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銳 龔莉瓊 田素飛
1.懷化醫(yī)專附屬懷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湖南懷化 418000;2.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遼寧沈陽 110001
非發(fā)酵菌是指一群不發(fā)酵糖類或僅以氧化形式利用葡萄糖、需氧或兼性厭氧的無芽胞革蘭陰性桿菌,包括不動桿菌屬、假單胞菌屬、伯克霍爾德菌屬等在內(nèi)的9個屬近百種細菌。近年來,由于各種廣譜抗菌藥物、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侵襲性操作的開展及免疫抑制劑的應用,使非發(fā)酵菌已成為機會感染與醫(yī)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尤其是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并且這些菌株往往表現(xiàn)為多重耐藥,給臨床治療造成了極大的困難。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ESBLs)是革蘭陰性桿菌最重要的耐藥機制,其中以產(chǎn)ESBLs和碳青霉烯酶最具有臨床意義。本研究對2011年6月~2012年6月懷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156株非發(fā)酵菌進行耐藥性及產(chǎn)ESBLs和碳青霉烯酶分析,旨在為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降低醫(yī)院感染發(fā)生率、預防和控制非發(fā)酵菌感染提供科學依據(jù)。
收集懷化市第三人民醫(yī)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各臨床科室送檢的微生物標本中分離的非發(fā)酵菌156株,同一患者無重復標本。
美羅培南(MEM)、亞胺培南(IP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TZ)、 頭孢吡肟 (FEP)、 頭孢他啶 (CAZ)、 頭孢噻肟(CTX)、頭孢哌酮/舒巴坦(CFP/SU)、阿米卡星(AK)、環(huán)丙沙星(CIP)、氨曲南(ATM)、慶大霉素(GM)、妥布霉素(TPM)、復方新諾明(SXT)、氨芐西林(AMP)、左旋氧氟沙星(LEV)、頭孢噻肟/棒酸(CD03,30/10 μg)、頭孢他啶/棒酸(CD02,30/10μg),均為英國OXO ID公司產(chǎn)品;M-H培養(yǎng)基干粉,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VITEK-2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及與其配套的GN革蘭陰性桿菌鑒定卡和YST GN13藥敏試驗卡,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銅綠假單胞菌ATCC 27853、肺炎克雷伯ATCC 700603、肺炎克雷伯菌ATCC BAA-1705、肺炎克雷伯菌ATCCBAA-1706,均購自衛(wèi)生部臨床檢驗中心。
按《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進行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和常規(guī)鑒定,采用Vitek-2微生物分析系統(tǒng)進行鑒定。
根據(jù)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CLSL/NCCLS 2010版)標準采用紙片擴散法(K-B法)檢測常見非發(fā)酵菌對15種抗生素(IPM、MEM、PIP/TZ、FEP、CAZ)、CTX、CFP/SU、AK、CIP、ATM、GM、TPM、SXT、AMP、LEV)的耐藥性。 將大腸埃希菌ATCC25922和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作為藥敏試驗質(zhì)控菌株。結(jié)果判斷參照NCCLS 2010年判斷標準。
初篩試驗(CAZ≤22 mm,CTX ≤27 mm,ATM ≤27 mm,F(xiàn)EP≤22 mm)為陽性的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按NCCLS確認試驗檢測 (紙片增效試驗),即CTX (30μg),CTX/CLV (CD03,30/10 μg) 與 CAZ (30 μg),CAZ/CLV(CD02,30/10μg),任意一對含酶抑制劑紙片抑菌圈直徑增加≥5 mm為ESBLs陽性。具體步驟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質(zhì)控菌株選用ESBLs陽性的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
將耐IPM或MEM的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分別采用改良Hodge試驗(MHT,指示菌為大腸埃希菌ATCC 25922)、銅綠假單胞菌改良Hodge試驗(PAE-MHT,指示菌為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兩種方法進行碳青霉烯酶檢測。陽性質(zhì)控菌株為肺炎克雷伯菌ATCCBAA-1705,陰性質(zhì)控菌株為肺炎克雷伯菌ATCC BAA-1706。用生理鹽水配制0.5麥氏標準的指示菌,再用鹽水1∶1稀釋,按常規(guī)紙片擴散法程序接種 MHA,使平板干燥 3~10 min,使用 10μL接種環(huán)挑取血瓊脂平板過夜生長的3~5個試驗菌落或質(zhì)控菌株,從紙片邊緣向外劃直線,劃線長20~25 mm,在平板表面放置美羅培南紙片,置空氣環(huán)境,(35±2)℃培養(yǎng) 16~20 h。 如果在抑菌圈與試驗菌株或質(zhì)控菌株劃線交叉處出現(xiàn)增強生長現(xiàn)象,則表示碳青霉烯酶陽性,如無增強現(xiàn)象則碳青霉烯酶陰性。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Kappa檢驗評價兩種改良Hodge試驗的一致性,當Kappa>0.7時,兩者一致性較好,當0.4≤Kappa≤0.7時,兩者一致性一般,當Kappa<0.4時,兩者一致性較差。
