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旦
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漫長歲月里,先民們巧妙地運用人物,走獸、花鳥、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文字等等,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諧音,象征等手法,來表達自己對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透過這一個個紋飾,圖案、符號,可以看到中國人的生命意識,審美情趣、宗教情懷和民族性格。時至今日,吉祥符號、吉祥圖案在中國幾乎無處不在,無人不用。吉祥對于中國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魚,天空之于鳥,空氣之于人。吉祥符號已經(jīng)成為中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的心靈慰藉。
綿延數(shù)千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長河中,吉祥文化是一條十分重要的支流。它凝結(jié)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生命意識、審美趣味與宗教情懷,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的核心在于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凡是人們認為好的東西,都會表現(xiàn)在吉祥文化之中,構(gòu)成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題和美好的畫面。
吉祥文化的起源
中國吉祥文化源遠流長。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的生活產(chǎn)生于古人對生活的不安定感。吉祥意識又決定了古人對吉祥符號的選擇。先民們對人類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滿迷惑和畏懼,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幫助人類面對嚴酷的大自然,驅(qū)鬼逐妖,消災滅害,保佑平安。于是,圖騰出現(xiàn)了。遠古時代,我們祖先就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符號,圖畫作為精神寄托,圖騰可謂最初的特殊吉祥物,是保護神。原始人認為人是從圖騰來的,在一種圖騰符號下是一家人,進而把原始個體合成氏族,吉祥圖騰符號成為一個民族凝聚力的標志。
我國春秋時期已經(jīng)有“萬壽無疆”、“天子萬壽”、“南山之壽”等吉祥文化的圖景。到戰(zhàn)國時期,吉祥文化的內(nèi)涵愈加豐富,出現(xiàn)了許多具有象征意義的吉祥物,以表達人們避邪求吉的心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吉祥意識、吉祥符號逐步凝練成為吉祥文化。其作用范圍從人們生存的現(xiàn)實世界延伸到上至“天庭”,下至“地府”:其外在體現(xiàn)從部落圖騰延伸到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其內(nèi)在的預示意義從直觀美好愿望的簡單訴求延伸并升華為預示著好運,幸福,長壽、發(fā)財、加官晉爵、子孫滿堂等等的文化,從而構(gòu)成了民族文化方陣中獨樹一幟的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的永恒主題
對美好事物和前景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題。從吉祥的字義也可充分體現(xiàn)出這一點。據(jù)《說文解字》解釋:吉者,“善也,從士口。”意在表示善美、順利,和兇相對;祥者,“福也,從示,羊聲,一云善?!奔闉橥x復詞,愿義為福與善,那么其預示的當然是好的征兆,這是沒有疑義的。又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慶之征”。吉為事,祥為兆,成于事實。這些都表示出吉祥是一種預兆,是一種象征,是人們對未來的企盼,對美好的向往。
