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霞
〔關(guān)鍵詞〕 留守兒童;教育管理;規(guī)
范行為;思想教育;營造
氛圍
〔中圖分類號〕 G6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
21—0025—01
一、加強制度管理,規(guī)范留守兒童行為
由于留守兒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務(wù)工,致使一部分孩子在思想、學習、心理等方面蒙上了孤獨自卑的陰影。如何教育管理好他們,規(guī)范他們的行為,成為擺在每位教師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此,我校將留守兒童思想教育問題作為學校重大課題,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研討,探索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首先建立起《留守兒童成長檔案》。檔案包括四方面內(nèi)容:一是留守兒童的基本情況;二是留守兒童思想、學習、紀律、性格、愛好等方面的優(yōu)缺點;三是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四是管理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其次是制定《留守兒童管理制度》,要求班主任及任課教師組織學習并掌握管理制度,使留守兒童有一個明確的行為準則。最后是組建“留守兒童之家”活動陣地。陣地有活動室、心理咨詢室。學校要將有責任心、有愛心的教師作為重要資源,聘請他們擔任心理輔導老師,從多方面掌握學生情況,不定時與需要心理疏導的留守兒童談心,盡可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二、加強思想教育,提高留守兒童自立能力
我們無法改變這樣的現(xiàn)實——讓他們的父母不再離開孩子。但有的家長尚且在孩子身邊,他的孩子照樣問題重重。這說明什么?說明許多家長不懂教育,在孩子身邊就只管吃管住,逼問成績,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從不考慮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何在。而當家長外出務(wù)工,孩子更是信馬由韁,長期缺乏正確的教育引導,必將導致其養(yǎng)成內(nèi)向、孤僻的性格,不關(guān)心班集體,遇到問題不敢向老師或親屬反映,對待他人冷漠,我行我素,厭學逃學等不良習慣像毒瘤般瘋長。面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和形形色色的誘惑,極易走上邪路,因此,學校必須加強留守兒童的德育教育,同時更應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他們明辨是非能力和獨立處事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校本課程中增加防拐教育、法制教育,避免傷害和被傷害等方面的人身安全教育。
三、加強陣地建設(shè),營造良好教育氛圍
具體措施如下:一是建設(shè)好 “留守兒童之家”,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文體活動,舉辦諸如趣味知識講座、棋類比賽、讀書競賽等活動;過重大節(jié)日給留守兒童贈送紀念品;鼓勵他們積極參加興趣小組,培養(yǎng)特長。通過開展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二是設(shè)立意見箱,提出“有困難找學?!钡目谔?,讓學校及時解決留守兒童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三是用好“校訊通”,通過短信聯(lián)系方式,使遠在外地的父母及時知道子女的學習情況;四是學校定期舉辦好家校聯(lián)系會,督促留守兒童的監(jiān)護人能通過電話、書信等形式與留守兒童父母進行溝通;五是編排關(guān)愛留守兒童題材的文藝節(jié)目,在校園藝術(shù)節(jié)上進行表演,營造良好的教育宣傳氛圍。實踐證明,這些措施不僅增進了留守兒童與父母間的相互理解,更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