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運
摘要:消防工作是一項涉及社會諸多方面的系統(tǒng)工程,只有各地區(qū)、各部門、各行業(yè)、各單位和每個社會成員自覺遵守消防法規(guī)和安全規(guī)定,改善防火條件,落實防火措施,及時消除火災隱患,才能在與火災的斗爭中取得主動權。因此,必須加強消防教育培訓工作,全力提高公民的整體消防安全素質。
關鍵詞:消防工作;教育培訓;提高消防安全素質
中圖分類號:D631.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2)06-0154-02
一、引 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興行業(yè)不斷涌現(xiàn),新材料、新工藝的廣泛使用,使得公眾對消防安全的要求日益增長,社會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同時,消防工作又是一項涉及社會諸多方面的系統(tǒng)工程,只有各地區(qū)、各部門、各行業(yè)、各單位和每個社會成員自覺遵守消防法規(guī)和安全規(guī)程,改善防火條件,落實防火措施,及時消除火災隱患,嚴防發(fā)生火災事故,才能在與火災的斗爭中取得主動權。
二、加強消防教育培訓的幾點做法
隨著大眾傳媒的輿論導向作用的不斷加強、消防宣傳社會化層面的不斷加深,消防培訓成為一種使用十分廣泛且非常實際的宣傳方式。但在具體的培訓實施過程中,消防培訓的效果是我們最值得關心的事情,因為培訓效果的好壞不僅關系到消防知識宣傳的社會推廣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還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及消防知識宣傳的社會化進程。要想達到受眾面廣、培訓效果好的目的,應采取以下做法。
(一)創(chuàng)新消防培訓教育手段,實現(xiàn)消防培訓教育多元化
全面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質,大力提升消防文化軟實力,進行消防知識的培訓教育是關鍵,要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實行多元化教育,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公安消防支(大)隊要建立專業(yè)的消防職業(yè)技能培訓機制,加大對消防專業(yè)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實施技能資格考試,提高專(兼)職消防人員和消防協(xié)管人員技能水平,真正使消防安全的硬件設施發(fā)揮有效作用,實現(xiàn)“軟實力”與“硬實力”的有機結合。
2.采取“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法,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培訓,對于人員多、距離遠的單位要派出專職人員上門培訓,公眾聚集場所從業(yè)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才能上崗,有針對性地開展社區(qū)、物業(yè)管理公司等人員的消防教育培訓,有條件時開設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培訓班,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員對消防知識的需求。
3.深入社區(qū)、企業(yè)、學校等開展義務消防知識講座,加大社會義務消防培訓的力度和廣度。通過培訓教育使廣大人民群眾及時了解消防動態(tài),掌握先進的消防知識,傳播先進的消防安全理念,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消防安全素質,將社會化消防工作深扎于百姓心中。
(二)針對不同對象,有的放矢開展培訓
消防工作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要求和重點,不同季節(jié)、不同生產(chǎn)行業(yè)、不同工種的人員也都有不同的特點,如冬季和夏季不同,城市和農(nóng)村不同,化工企業(yè)和輕紡企業(yè)不同,電焊工和保管員不同。所以,在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時,要注意區(qū)別這些不同特點,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進行。此外,前期準備也非常關鍵。在準備階段,要了解的是參加培訓人員的年齡、結構、職業(yè)、身份特點,深入分析了解他們原來掌握的消防知識水平,研究他們對消防知識需求的傾向和缺乏的內容,對癥下藥,由此來確定培訓的重點和內容。不同的對象培訓的重點自然不同。
例如:對于學校的培訓,要根據(jù)培訓的對象是學校工作人員還是高中生、初中生或是小學生,根據(jù)他們不同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征及實際需要來安排培訓計劃、上課的具體內容。同時,對于近階段的消防重大事故或重大安全事件,要注意收集相關信息,并對其原因做出深刻分析,為培訓提供新的素材,只有事先充分準備了,才能在培訓中發(fā)揮出色,應對自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采用多種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
培訓的內容是整個培訓的核心,內容選擇把握得好,才能達到培訓目的。目前,在消防培訓中存在針對性不強,甚至偏離主題的現(xiàn)象。不管什么培訓,都是從燃燒的理論、火災分類談起,或全面介紹消防知識,或盲目地舉一些較大的案例,教育大家消防安全如何重要,至于一個部門、一個行業(yè)、一個崗位,應該怎樣做好防火工作,如何消除隱患等關鍵問題卻沒說明白。培訓無針對性,內容空泛,會使參加培訓的人失去興趣,也難以達到應有的培訓效果。
因此,在進行培訓時,培訓內容的選擇至關重要。工作中,一方面培訓者要在培訓前認真收集受訓者的信息及相關資料,了解培訓人員的需求,并以此來確定培訓的側重點和內容;另一方面要因人而異,根據(jù)不同人員開設內容不同的培訓課。例如:受訓者主要是社區(qū)居民,培訓內容就應該以如何預防家庭火災,樓房起火如何逃生為重點,因為他們并不關心消防設施的原理和如何使用。受訓者是小區(qū)物業(yè)管理人員,那么培訓的側重點就應該放在消防設施的管理、使用,以及發(fā)生火警后如何處置,如何組織人員疏散等。
還有,那些培訓對象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遇到,但又容易疏忽的內容,也應該是培訓的重點,在進行培訓的過程中要把這些問題講清楚。
(四)把握培訓技巧,調動受訓者興趣
如何把握聽眾的心里,調動大家興趣,是控制培訓效果的重要途徑。在培訓過程中,授課老師要注意語氣的抑揚頓挫,并用一些肢體語言來吸引受訓者的注意力和興趣。講課過程中應多提問題,師生良性互動。培訓過程變得生動,才能有效達到預期目的。
還應采取放映幻燈片、錄像片等科技手段來豐富培訓內容。僅靠老師講課的培訓過程,是十分枯燥、乏味的,把數(shù)字技術穿插著運用在培訓過程中,會使培訓變得生動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如果能根據(jù)受訓者的需要,針對不同的被教育群體,舉一些發(fā)生在被教育群體同行業(yè)、同人群中的火災案例來授課,會讓受訓者感覺到真實、可信,會有良好的培訓效果。
培訓課程講究知識性和趣味性有機地結合。所謂趣味性,就是通過對教育內容的加工,針對不同的對象、時間、地點、內容,用形象、生動、活潑的藝術性手法或語言,將不同的聽者、看者的注意力都聚集于所講的內容上的一種手法。同樣的內容,同一件事物,不同的宣傳手法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掌握趣味性的手法,使所宣講內容對聽者、看者具有吸引力,使人想聽、想看,達到啟發(fā)群眾、教育群眾的目的。
三、小 結
總而言之,只有不斷加強消防的培圳教育工作,讓廣大民眾更多地掌握消防安全常識,同時發(fā)揮大眾傳媒輿論的導向作用,不斷提高安全防范意識,才能使社會消防安全的“防火墻”更加穩(wěn)固,堅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