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慶華 黃 金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江濱醫(yī)院檢驗科,廣西 南寧 530021
細菌性感染是ICU病房的常見癥狀,是導致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之一,如何鑒別患者細菌感染類型,是ICU對感染監(jiān)測的需要。本文通過對我院ICU病房并發(fā)細菌感染癥狀患者的血液標本進行CRP與ET檢測,并對二者在感染監(jiān)測應用中的作用進行評價。
1.1 一般資料 將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ICU病房51例有細菌感染癥狀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早上空腹采集血液標本同時進行CRP與ET檢測。
1.2 實驗儀器 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BET-24A細菌內毒素分析儀。
1.3 實驗試劑 鱟試劑: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CRP:芬蘭Orion Diagnostica Oy。
1.4 方法 按照CRP與ET檢測的標本采集要求,早上空腹采集血液標本同時進行CRP與ET檢測,并記錄檢測結果數(shù)據(jù)。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X2檢驗,評價各組之間的差異,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經(jīng)檢測51例研究對象的CRP與ET發(fā)現(xiàn),有28例CRP與ET的檢測結果均高于正常值,22例CRP檢測結果高于正常值而ET檢測結果正常,1例CRP與ET檢查結果均正常。其中CRP檢測結果升高率為98.0%,ET檢測結果升高率為54.9%。兩種檢測方法在感染監(jiān)測中檢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X2=20.04,P<0.05)。
2.2 CRP與ET檢測結果 見表1。
表1 CRP與ET檢測結果
CRP主要是由于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6、白介素1、腫瘤壞死因子等刺激肝臟上皮細胞產(chǎn)生的一種非特異性急性時相蛋白,它不僅是炎癥標志物,本身也直接參與炎癥過程,具有激活補體系統(tǒng)和促進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呑噬作用,參與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CRP參與機體的反應,不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即使反應低下、血常規(guī)正常的患者,CRP也呈陽性升高,目前已經(jīng)作為醫(yī)院急診常規(guī)檢測項目,和血常規(guī)同時進行檢測,現(xiàn)CRP被認為是診斷全身細菌性感染的重要標志[1]。由于CRP在正常人體血清中含量甚微,一般小于10mg/L,在炎癥發(fā)生12小時后才能檢測出,因此,血清CRP對細菌感染診斷不能在疾病發(fā)生后快速檢測[2-3],這可能是研究對象中有1例CRP正常的原因。細菌內毒素 (ET)為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這些成分在細菌存活時不分泌到血液里,只有當在細菌死亡溶解后才釋放入血液[4],當患者發(fā)生嚴重細菌感染、嚴重休克、膿毒血癥、全身炎癥反應綜合癥、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時,血內毒素水平才會明顯上升。臨床早期診斷的細菌學培養(yǎng),不僅所需時間長,同時,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其培養(yǎng)陽性率很低。而作為ICU搶救感染性休克的關鍵是在早期的數(shù)小時內,因此,早期血漿中內毒素的準確、快速檢測及對癥治療就顯得更為重要了。本研究在51例有細菌感染癥狀的患者中,有98.0%患者的CRP結果升高,同時,由于CRP是一種非特異性急性時相蛋白,無法分辨感染細菌是革蘭氏陰性菌還是革蘭氏陽性菌,未能完全正確指導臨床準確用藥。ET結果升高的患者雖然只有54.0%,但能明確其感染為革蘭氏陰性菌引起,故二者的聯(lián)合檢測,能較好快速分辨感染細菌的類型,提高了臨床用藥的準確度。
[1]王瑾,張蓉,邵肖梅.降鈣素原在新生兒感染性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兒科雜志,2005,23(2):105.
[2]Arinder Malik.MBBSMD,Charles PS,et al,Beyond the Complete Blood Cell Countand C-Reactive Protein[J].(REPRINTED)ARCH PEDIATR ADOLESC.2010,157:511-516.
[3]VMANUCHA,U RUSIA,M SIKKAMMA FARIDand NMADAN.Utility of haematological parameters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detection of neonatal sepsis[J].Paediatr Child Health.2002,38:459-464.[4] 張卓然,臨床微生物學和微生物檢驗[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