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琳 世剛
隨著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變化,各國將采辦和研發(fā)重點轉向以前被視為輔助性的彈藥上。所謂輔助性彈藥,是相對于傳統(tǒng)的穿甲彈或破甲彈這類反裝甲彈藥而言的,如多用途榴彈、反步兵/反器材彈藥、橫向效應增強彈或偵察彈等。如今,正是這些輔助性彈藥才能夠使坦克在城區(qū)和開闊地帶作戰(zhàn)時游刃有余。
最傳統(tǒng)的彈藥
——這類彈藥屬于傳統(tǒng)型彈藥,現(xiàn)在坦克炮都配備,但在性能與技術細節(jié)上,還是不斷提高的。
DM11式榴彈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發(fā),2011年6月達到初始作戰(zhàn)能力。它內裝不敏感高能炸藥,頭錐部裝有預制破片,彈底安裝DM173遙控裝定可編程引信。裝彈時,與坦克火控計算機相連的彈藥編程模塊通過數(shù)據(jù)總線將數(shù)據(jù)(包含目標距離、氣壓和炸高等信息)傳輸至裝彈人員使用的控制盒,數(shù)據(jù)隨后由控制盒經彈體內信號線纜傳至引信,完成對引信的自動裝定。
引信的作用模式可編定為瞬發(fā)、延期和空爆三種,其中空爆的時機可設定在發(fā)射后64毫秒~12秒之間。在遇到編程數(shù)據(jù)丟失或系統(tǒng)故障時,引信的默認模式為瞬發(fā)或自毀。其彈藥編程模塊和彈藥之間的連接是通過彈底電底火中加入的連接環(huán)實現(xiàn)的。這需要將M1A1主戰(zhàn)坦克M256式120毫米滑膛炮炮閂上現(xiàn)有的單觸頭擊針換成雙觸頭擊針。當使用44倍口徑滑膛炮發(fā)射時,DM11式榴彈的炮口初速為970米/秒;如使用身管更長的L55坦克炮發(fā)射,初速可提升至1000米/秒。DM11式榴彈在觸發(fā)模式下可有效打擊土木工事和雙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目標,在空爆模式下可產生大量破片(總重量約9千克)。其中,軸向和徑向飛散的破片可有效打擊直升機和徒步士兵。
目前,德國陸軍已與萊茵金屬公司簽訂了采購1.3萬發(fā)DM11式榴彈的生產合同,但需等到2012年底才能裝備第一批生產型產品。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早在2009年便采購了1萬發(fā)DM11式榴彈,將其部署到阿富汗。迄今為止,萊茵金屬公司已向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提供了約3000發(fā)DM11。其中,首批1390發(fā)彈藥用于M1A1坦克試驗,2011年1月起用于阿富汗作戰(zhàn)。試驗內容之一是測試45輛海軍陸戰(zhàn)隊M1A1坦克M256式120毫米滑膛炮炮閂位置安裝的DM11式榴彈編程數(shù)據(jù)鏈。第二批1512發(fā)DM11式榴彈已于2011年12月底交付。
不敏感曳光榴彈IM HE-T挪威北歐彈藥公司與美國通用動力公司武器與戰(zhàn)術系統(tǒng)分部合作,將前者原有的120毫米觸發(fā)型曳光榴彈改進成一種完全符合不敏感彈藥要求的不敏感曳光榴彈(IM HE-T)。不敏感曳光榴彈裝填BAE系統(tǒng)公司的OSX-8熔鑄高能炸藥,使用通用動力公司圣馬克斯分部研發(fā)的高膛壓7孔混合發(fā)射藥。此外,研發(fā)人員還改進了折疊式尾翼組件中尾翼前沿的設計,不僅提高了炮彈的精度,射程也增加至4000米。2009年,挪威陸軍完成了不敏感曳光榴彈的不敏感鑒定試驗。此后,西班牙和埃及采購了不敏感曳光榴彈,其中西班牙用其裝備“豹”2坦克。
OE 120 F1式榴彈該彈由法國奈克斯特公司研發(fā),于2010年開始小批量生產,其初速為1000米/秒,密集度低于0.35密爾。最初不符合不敏感彈藥的要求,僅配裝彈頭觸發(fā)引信,但改進型將符合不敏感彈藥的要求,并配裝電子時間引信,從而具備空爆能力。
