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科
(深圳市福永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廣東 深圳 518103)
隨著血栓疾病發(fā)生機理的深入,在臨床治療中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起到了關(guān)鍵作用,對于心血管病的防治抗凝治療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目前抗凝治療的藥物主要包括肝素、華法林、水蛙素等,但是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在臨床中,抗凝治療方面中藥已經(jīng)得到廣泛的應用,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副作用小、服用便捷、患者依從性好[1]。筆者在制備有效部位進行指紋圖譜質(zhì)控基礎(chǔ)上,對黃芪、三七、毛冬青、丹參、降香、淫羊羹等六味中藥有效部位不同配伍抗血小板聚集協(xié)同作用及機理進行探討,以均勻設計法設計實驗,探討抗血小板凝聚的最優(yōu)組合及配比,闡述中藥復方配伍的科學內(nèi)涵,為中藥的開發(fā)應用提供依據(jù)。
1.1 材料
1.1.1 動物 健康Wistar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體質(zhì)量180~220 g,隨機分為空白組(A組):服用蒸餾水;益氣活血組(B組):服用三七+黃芪;活血化瘀行氣活血組(C組):服用毛冬青+丹參;行氣活血組(D組):服用降香+丹參;服用補腎活血組(E組):淫羊藿+丹參。每組Wistar大鼠20只。
1.1.2 儀器 ACL-200(美國貝克曼)型智能血液凝集儀;HR2838型勻漿機(菲利普公司);DSY-2-6恒溫箱(北京國華醫(yī)療器械廠);移液槍(上海肯強儀器有限公司)。LG-R-80血液流變學分析儀(北京世帝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1.1.3 藥物 分別取黃芪、三七、毛冬青、丹參、降香、淫羊羹各100 g,用400 ml蒸餾水將各藥浸泡24 h。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500 ml,煮沸30 min。濾過兩次煎液,合并濾液后大約400 ml,采用旋蒸濃縮至100 ml,此時藥物濃度相當于生藥1 g/ml。
1.2 方法 各組按分組情況均灌胃給藥,小鼠用量2 g·kg-1·d-1(同一組內(nèi)藥物劑量各占1/2)。連續(xù)7 d,每日1次。末次給藥后l h,用戊巴比妥30 mg/kg麻醉大鼠,暴露大鼠腹腔,剝離腹主動脈,用枸櫞酸鈉抗凝采血管,從腹主動脈采血3 ml,立即將血液沿管壁注入枸櫞酸鈉抗凝采血管,用塑料薄膜覆蓋離心管口,附著在管壁殘留的血液用清潔的濾紙吸去,蓋緊離心管。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時間(TT)[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7.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空白組比較,中藥各組PT、TT、APTT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FIB各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凝血指標的比較(±s)
表1 各組凝血指標的比較(±s)
注:與A組比較,aP<0.05。
組別FIB(mg/ml)數(shù)量PT(s)TT(s)APTT(s)A組B組C組D組E組2.72±0.46 2.74±0.74 2.76±0.54 2.83±0.43 2.75±0.45 20 20 20 20 20 10.34±2.45 14.45±2.32a 16.56±2.13a 14.64±2.39a 13.75±2.54a 16.84±2.86 21.45±2.66a 20.62±2.27a 19.53±2.59a 19.88±2.46a 41.36±4.87 52.47±4.46a 55.85±5.64a 53.64±4.98a 52.54±5.35a
在心血管疾病臨床診療過程中,中藥廣泛應用于臨床抗凝治療。雖然有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中藥具有一定抗凝作用,但其作用機制仍不是很清楚,并且不同的配伍療效目前沒有相應的系統(tǒng)評價。本文重點對六種中藥,四種配伍方式抗凝的實驗研究,為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研究表明,與空白組比較,中藥各組PT、TT、APTT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FIB各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藥確有抗凝療效。六種中藥為黃芪、三七、毛冬青、丹參、降香、淫羊霍。益氣活血:黃芪和三七;活血化瘀:丹參和毛冬青;行氣活血:丹參和降香;補腎活血:丹參和淫羊藿[3-4]。黃芪含含毛蕊異黃酮、黃芪皂甙Ⅰ、Ⅴ、Ⅲ等,具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等作用;三七主要含人參皂甙Rb1、Rg1、Rg2,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毛冬青含毛冬青黃酮甙,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脈之功效;丹參含脂溶性的二萜類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降香黃酮類成分,具有抗凝、抗血栓之功效;淫羊霍主要為淫羊霍苷,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之功效,通過不同的配伍而發(fā)揮抗凝血功能[5-7]。
綜上所述,四種配伍方式均有確切抗凝效果,涵蓋了凝血過程的外源性、內(nèi)源性及共同途徑,為今后臨床應用中藥替代華法林等西藥抗凝提供科學依據(jù)。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57.
[2]隋海明,叢海波,王展霖.血管吻合術(shù)后中藥抗凝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正骨,2005,17(10):20-22.
[3]顏 青,蔣錦琪.丹參片對華法令抗凝作用影響[J].中成藥,2008,30(1):19-21.
[4]張力躍,江 燕,王德斌.三七皂甙、肝素鈉和蝮蛇毒纖溶酶組份對凝血系統(tǒng)的作用研究[J].昆明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0,22(4):31-33.
[5]減寶霞,金 鳴,李金榮.輕基紅花黃色素A抗凝作用的研究[J].中草藥,2007,38(5):741-743.
[6]柴志強,魏 立,丁 任.復方丹參滴丸干預阿司匹林抵抗的臨床試驗[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25(4):387-389.
[7]陳可冀.血癖證與活血化疲治療的研究[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5,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