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貞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是婦科常見病。具體臨床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期延長、月經量明顯增多、繼發(fā)性貧血,部分子宮肌瘤較大的患者會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排尿、排便困難[1]。流行病學的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育齡婦女患有子宮肌瘤的占該病患者總人數的30% ~50%,對育齡期婦女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到目前為止,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外科治療和內科治療兩種。外科手術主要有腹腔鏡手術和開腹手術兩種術式。為了對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為進一步提高該病的臨床治療效果,使患者轉歸更加理想,使患者盡可能少承受手術所帶來的不必要痛苦,為提供一些比較有參考價值的資料,筆者組織了本次研究,現將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就診的被確診為子宮肌瘤的110例患者,隨機將其分為A、B兩組,每組55例。年齡28~54歲,平均32.8歲;病程在1~14年,平均7.3年;兩組患者的所有自然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者選擇開腹手術進行治療;B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在臨床治療效果、手術前后的月經情況、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超檢查結果,平均月經時間、月經量、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情況進行觀察。以每次正常月經量60 ml為參考標準,即每天更換衛(wèi)生巾4~5片,月經期內使用量為10~20片,對實際的月經量進行估算[3]。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患者所有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月經量和月經周期均已恢復正常,B超檢查的各項指標也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的一些臨床癥狀和體征較治療前有了明顯的改善,月經量和月經周期基本恢復正常狀態(tài),B超檢查結果顯示瘤體體積減小一半以上;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略有改善,子宮體積略有恢復但是不明顯,瘤體體積減小1/3以上;無效:患者所有臨床癥狀均沒有任何改善,B超檢查指標也沒有好轉,甚至癥狀有加重的跡象。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B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與A組患者比較,其有效率明顯高出很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組患者的月經情況也明顯較A組患者理想的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出現術后并發(fā)癥和不良反應的患者例數較A組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n(%)]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后月經周期長短與月經量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后月經周期長短與月經量的比較(s)
時間 例數 月經平均時間(d)月經量(ml)A組<0.05 <0.05 55 6±1.6 70.3±19.2 B組 55 4.5±1.2 56.4±14.1 P值
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的最傳統(tǒng)的手術方法是開腹手術,其適應證廣泛,尤其適于有生育要求的育齡婦女,具有手術指征的肌瘤患者,不受肌瘤位置、大小和數目的限制,尤其是多發(fā)肌瘤,估計其他方法難以切凈、盆腔有多次手術史、粘連較重、子宮體積大于孕12周的子宮肌瘤以及各種途徑剔除術后復發(fā)的肌瘤都可以選擇該術式。但隨著醫(yī)療和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利用腹腔鏡技術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治療的適用指征也在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與開腹手術進行比較,該手術方式具有手術用時短、患者出血量少、恢復快、微創(chuàng)等一系列優(yōu)點,使患者接受起來更加容易[5,6]。
通常情況下,在符合以下標準的前提下,可以選擇采用腹腔鏡手術方法對其進行治療:(1)手術操作者對腹腔鏡下縫合的相關技巧有充分的掌握和了解。(2)患者經查被確診為單發(fā)或多發(fā)子宮漿膜下肌瘤,肌瘤直徑在10 cm以下,帶蒂肌瘤最為適宜。(3)單發(fā)或多發(fā)子宮肌壁間肌瘤,肌瘤直徑4~10 cm。(4)多發(fā)其肌瘤數在10個以內。(5)術前經過相關檢查已經排除肌瘤出現惡變的可能[7,8]。
盡管開腹手術具有直接可視性,切除肌瘤較干凈,但創(chuàng)傷較大,患者恢復慢[9]。利用腹腔鏡技術對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進行治療,其臨床治療效果、患者轉歸、并發(fā)癥情況,均較開腹手術理想,且具有安全性高、微創(chuàng)等獨特優(yōu)勢,可以作為臨床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的首選方法。
[1]姚書忠.子宮肌瘤的內鏡手術治療[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6):325.
[2]田旭青,劉秀云,姚煥振,等.不同途徑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保健醫(yī)藥論壇,2008,16(1):23.
[3]張阻威.子宮肌瘤的治療新進展[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9,30(3S):212.
[4]張艷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137例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0):1795.
[5]朱蘭,俞梅.子宮肌瘤手術治療的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12):712 -715.
[6]徐志文,張智虹,孫亞男.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剜除術與開腹手術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237-238.
[7]孫暉.子宮動脈栓塞術與腹腔鏡下治療子宮肌瘤對卵巢影響的比較研究[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15(25):1240 -1241.
[8]邢麗,應小燕,王治潔.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35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48(32):8 -9.
[9]廖旭日.腹腔鏡與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18):36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