最殘忍的彈藥
——之所以說這類彈藥是最殘忍的,是因為它內裝1100個小鎢球,這些鎢球能在近距離以1410米/秒的炮口初速散布,專門打擊正在行進的步兵班組它具有火力猛,殺傷面積大的特點。
M1028式榴霰彈1999年,美國陸軍駐韓國的第2步兵師提出急需一種彈藥,由坦克炮近程發(fā)射(100~300米),用于對付大規(guī)模步兵攻擊。為此,位于美國匹卡汀尼兵工廠的陸軍武器研究發(fā)展與工程中心研發(fā)了M1028式榴霰彈,其生產合同在2002年7月與通用動力公司軍械與戰(zhàn)術系統(tǒng)分部簽訂,2004年12月定型。
M1028式榴霰彈重22.9千克,是一種未配裝引信的易碎鋁制彈藥,內裝1100個直徑0.95厘米的鎢球,鎢球以1410米/秒炮口初速散布。該彈能在200~500米的距離上打擊正在行進的步兵班組,今后這個距離還能提高到100~700米。
在研發(fā)過程中,M1028式榴彈對付其它類型目標的能力也在評估范圍內。陸軍武器研究、發(fā)展與工程中心對該彈的評價是:能夠“非常有效”地對付空心磚墻、可移動的蛇腹式鐵絲網類障礙物和車輛。試驗中,車輛被從頭到尾侵徹并被隨后引發(fā)的火焰摧毀,墻體被鑿開并倒塌,放置在墻體后面的人體模型也被多次穿孔。
在2006~2011年的阿富汗地區(qū)軍事行動中,M1028式榴霰彈用于壓制火箭彈小分隊和清掃戰(zhàn)場。除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外,加拿大陸軍也采用它。
最另類的彈藥
——這些另類的彈藥,有的沒裝炸藥也能炸,有的從外表看,根本就不像個炮彈。
橫向效應增強彈(PELE)由萊茵金屬公司研發(fā),可在已退役的120毫米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破甲彈的基礎上改造而成。橫向效應增強彈的彈芯內裝低密度材料與目標相撞而受壓,隨后撐碎次口徑彈芯或全口徑彈體,產生大量破片。由于破片大部分沿著彈體運動的方向飛散,因此橫向效應增強彈的附帶毀傷比普通殺爆彈低。
試驗證實,基于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改造的橫向效應增強彈對混凝土墻的侵徹深度超過200毫米,60°著角時能夠侵徹100毫米厚的軋制均質鋼裝甲,對磚墻的侵徹深度為450毫米,對木板的侵徹深度為400毫米。用兩發(fā)由DM12A1/A2多用途破甲彈改造成的大口徑橫向效應增強彈,足以在雙層鋼筋混凝土墻上開出160毫米×50毫米的孔。
萊茵金屬公司于2002年開始研究大口徑橫向效應增強彈,2006年與丹麥皇家陸軍簽訂將DM33A2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改造成橫向效應增強彈的初始生產合同。隨后,加拿大和荷蘭陸軍也對120毫米橫向效應增強彈進行了相關試驗。
“太陽神”巡飛偵察彈目前,通過坦克偵察目標的方式,僅限于用與火控系統(tǒng)相連的光學偵察設備。因此,意大利提出了新設想,用坦克炮發(fā)射偵察巡飛彈來偵察目標。
2010年,意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展出了“太陽神”巡飛彈的模型。在存儲狀態(tài)下,“太陽神”巡飛彈的外形與制式120毫米炮彈相同,重1.3千克,配有光電攝像機,可使用“公羊”主戰(zhàn)坦克的120毫米滑膛炮發(fā)射,以手動方式裝填至炮膛內。使用時,在壓縮氣體的作用下,巡飛彈從身管發(fā)射出去,隨后電動機驅動螺旋槳持續(xù)飛行30分鐘,工作距離為10千米。
最靈活的彈藥
——之所以說這類彈藥是最靈活的,是因為它神通廣大,用途多樣,既能打擊徒步士兵、輕型裝甲,摧毀掩體和障礙物,還能摧毀反坦克導彈小分隊和混凝土墻。
