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縣圖書館舊館始建于1984年,位于縣城銀河東路,因結構及設施不能滿足文化發(fā)展需要,賀蘭縣人民政府于2009年啟動了新館建設工程,經過三年的施工建設,于2012年竣工落成。新館位于縣城光明西路,建筑面積4346平米,外觀設計采用歐式風格,四層框架結構,主體及內外裝飾工程投資1200萬元。賀蘭縣圖書館目前在編職工10人,圖書總藏量為15萬余冊,共享工程數字資源累計達到2TB,光盤資源(存檔)800多張。每年訂閱中文期刊340種,中文報紙35種。館內設有采編室、成人借閱室、報刊閱覽室、少兒借閱室、自學室、公共電子閱覽室、多功能廳、書畫展廳、書畫體驗區(qū)及大廳服務總臺等10個服務窗口,每周開放56小時。在建標準化公共電子閱覽室1個,配有終端電腦66臺,計算機培訓教室1個,配有終端電腦54臺,具有50M光纖寬帶接入和4TB資源存儲量,光盤加工能力年均2萬張。以學生、干部、農民讀者為主要服務對象,年平均讀者流量9.8萬人次,書刊流通28.6萬冊次。
賀蘭縣圖書館以共享工程數字資源為基礎,本著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原則,集典藏、借閱、查詢、展覽、銷售、休閑于一體,實行全免費開放。新館閱覽設備項目總投資260萬元,完成了圖書閱覽設備、電子辦公設備、圖書及亮化工程的公開采購。賀蘭縣圖書館在全國縣級公共圖書館中率先采用超高頻智能管理系統(tǒng)和24小時街區(qū)自助圖書館,該項目實施后,可實現(xiàn)圖書24小時自助借還、免費上網、3D動漫體驗、智能查詢、共享資源展播、免費培訓等功能,將有效提升讀者服務質量。
近年來,賀蘭縣圖書館因地制宜,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讀者服務活動。每年開展圖書宣傳周及全民讀書月活動,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每年開展圖書及共享資源下鄉(xiāng)活動,為廣大農民群眾提供信息服務;定期舉辦讀者聯(lián)誼會、座談會、春節(jié)燈謎游藝會,并積極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宣傳,擴大了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在社會教育方面,賀蘭縣圖書館充分利用館內設施、共享工程設備及資源,與縣計劃生育局、司法局、工商局、信息中心、老年大學等機構、單位合作開展各類專業(yè)培訓,培訓人數達到800多人。
2009年賀蘭縣新建成的61家“農家書屋”,全部由賀蘭縣圖書館工作人員指導按照標準配備設施,在全區(qū)率先實現(xiàn)農家書屋全覆蓋,同時通過舉辦“農家書屋”培訓班、實地觀摩等方式,指導“農家書屋”管理員做好“農家書屋”讀者服務工作。
賀蘭縣圖書館多年來經過全館職工的共同努力及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上級領導部門的表彰與鼓勵。賀蘭縣圖書館2000年被文化部評為“讀者喜歡的圖書館”,2003年被評為市級“巾幗文明示范崗”,2005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二級圖書館,同時評為區(qū)級軍民共建先進單位。2007年3月被寧夏文化廳授予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8年5月,賀蘭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范縣。館長蔡生福曾榮獲全區(qū)優(yōu)秀文化人才貢獻獎及文化部第十四屆群星服務獎。
(賀蘭縣圖書館供稿)
大廳總服務臺
成人借閱室
讀者自學區(qū)
電子閱覽室
3D體驗區(qū)
書畫體驗區(qū)
報告廳
少兒借閱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