“福,祿,壽、喜、財、吉”是吉祥文化的核心內(nèi)容,是彼此關聯(lián)而又各具特色的吉瑞主題。典型的傳統(tǒng)民藝作品,往往以吉祥圖案表現(xiàn),由于設題機巧,易于上口,更為百姓所喜聞樂見。在歷史長河流逝的漫長歲月中,由于“福、祿,壽、喜、財、吉”始終貼近民眾生活,因而在民俗事象中流傳廣泛、經(jīng)久不衰。這些特定歷史時期的人生主題,從祈福納吉、功名利祿,延年增壽,交合化育、招財納福、驅(qū)邪禳災諸方面予以表現(xiàn)。
祈福納吉的吉祥物題材主要有:“五福捧壽”、“天官賜福”,“福在眼前”等:交合化育的吉祥物題材主要有:“鳳穿牡丹”、“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等,延年增壽的吉祥物題材主要有:“子孫萬代”,“鹿鶴同春”、“麻姑獻壽”等;招財納福的吉祥物題材主要有:“金玉滿堂”、“招財進寶”,“萬年富貴”等。功名利祿的吉祥物題材主要有:“馬上封侯”,“一路連科”、“加官進爵”等,驅(qū)邪禳災的吉祥物題材主要有:“百事大吉”、“鎮(zhèn)宅神虎”,“鐘馗捉鬼”等。
“福、祿、壽、喜、財、吉”這六大主題,集中地反映了中國農(nóng)耕、手工業(yè)時代的吉祥觀念,以樸素而直白的藝術(shù)語言,表達百姓對生命的關注,對美滿生活的向往,對自身社會價值的追求。反映六大主題的吉祥圖像,在營造吉瑞環(huán)境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獨特的審美價值。
有人粗略地統(tǒng)計過,我國有201個吉祥用字,吉祥符號,圖案有幾百種,還不包含那些從一種符號中衍生出來的。我國民俗專家王作楫說,中國的吉祥符號大致分為吉祥神靈,吉祥動物、吉祥植物,吉祥數(shù)字,吉祥語言等八大類。這是幾千年來,人們企盼美好生活、追求心理愉悅心態(tài)形成的文化。吉祥就是好兆頭,就是凡事順心,如意、美滿。因此古往今來,沒有人不追求吉祥的。中國吉祥文化豐富多彩,而對美好事物和前景的追求,是吉祥文化永恒的主題。
吉祥文化在生活中的主要類別
吉祥文化內(nèi)容廣泛、表現(xiàn)形式多樣,在生活中的主要類別有:
靈異吉祥?!镑耄P、龜、龍,謂之四靈”。這四者千百年來成為中國人生活中的恒定認同吉祥物。麟指麒麟,稱為仁獸。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鳳指鳳凰,為百鳥之王。麟、鳳、龍,都是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復合構(gòu)思所創(chuàng)造的虛擬動物。如龍,《爾雅·翼》中講其“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蠶,麟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在中華圖騰中龍鳳并尊。而象征尊貴,安閑,長壽的龜也是備受人們推崇的靈異之物。
麒麟是中國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動物。它有鹿身、牛尾,馬蹄,魚鱗。而這四樣動物皆為中國人的崇拜物或吉祥物。有人說,把自己珍愛的動物的優(yōu)點集中在麒麟這一幻想出來的動物身上,說明了中國人“集美”的思想和心中強烈的愿望。麒麟為傳說中的仁獸,性情溫和,它武而不危害百姓,勇而不踐踏生靈,猛而不折損樹草,與龍、鳳、龜并稱四靈。為了表現(xiàn)麒麟的仁性,麒麟還與圣人孔子關聯(lián)到一起。在民間傳說中,孔子降生時有麒麟降臨孔府闕里人家,并吐玉書,即告眾人孔子非凡人乃自然造化之子孫,雖未居帝王之位,卻有帝王之德,堪稱“素王”。還傳說孔子生活的年代禮崩樂壞,有人看見麒麟在荒郊野外為人殘害,孔子慨嘆麒麟“出非其時”,所撰寫的《春秋》也就此絕筆,因而《春秋》有“麟經(jīng)”,“麟史”之稱。
動物吉祥。飛禽走獸游魚爬蟲,被人們賦予吉祥意義的動物應有盡有。如禽類中的仙鶴、喜鵲、鴛鴦、鴿子等;獸類中的瑞鹿、雄獅、猛虎、奔馬,大象、靈貓等;魚類中的鯉魚、鲇魚、比目魚等:蟲類中的蝴蝶、蜘蛛等,都是吉祥動物。以動物表示吉祥,可單體也可復合。如龜稱“萬年”,鶴稱“千代”,龜鶴合一就構(gòu)成了一幅龜鶴齊齡,象征延壽吉祥的圖案。