105毫米曳光反步兵/反器材多用途子母彈以色列國防軍使用坦克執(zhí)行城區(qū)作戰(zhàn)任務和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已有很長時間。其中,較有名的輔助性滑膛坦克炮彈藥之一是以色列軍事工業(yè)公司的曳光反步兵/反器材多用途子母彈(APAM MP-T)。
105毫米炮彈已裝備以色列國防軍多年,該彈內裝6枚子彈藥,每枚子彈藥采用預制破片殼體,且內部裝填CLX663不敏感高能炸藥,可通過編程裝定為3種不同的作用模式。
第一種是觸發(fā)模式,炮彈整體起爆,用于打擊墻體、掩體和輕型裝甲車輛等目標。第二種是炮彈在半空指定位置將子彈藥拋撒出去,隨后子彈藥起爆,打擊隱蔽的人員乃至懸停的直升機等目標。第三種是炮彈在半空中整體起爆。
M339曳光反步兵/反器材多用途子母彈最初研發(fā)時的代號為M329,近期裝備以色列國防軍,定型為M339“秋牡丹”。全彈重27千克,彈丸重17千克,長750毫米。使用L44滑膛炮發(fā)射時,炮口初速為900米/秒(膛壓為340兆帕),射擊密集度約0.3密爾。
該彈配用以色列雷謝夫公司研制的引信系統(tǒng),引信系統(tǒng)由2個可編程引信組成,其一為起爆拋射藥的彈頭電子時間引信,其二為彈底觸發(fā)引信。引信的裝定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利用感應裝定器,裝彈人員在裝彈前將裝定器置于彈頭引信上方完成感應裝定。第二種利用非聯(lián)合配置委員會制式遙控裝定系統(tǒng),通過炮閂表面的金屬觸頭對炮膛中的彈藥完成裝定。在這種方式下,數(shù)據(jù)通過連接火控計算機和擊發(fā)機構的接線盒傳輸至炮閂,再進一步傳至M339炮彈底火上的觸頭。
M339曳光反步兵/反器材多用途子母彈采用冗余保險設計,每枚子彈藥配用3個獨立保險機構,可靠性超過97%。然而,受2008年多國在都柏林簽署的《集束彈藥公約》的限制,M339曳光反步兵/反器材多用途子母彈在國際上被認可的程度會受到影響。
最生猛的彈藥
——之所以說這類彈藥是最生猛的,是因為它不光只能打步兵,還能拔除城市內的鋼筋混凝土碉堡、工事等等,具有強大的火力和殺傷力。
M908式曳光破障榴彈該彈基于M830A1式破甲彈,利用鋼制風帽取代了M830A1的M74式彈頭引信,可用于打擊混凝土建筑等城區(qū)目標。它于2003年定型,重11.4千克,炮口初速為1400米/秒。執(zhí)行破障任務時,鋼制風帽會先使彈丸鉆入障礙物的內部,然后聚能裝藥戰(zhàn)斗部再被引爆,以達到粉碎障礙物的目的。經證實,與僅在障礙物表面引爆炸藥裝藥的武器相比,這種由內而外粉碎障礙物混凝土結構的破障彈藥更加有效。
先進多用途彈藥2011年7月,美國陸軍發(fā)布了一份面向美國本土及海外的公告,尋求一種可取代現(xiàn)役M830多用途破甲彈、M830A1多用途反坦克彈藥、M908曳光破障榴彈和M1028榴霰彈的新型120毫米坦克炮彈藥,稱為先進多用途彈藥。目前,美國陸軍正在對來自各方面的回復進行甄選。根據(jù)要求,先進多用途彈藥應具備空爆、觸發(fā)和觸發(fā)延期三種作用模式,不僅集上述4種彈藥各自的能力于一身,用于打擊徒步士兵、輕型裝甲,摧毀掩體和障礙物,還將增加對付反坦克導彈小分隊和對混凝土墻的破障能力。
美國陸軍對先進多用途彈藥的技術要求涵蓋了XM1069瞄準線多用途坦克炮彈藥的所有技術指標。XM1069瞄準線多用途坦克炮彈藥是美國武器研究、發(fā)展與工程中心為已停止研發(fā)的車載戰(zhàn)斗系統(tǒng)設計的,原計劃用XM360式120毫米輕型滑膛炮發(fā)射。
先進多用途彈藥是一項為期5年的項目,2013財年啟動至2017財年結束。其中,小批量生產階段的生產數(shù)量約3000發(fā),而在量產階段,將以每年5000發(fā)的速度生產。然而,因為目前尚未獲得任何投資,依照當前進度來看,該項目的啟動時間可能延期。
美國阿連特技術系統(tǒng)公司對競標先進多用途彈藥項目非常感興趣。在2011年10月美國陸軍協(xié)會年會期間,該公司展示了參與先進多用途彈藥項目競標的產品模型。同樣在美國陸軍協(xié)會年會上,萊茵金屬公司也表示有意競標該項目,并稱其現(xiàn)有的DM11式坦克炮榴彈就已經能夠滿足先進多用途彈藥90%的指標要求,二者的差異主要在于破片、數(shù)據(jù)鏈和破墻能力等方面。
