。男性占29.6%,女性占70.4%。
1.2.1 招募和發(fā)展組員 街道和居委會向居民家庭發(fā)放征詢單,鼓勵市民參與;根據報名情況組建健康自我管理小組。
1.2.2 開展培訓 對居委干部和選出的小組組長進行培訓,組長在培訓結束后組織組員進行相應培訓并組織拓展活動。
1.2.3 提供場所和工具 每個小組擁有血壓計、教學掛圖、活動記錄簿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健康素養(yǎng)66條》、《大眾醫(yī)學》、《健康財富》等輔助材料。街道和居委會為小組活動提供場所、體重秤、教學用(白)黑板、皮尺等基本配置。
表1 空巢老人健康知識干預前后對照(%)
表2 空巢老人健康行為干預前后對照(%)
1.2.4 主要活動內容 按照復旦大學出版的《健康自我管理活動指南》,由組長組織,每月至少活動1次?;顒觾热莅?教組員查找自身健康問題和危險因素并制定針對性個人計劃,通過組員互相督促和經驗交流消除或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由組長或組員依據輔導資料與大家分享健康知識或心得;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相互聊聊最近情緒、睡眠之類并由大家共同想辦法緩解精神、心理問題。
1.2.5 調研、督導和考核 每季度對小組活動進行指導,在小組活動開展前和一年后分別進行問卷調查,評估活動效果。
用SPSS 11.5軟件進行數據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組的空巢老人平均活動參與率達90%以上,個人計劃制定率平均為98%,個人計劃執(zhí)行率平均為2%。通過接受自我管理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健康生活方式相關知識知曉率均高于活動前,且控油和控鹽知識知曉率的提高具有顯著性(表1);每天30min以上體育鍛煉、每周測量血壓、使用控油壺、使用控鹽勺等健康行為形成水平也明顯高于干預前(表2)。干預活動后空巢老人戰(zhàn)勝慢性病的信心指數能達到9分(10分制)。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帶來了許多相應的健康需求,空巢老人作為日益增加的特殊群體,應受到更多的關注。本研究證明了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作為一種有效的載體,通過組員之間互相交流、互相監(jiān)督,不僅有效的提高了空巢老人的健康知識,促進了健康行為的轉變,而且寬松愉快的小組活動氛圍也為空巢老人暢談心事,結交朋友提供了機會。建議在健康自我管理小組成員招募時,重點加強對空巢老人的宣傳和動員。
[1]代愛英,顧源,曹杰.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需求調查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學雜志,2004,9(5):311~312.
[2] 傅華,傅東波,丁永明.健康自我管理活動指南[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3]傅東波,丁永明,楊柯君,等.高血壓自我管理健康教育項目效果評價[J].復旦學報,2005,32(3):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