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玉芳
過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為臨床的常見病與多發(fā)病,任何年齡階段均可發(fā)病,以兒童以及青少年多見。HSP可累及患者的關節(jié)、胃腸道、皮膚以及腎臟等組織器官,尤其以腎臟最為嚴重[1]。HSP的發(fā)病機制為免疫復合物聚積于血管壁,引起壞死性血管炎癥史。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85例HSP患者,45例患者采用西咪替丁進行治療,效果較好。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5例HSP患者85例,其中男56例,女29例;年齡3~69歲,平均(20.17±2.56)歲;病程4~12d,平均(5.23±3.26)d。排除嚴重的心、肝等臟器官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5例,對照組40例。
1.1.1 臨床分型 85例患者當中,單純型36例,關節(jié)型21例,腹型18例,混合型8例,腎型2例。
1.1.2 發(fā)病季節(jié) 85例患者當中,春季26例,夏季13例,秋季15例,冬季31例。
1.1.3 發(fā)病原因 無明顯原因25例;有具體原因6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38例,口服康泰克等藥物12例,食用螃蟹等海鮮8例,外敷愛寧達藥膏1例,接觸油漆1例。
1.1.4 年齡分布 3~10歲39例,11~20歲22例,20~40歲16例,40歲以上8例。
1.1.5 臨床表現(xiàn) 單純型紫癜62例(占72.94%),混合型紫癜23例(占27.06%)。(1)腎臟損害1例,表現(xiàn)為單純血尿。(2)皮膚紫癜:85例患者均有皮膚紫癜,其中以皮膚紫癜作為首發(fā)癥狀的有55例(占64.71%),另有30例患者(占35.29%)皮膚紫癜在關節(jié)痛或者消化道癥狀之后出現(xiàn)。(3)以關節(jié)痛為首發(fā)癥狀的有4例(4.71%),關節(jié)受累有21例(24.71%),其中以腕、踝、膝、肘關節(jié)為主要受累部位。(4)消化道癥狀,以嘔吐、血便、腹痛等消化道癥狀為首發(fā)癥狀的患者有26例(30.59%);38例(44.71%)表現(xiàn)為腹部隱痛或者呈陣發(fā)性的絞痛,以上腹和臍四周疼痛多見;27例(31.76%)有消化道出血癥狀,表現(xiàn)為解血便或者黑便;16例(18.82%)有腹瀉、嘔吐、惡心癥狀;被誤診成為其他疾病的5例,其中胃腸炎2例,腸套疊2例,腸系膜淋巴結炎1例。(5)其他表現(xiàn):伴乏力14例,頭痛12例,發(fā)熱28例。
1.2 治療方法
1.2.1 觀察組 本組患者45例,在常規(guī)抗過敏以及降低血管通透性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西咪替丁進行治療。西咪替丁每天25m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靜脈滴注,在1h之內滴完,連續(xù)用藥7d,7d后藥量減半。共治療4周。
1.2.2 對照組 本組患者40例,在常規(guī)抗過敏以及降低血管通透性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潘生丁進行治療。根據(jù)年齡分布選擇潘生丁藥量,其中20歲以上者每天15~30mg,年齡<20歲的患者每天5mg;每天3次,口服。10d之后20歲以上的患者藥量減半,年齡小于20歲的患者每天3mg,治療4周。
1.3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用藥3d之后沒有出現(xiàn)新的紫癜,1周之內患者的腹痛以及關節(jié)紅腫消失,紫癜消退,尿常規(guī)檢查恢復正常,大便潛血(-),2周之內沒有復發(fā);有效:用藥1周沒有新的紫癜出現(xiàn)或者有輕度的復發(fā),連續(xù)用藥3周后達到正常的水平,尿常規(guī)檢查有少量紅細胞以及蛋白,大便潛血(±);無效:用藥3周之后紫癜反復出現(xiàn),或者是沒有消退,各項常規(guī)檢查均未達到正常??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 本組85例患者均完成治療,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5.89,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具體治療效果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情況比較 例(%)
2.2 不良反應 觀察組有2例出現(xiàn)腹部不適癥狀,經過短暫休息之后癥狀緩解消失;對照組有5例出現(xiàn)惡心嘔吐癥狀,治療7d藥量減半之后癥狀消失。
HSP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從本組的患者資料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感染因素:臨床試驗研究表明,不少患者在發(fā)病之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這說明本病和感染的關系比較密切。在本組患者當中,38例和上呼吸道感染有著密切關系,致病細菌主要有軍團菌、幽門螺旋桿菌、沙門桿菌等。靳文毅等[2]報告了部分HSP患者和人細小病毒B19感染關系密切,B19病毒感染所致的HSP癥狀比較重,尤其以腹部癥狀和關節(jié)癥狀較為明顯。Kuzon WM等[3]的研究表明,一些HSP患者,尤其是腹型患者和幽門螺旋桿菌有關系??芍赂腥镜牟《居蠩B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2)食物因素:有海鮮類、豆類、乳類、糧等,本組資料有8例患者吃過螃蟹。(3)藥物因素:本組患者有12例與服用藥物有關,根據(jù)Law WL等[4]的研究資料,主要有磺胺類、巴比妥類、水楊酸類以及異煙肼、卡托普利、雷尼替丁、依那普利等。
[1]李榮.成年人過敏性紫癜腎損害的臨床相關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8(8):21-22.
[2]靳文毅,王從峰,張楠,等.過敏性紫癜患兒人微小病毒B19DNA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兒科雜志,2010,38(5):314-315.
[3]Kuzon WM,Crawford R,Binhammer P,et al.Effect of electrosurgicaltechnique on wound healing and early complication rate following abdominal dermolipectomy[J].Ann Plast Surg,2011,37(30):245-246.
[4]Law WL,Choi HK,Chu KW.Comparison ofstenting with emergency surgery as palliative treatment for ob-structing primary left-sided colo rectal cancer[J].Br J Surg,2003,90(11):1429-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