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宇 黃媛 張美秀 王建華
臨床上無抽搐電休克(MECT)常用于精神疾病患者,其原理是通過給予短促的強烈的電刺激使患者神經(jīng)細胞釋放神經(jīng)介質(zhì),從而使功能異常的大腦恢復正常。由于MECT的電刺激對于機體是一種應激反應,因而MECT時患者血壓會驟升,因而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疾病的患者潛在風險極大[1]。故治療前給予適宜的抗膽堿能藥物使患者處于全身麻醉下的血壓波動平穩(wěn)是臨床關注的重點,本研究通過在MECT前給予長托寧對患者的血壓驟升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分析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及分組 選取64例臨床接受MECT治療的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3例,女41例,平均(35.3±4.8)歲,所有患者或其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颊咴\斷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的標準。排除標準:①近期應用心血管活性藥物或抗精神病藥物;②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③ASA分級(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健康狀況分級)在3級以上;④對MECT治療中使用的藥物有禁忌證患者。所有患者依據(jù)所用的抗膽堿能藥物不同分為:對照組,32例,MECT前予以阿托品;研究組,32例,治療前予以長托寧。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案 兩組MECT治療時麻醉均采用靜脈注射丙泊酚2 mg/kg,治療前30 min在肌內(nèi)注射抗膽堿能藥物,其中對照組所用的藥品為阿托品0.02 mg/kg,研究組為長托寧0.01 mg/kg。兩組再分別靜脈注射琥珀酰膽堿0.8 mg/kg,待肌顫結(jié)束后再予以醒脈通治療儀(購自美國鷹賽醫(yī)學技術公司)通電治療。
1.3 臨床指標觀察 應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護分別在刺激前、刺激即時、刺激后5 min、10 min末各點記錄兩組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平均動脈壓(MAP),并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研究資料采用成組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的刺激即時、刺激后5 min、10 min末的SBP、DBP及MAP均明顯較低(P<0.05),而刺激前各血壓值無差異(P>0.05)。研究組的刺激即時、刺激后5 min、10 min末的各血壓值與刺激前無差異(P>0.05),而對照組的刺激即時、刺激后5 min、10 min末的各血壓值顯著高于刺激前(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血壓值的對比(±s,mm Hg)
表1 兩組臨床血壓值的對比(±s,mm Hg)
注:與對照組相比,#P <0.05,*P >0.05
時間點 對照組研究組SBP DBP MAP SBP DBP MAP刺激前 126.5±7.1 68.2±5.8 103.2±6.7 124.3±5.2* 71.8±5.9* 101.9±6.1*刺激即時 148.2±8.9 93.5±6.7 121.4±7.2 135.4±5.9# 75.6±6.3# 106.5±5.3#刺激后5 min 146.0±7.5 88.9±6.8 120.3±6.6 131.1±6.3# 78.2±5.4# 108.3±6.0#刺激后10 min 131.9±7.1 68.5±5.3 110.7±7.0 129.8±7.1# 72.7±5.1# 101.2±5.7#
目前臨床認為MECT治療不僅只是單純的電刺激,其主要是通過電刺激引起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異常功能變化恢復正常,多采用不超過2 min的電刺激[1]。由于電刺激對于機體而言是一種傷害性刺激,可導致機體的交感-腎上腺素系統(tǒng)以及迷走神經(jīng)的激活,引起機體骨骼肌出現(xiàn)痙攣,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內(nèi)源性兒茶酚胺類物質(zhì)大量釋放,進而也出現(xiàn)一系列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應激性生理變化,如:血壓一過性急劇升高、心率加快、一過性心律失常等。這種應激性生理變化對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是有害的,因可以誘導出現(xiàn)腦卒中、急性冠脈綜合征等臨床急癥。有研究指出由于機體應激反應與電刺激導致的迷走反射亢進有密切關系,因而給予應用抗膽堿能藥物,如:東莨菪堿、阿托品、654-2等[2]。然而臨床發(fā)現(xiàn)其穩(wěn)定血壓波動的臨床療效不佳,本研究結(jié)果也支持這一結(jié)論。因此臨床上需要在MECT治療前給予患者適宜抗膽堿能藥物來穩(wěn)定血壓,防止血壓波動過大。
近年來臨床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新一代的抗膽堿藥長托寧對于M1及M3型受體具有較高的選擇性,而對分布在心臟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M2型受體無生理學選擇性,因此長托寧不會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較大的作用,故臨床使用不會導致血壓波動過大,并且對心率變化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3]。本研究通過比較在MECT治療時分別應用阿托品與長托寧的患者的血壓波動區(qū)別,結(jié)果顯示,長托寧在電刺激的即刻、刺激后5 min以及刺激后10 min各自時刻的收縮壓、舒張壓與平均動脈壓均較應用阿托品組患者要小。同時長托寧組的MECT治療前后的各血壓指標值無顯著差異,但是阿托品組的MECT治療后的各血壓指標值顯著高于MECT治療前。因此本研究認為,長托寧能控制MECT治療而導致的血管系統(tǒng)應激反應,有效的穩(wěn)定血壓波動,因此值得在臨床工作中開展應用。
[1]孔潔,王寧,陳建平,等.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精神病的麻醉探討.臨床麻醉學雜志,2002,18(6):326-328.
[2]趙洪祖,杜好瑞,李紅.MECT治療前后麻醉藥物對血壓的影響.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8,14(1):10-12.
[3]安君.長托寧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進展.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0,1(9):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