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越來越全球化的今天,隨時都有可能參加需要吃西餐的商務宴會或私人聚會。其實吃西餐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繁復,只要掌握好西餐的餐桌禮儀,你會發(fā)現(xiàn)吃西餐也是一種生活情趣。
預約時,首先要說明人數(shù)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qū)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上餐廳吃飯時穿著得體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要求正裝出席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和餐點上桌時,都應讓女士優(yōu)先。特別是團體活動,更別忘了讓女士們走在前面。
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cè)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后,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后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了。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于品酒的調(diào)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diào)酒師幫忙挑選。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不要拿餐巾去用力擦臉的下部,要輕輕地沾擦。不要抖開餐巾再去折疊,不要在空中像揮動旗子那樣揮動餐巾。餐巾應放在大腿上,如果離開餐桌,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并把椅子推近餐桌。注意動作要輕。用餐結(jié)束時不要折疊餐巾;否則,不了解情況的服務生可能會再給別的客人使用。用餐結(jié)束時要將餐巾從中間拿起,輕輕地放在餐桌上盤子的左側(cè)。
吃西餐的基本姿勢是,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這時叉子的背側(cè)應朝上。除了肉之外,其他菜肴盡量不要叉著吃,姿勢才會顯得優(yōu)美。在進餐途中想要休息或取面包時,應將刀擺在盤上右側(cè),叉在左側(cè),兩者呈八字形。要注意的是,刀尖端擱在盤緣不可滑落,而且,刀柄后端碰觸到桌面也不行。另一個要注意的是,叉背必須朝上放置。因為,不管進食時叉子如何拿法,叉子內(nèi)側(cè)朝上放置是用餐完畢的表示。同時,刀尖朝向內(nèi)側(cè)也是禮節(jié)之一。刀與叉并列盤中表示的意思是用餐完畢。
舀湯時,湯匙由內(nèi)向外舀。每次不要舀太滿,約八九分滿即可,以免滴落四處。喝湯時,用湯匙將湯送入嘴里喝下,絕對不可以發(fā)出聲響,把湯吸入,這在歐美人看來是極為失禮的行為。湯快喝完時,一手將湯碗或湯盤由內(nèi)向外傾斜,另一手持湯匙由內(nèi)向外舀湯喝。喝完湯,將湯匙放在靠外側(cè)整盤內(nèi)。
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是原則。吃硬面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面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的割面包,應先把刀刺入中央部分,往靠近自己身體的部分切下,再將面包轉(zhuǎn)過來切斷另一半,切時避免發(fā)出聲響。
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和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臺固定。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搖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拿著酒杯邊說話邊喝酒、吃東西時喝酒、口紅印在酒杯沿上等,都是失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