156株非發(fā)酵菌主要為:鮑曼不動桿菌 (76/156)、銅綠假單胞菌 (48/156)、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17/156)及其他(15/156)(表 1)。 這些標本主要來自于 ICU(103/156)、呼吸內(nèi)科(15/156)、神經(jīng)外科(16/156)、神經(jīng)內(nèi)科(8/156)及其他科室(14/156)。76.2%的菌株來自痰液、呼吸道導管、支氣管灌洗液等呼吸道標本,其余依次為膽汁引流液、穿刺液、創(chuàng)面分泌物、尿液、膿液、其他標本。
表1 156株非發(fā)酵菌的分布
鮑曼不動桿菌對CLSI推薦的15種抗菌藥物耐藥率為28.9%~100.0%,耐藥率較低的抗菌藥物是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旋氟氧沙星;銅綠假單胞菌耐藥率為31.6%~93.2%,耐藥率較低的抗菌藥物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嗜麥芽窄食單胞菌耐藥率為21.2%~100.0%,對亞胺培南耐藥率最高為100.0%,同時對頭孢吡肟也表現(xiàn)出高度耐藥達95.7%,耐藥率較低的抗菌藥物是頭孢哌酮/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復方新諾明、左旋氧氟沙星。其他非發(fā)酵菌株因分離株數(shù)過少,不具代表性,故沒有給與耐藥譜分析。見表2。
表2 主要非發(fā)酵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率(%)
76株鮑曼不動桿菌中初篩陽性58株,經(jīng)確認試驗檢測產(chǎn)ESBLs 21株,檢出率為27.6%;48株銅綠假單胞菌中初篩陽性41株,經(jīng)確認試驗檢測產(chǎn)ESBLs 18株,檢出率為37.5%;ESBLs總檢出率為31.45% 。
82株碳青霉烯類耐藥非發(fā)酵菌中,鮑曼不動桿菌52株,銅綠假單胞菌30株。兩種改良Hodge試驗檢測鮑曼不動桿菌碳青霉烯酶的一致性較好,Kappa值為0.86(表3);兩種改良Hodge試驗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碳青霉烯酶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為 0.58(表 4)。
表3 兩種改良Hodge試驗檢測鮑曼不動桿菌產(chǎn)碳青霉烯酶情況(株)
表4 兩種改良Hodge試驗檢測銅綠假單胞菌產(chǎn)碳青霉烯酶情況(株)
在分離的156株非發(fā)酵菌中,鮑曼不動桿菌居于首位(48.72%),其次是銅綠假單胞菌(30.77%)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10.90%),結(jié)果與國內(nèi)學者鞠曉紅等[1]的報道一致。本研究收集的非發(fā)酵菌主要來自ICU,與任利珍等[2]報道一致。原因可能為ICU患者年齡偏大,不但多存在較嚴重的基礎疾病,并且常接受侵入性檢測和介入治療,住院期間長時期使用多種廣譜抗菌藥物,使得耐藥率高的非發(fā)酵菌定植生長。全國醫(yī)院感染監(jiān)測網(wǎng)歷年統(tǒng)計均表明,呼吸系統(tǒng)感染為各部位醫(yī)院感染之首。本研究顯示,呼吸道感染占76.2%,與朱道等[3]的報道一致。
對多種抗菌藥物天然耐藥以及使用抗菌藥物后又發(fā)生獲得性耐藥,是非發(fā)酵菌耐藥性的一個重要特點[4],如產(chǎn)生ESBLs,和氨基糖苷類修飾物、外膜蛋白改變、DNA旋轉(zhuǎn)酶和拓撲異構酶Ⅳ基因突變引發(fā)耐藥[5],同時整合子-基因盒系統(tǒng)在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中發(fā)揮重要作用[6]。鮑曼不動桿菌被稱為革蘭陰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攜帶多種耐藥基因,對多種抗菌藥物具有天然耐藥性。本研究顯示,鮑曼不動桿菌對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左旋氟氧沙星耐藥率為28.9%、58.8%、56.0%,對其余抗菌藥物耐藥率均大于65.0%,臨床可根據(jù)藥敏結(jié)果選用適合的抗菌藥,其中,對亞胺培南和美羅培南的耐藥率高達68.6%,意味著其對現(xiàn)有多種抗菌藥物耐藥,提示臨床應嚴格掌握碳青酶烯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銅綠假單胞菌對亞胺培南耐藥率達6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頭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對銅綠假單胞菌具較好抗菌活性,耐藥率分別為36.3%、31.6%、37.5%、36.0%,與王志勤等[7]的報道一致。第三、四代頭孢菌素對革蘭陰性桿菌具較強抗菌活性,本研究顯示,銅綠假單胞菌對其的耐藥性較高,這給臨床抗感染構成嚴重威脅,并易導致抗感染治療的失敗。本研究顯示,嗜麥芽窄食單胞菌對亞胺培南天然耐藥,頭孢哌酮/舒巴坦、環(huán)丙沙星、復方新諾明、左旋氧氟沙星對其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耐藥率分別為36.3%、36.4%、21.2%、32.8%,其對頭孢類抗生素的耐藥率較高,均大于60%。
