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化學教學也要相應的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合作學習模式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學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主性;情境探究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二者是高中化學教學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中化學;合作學習;情境探究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2)04-0199-01
高中化學教學,是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的較高層次的基礎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化學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等方面,這一基礎教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高中的化學教學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理念為指導來組織教學模式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校與教師單純的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進而導致了部分高成績學生難以適應日后工作和社會發(fā)展的尷尬局面。近年來,隨著高中化學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要求化學教學模式也必須逐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通過對該標準的學習與解讀,筆者認為合作學習模式與情境探究教學模式是高中化學教育中可采取的有效教學模式。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析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在這種教學理論與體系下,教師要轉變學生單一的記憶、接受、模仿的被動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所謂“自主”就是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就是倡導在探究中學習,體驗探究過程;“合作”則是指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教師積極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通過學生集體智慧的互動,激活彼此的思維,使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得以進一步發(fā)展。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取長補短,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
在化學教學中推廣合作學習是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瘜W教育屬于科學教育的范疇,其在教育教學上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而合作學習正是實現(xiàn)上述目標的重要途徑與方法。通過對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表明:合作學習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學生的社交能力和自主性,進而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首先,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保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權利,愛護和信賴學生,促進學生自我概念的健康發(fā)展。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學生之間的民主與平等關系,正確引導學生合作團體的健康發(fā)展,使合作小組的成員之間互助互愛、互信互賴。
其次,積極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充分利調查、實驗及專題性學習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思考探究及表達。同時,注重條件的創(chuàng)設,以促進學生間的互相交流合作、評價及競爭,從而達到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個人的自主意識與合作精神的目的。
最后,處理好學習過程中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合作學習并不意味著對競爭的拋棄。在合作團體內部,通過學習的競爭,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以及與他人之間的差距,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當然,這種競爭也可能會導致團體中的弱勢成員放棄努力,甚至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以及團體內部成員對其進行鼓勵、督促,使其潛能得以發(fā)揮出來。因此,在合作學習中,合作是有競爭的合作,而競爭則是在合作中的競爭。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分析。在教學實踐中,高中化學的合作學習教學可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具體來說,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組建學生小組。一般來說,小組的規(guī)模通常以4—6人為宜,這樣可以確保小組的活動取得最佳效果;在小組成員的構成上,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自愿組合,把探究相同問題的學生組成一組,這樣有助于他們之間互相促進,激發(fā)靈感,以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其次,分配小組的角色任務。在一個學生小組中,必須有一個領導,使小組活動在這個領導的協(xié)調指揮下順利進行,而這個領導就是小組組長。對于小組其他成員的角色分配,可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與能力分配為實驗記錄員、計時員、監(jiān)察員等,以提高正常教學時間內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
最后,教師在合作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減少盲目性,及時解答學生疑問,并就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提高和啟發(fā)。此外,還要提供必要的研究資源,以保證學習小組的探究活動順利進行。
二、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情境探究教學分析
所謂情境探究教學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或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具體而言,它是指教師以教材為基本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參照為對象,創(chuàng)設特定的語言、問題、實驗等情境,全面真實地反映或模擬現(xiàn)實,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自主探究事物的結構、作用,分析理解事物的變化發(fā)展過程,從而形成新的知識,進而探尋解決問題新的方法和手段。
(一)化學教學中推進情境探究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首先,化學與社會生活實際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選取學生身邊的化學問題,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以學生熟悉或愿意關注的科學現(xiàn)象為素材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其次,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學習情境,可以幫助學生重溫舊知識、獲得新知識,使學生實現(xiàn)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真正地掌握所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二)情景探究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教師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素材,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盡力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認知沖突,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再次,學生在情境中通過對素材和資源的搜集、整合和處理,充分進行探究嘗試,不斷提高自身的思維品質與能力;最后,教師在充分參與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后,進行總結交流,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優(yōu)化點評,及時發(fā)展和指正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對待知識的嚴禁態(tài)度,從而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