相關鏈接:滑膛坦克炮彈藥的前世
一直以來,為提高滑膛坦克炮的穿甲能力,新型反裝甲坦克炮彈藥一直是世界各國研發(fā)的重中之重,其中以穿甲彈和破甲彈為代表。
穿甲彈又名動能彈,就是指能在撞擊目標時以自身動能穿透并毀傷裝甲目標等硬目標的炮彈。穿甲彈經歷了適口徑鋼質實心彈體或裝有炸藥彈體的普通穿甲彈、具有次口徑碳化鎢彈心的穿甲彈、旋轉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與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的發(fā)展過程。其中又由于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具有相對較低的成本和良好的戰(zhàn)場抗干擾特性,因此使其在目前戰(zhàn)場上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德國的DM63式尾翼穩(wěn)定脫殼穿甲彈。由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發(fā),于2005年達到初始作戰(zhàn)能力??裳b備于“豹”2系列坦克,目前總產量達到2.5萬發(fā)。2005年7月1日,德國國防部采辦局訂購了價值3000萬歐元的DM63式穿甲彈。2005年12月,土耳其也訂購了價值4600萬歐元、共1.5發(fā)的DM63式穿甲彈,并已于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完成交付。
目前,穿甲彈一般采用鎢合金或貧鈾合金作為彈芯材料。鎢合金以鎢粉為主要成分,加入適當比例的鐵、鎳等元素,鎢的含量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密度高達17~18克/厘米3。貧鈾合金則以貧鈾為主要成分,加入適量的微量元素,密度可達到18克/厘米。以上,具有優(yōu)良的力學性能且易于加工。從穿甲性能方面考慮,這兩種合金材料都十分適合用于制造穿甲彈,然而選擇哪種合金材料作為穿甲彈彈芯一直是爭論的焦點。貧鈾合金在空氣中易氧化,有微弱的放射性和毒性,因此許多國家出于本土安全或環(huán)境方面的考慮,對貧鈾穿甲彈并不看好。法國的增強型動能侵徹彈(PROCIPAC)和美國的M829E4式穿甲彈采用的就是貧鈾合金彈芯。美國雖然曾堅決表示使用貧鈾穿甲彈,但最終還是轉向全力研發(fā)新型非貧鈾穿甲彈,代號初步定為M829E5,未來可能裝備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的M1A1坦克。然而,由于目前常用的鎢合金彈芯也有鎳/鈷等有毒物質排放方面的問題,美國非貧鈾穿甲彈的研究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阻力。
破甲彈是指利用聚能效應使金屬藥型罩形成高溫高壓高速射流穿透裝甲或其他堅硬目標并具有一定后效作用的炮彈或戰(zhàn)斗部。配用于坦克滑膛炮的破甲彈較多,如可裝備于M1A1主戰(zhàn)坦克的美國M830A1式曳光多用途破甲彈。該彈又名多用途反坦克彈藥,由阿連特技術系統(tǒng)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末研發(fā),1991年定型,可在觸發(fā)模式下打擊包括掩體和裝甲車輛在內的地面目標。它采用人工裝定的M74近炸/觸發(fā)引信,炮口初速依溫度不同在1355~1438米/秒范圍內變化。與炮口初速為1140米/秒的制式M830式多用途破甲彈相比,其飛行時間更短,從而提高了命中直升機等目標的機率。
[編輯/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