在中國,獅子與錢無關,卻與威嚴,權(quán)貴有關。這很有趣,掌管金錢,金融的機構(gòu)如果門前擺放的是財神爺,似乎更合適,而安放獅子,其意味就大不相同了。在中國古代,有太師,少師這樣的職位,他們分別是輔佐皇帝,太子的大官,官位顯赫,官高祿厚。因為“獅”與“師”諧音,獅子也就與官爵相連。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上常有畫了一大一
小兩只紅獅子的帽筒,帽筒是以前用來放官帽的,“大”與“太”、“小”與“少”音相近,大小兩只獅子又叫“太獅少獅”,也就是“太師少師”,那么這種帽筒也就成為象征富貴和權(quán)勢的吉祥物。
植物吉祥。被人們賦予吉祥意義的植物,有花草有樹木有果實,它們表示吉祥意義多以組合圖案構(gòu)成。如歲寒三友、天地長春就是用植物來表示吉祥內(nèi)容的。前者大都用梅,竹、松來表示,后者則多數(shù)用天竹,南瓜、長春花來寓意。杞菊延年的吉祥圖,畫的是菊花和枸杞?;毕笳鏖L壽,紅豆象征思念,栗象征立子,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橘象征大吉,佛手象征幸福,芙蓉象征榮華富貴等等。
生肖吉祥。十二生肖都是動物,但在中國民俗文化中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全是吉祥的。如羊,儒雅溫和,溫柔多情,自古便為與中國先民朝夕相處之伙伴,深受人們喜愛。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頭頂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類的動物,人類對猴子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還因為猴與“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遷的吉祥物。
時節(jié)吉祥。中國的時節(jié)很多,時節(jié)吉祥,蔚為大觀。以春節(jié)為例,這是中華民族的第一大節(jié),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吉祥文化內(nèi)涵。一進臘月,中國各地春節(jié)市場上的民間剪紙生意就異常紅火起來。在鋪天蓋地的剪紙作品中,吉祥和祝福圖案的最多:四個柿子寓意“事事如意”,花瓶里插支牡丹意味“平安富貴”,蓮花上的兩條魚是祝?!澳昴暧杏唷薄自捳f,“二十五,糊窗戶”,這是春節(jié)民俗中貼窗花的日子。中國人一向認為剪紙、窗花是喜慶、吉祥之物,能給來年帶來好兆頭。其實除了窗花,還有年畫、春聯(lián),福字等等,吉祥符號把年烘托得紅紅火火,讓人感到歡歡喜喜。
宋代王安石曾作《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迸c春節(jié)有關的吉祥行為、語言,文字等不勝枚舉。比如年畫,不僅僅是用來看的,還是千百年來中國人過春節(jié)時必不可少之物:院門有門神,家門有財神,堂屋有中堂,墻上有墻畫,床上有床畫,灶上有灶王爺?shù)漠?,甚至牛廊馬廄都不能落下。年畫如此鋪天蓋地的原因,就是因為中國人認為年畫是喜慶、吉祥之物,能給年帶來好兆頭。除了年畫,還有紅春聯(lián),紅燈籠、紅鞭炮、紅衣裙、紅窗花、紅福字等等。
眾所周知,“中國結(jié)”是近幾年非常時興之物,很多人把它作為禮物贈送。其實從繩結(jié)的角度看,類似的東西早就存在,只不過不叫“中國結(jié)”。例如女孩兒頭發(fā)上系的蝴蝶結(jié),中式服裝用的盤扣,都是結(jié)的一種。結(jié)與吉祥有何關聯(lián)?用繩子就必定要打結(jié),在文字出現(xiàn)之前,古人要記錄某些值得紀念的事情就以“結(jié)繩記事”,并且是“大事大結(jié)其繩,小事小結(jié)其繩”。后來,古人喜用錦帶綰成連環(huán)回文式的結(jié)子,來表達相愛的情愫,并取了個美妙的名字叫“同心結(jié)”。
其實細想一下,吉祥文化豈止在過年時。老百姓的春種夏收,娶妻生子,祝壽延年、開市營業(yè)、科考應試,提拔晉職、喬遷新居等等與人生有關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近年,它還廣泛地存在于國家層面的活動、儀式上。中國社會這種濃厚的吉祥觀,可謂是鮮明的中國文明的一大特色。毫無疑問,吉祥意識,吉祥文化已深深地植入中國人的生活中,以至于有凡物皆可為吉祥的特點。這么說當然有點絕對,但是中國的吉祥物、吉祥符號之多,大概是其他國家所比不上的。
(編輯溫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