銅綠假單胞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產(chǎn)ESBLs陽性率分別占37.5%、27.6%,與張德忠等[8]的報道一致。銅綠假單胞菌產(chǎn)ESBLs株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耐藥率較低,對其余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較高;鮑氏不動桿菌產(chǎn)ESBLs株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頭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藥率較低,對其余抗菌藥物的耐藥率較高。
碳青霉烯酶的臨床實驗室檢測對于確定適當?shù)闹委煼桨负蛯嵤└腥究刂拼胧┚哂兄匾饬x。MHT已被廣泛應用于碳青霉烯酶的常規(guī)實驗室檢查,由于其操作簡單,CLSI推薦用MHT試驗來檢測腸桿菌科是否產(chǎn)生碳青霉烯酶,但是該方法并不能檢測出產(chǎn)碳青霉烯酶的銅綠假單胞菌感染。Pasteran等[9]研究利用標準化的MHT來檢測腸桿菌時發(fā)現(xiàn)作為質(zhì)控菌的ATCC25922被大部分的待測菌抑制,結(jié)果顯示為不確定。Lee等[10]的報道中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結(jié)果。當改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作為指示菌時,可以避免這種抑制生長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并且具有高重復性和最佳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因此,將此命名為銅綠假單胞菌改良Hodge試驗(PAEMHT)。鑒于此,本實驗分別采用MHT和PAE-MHT兩種方法檢測鮑曼不動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碳青霉烯酶的產(chǎn)生,并且比較其檢測能力。檢測鮑曼不動桿菌,兩種方法的一致性較好;檢測銅綠假單胞菌時,兩種方法一致性較差,PAEMHT優(yōu)于MHT,并且PAE-MHT沒有出現(xiàn)不確定的結(jié)果。提示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作為質(zhì)控菌的PAE-MHT試驗能常規(guī)檢測出碳青霉烯酶陽性的銅綠假單胞菌。
[1]鞠曉紅,宿麗娟,馬愛新.住院患者非發(fā)酵菌感染的臨床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3):796-798.
[2]任利珍,干迪郁,朱立軍.兩種常見非發(fā)酵菌的臨床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6):1277-1278.
[3]朱道,朱海平,王麗英.臨床標本中常見非發(fā)酵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24):1720-1724.
[4]朱德妹.2005年上海14家醫(yī)院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抗感染與化療雜志,2006,6(6):371-376.
[5]趙瑞珍,鄭躍杰,陳乾,等.兒科患者鮑曼不動桿菌氨基糖苷類修飾酶基因的表達[J].中國抗生素雜志,2009,34(3):177-180.
[6]繆應雷,杜艷,胡瑩.AmpC酶陽性銅綠假單胞菌及整合子相關的多重耐藥性[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9,25(117):44-47.
[7]王志勤,邢志廣,姜鋒,等.銅綠假單胞菌在臨床分離菌中構成比與耐藥變遷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9,36(18):3545-3547.
[8]張德忠,饒冠利,周文聰.產(chǎn)超廣譜β-內(nèi)酰胺酶陽性主要非發(fā)酵菌AmpC酶的檢測及其耐藥性分析 [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3):5055-5057.
[9]Pasteran F,Veliz O,Rapoport M,et al.Sensitive and specific modified Hodge test for KPC and metallo-beta-lactamase detection in Pseudomonas eruginosa by use of a novel indicator strain,Klebsiella pneumoniae ATCC 700603[J].JClin Microbiol,2011,49(12):4301-4303.
[10]Lee KY,Chong HB,Shin YA,et al.Modified Hodge and EDTA-disk synergy tests to scree metallo-beta-lactamaseproducing strains of Pseudomonasand Acinetobacterspecies[J].Clin Microbiol Infect,2005,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