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碧
(貴陽醫(yī)學院新生兒科,貴州 貴陽 550004)
藍光照射是一種通過熒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輔助療法。其主要作用是使未結合膽紅素轉變?yōu)樗苄援悩嬻w,易從膽汁和尿液中排出體外。其光源有藍光、綠光、日光燈或太陽光等,以藍光最為有效。臨床上大多采用雙面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我科2009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四面藍光照射療法對血清膽紅素危急值新生兒192例在入院時進行治療,結果該組患兒除5例換血病兒光療后未復查膽紅素外,其余187例經(jīng)4~12h加強四面藍光照射后,復查血清總膽紅素,及間接膽紅素,均有顯著下降,P<0.01,差異有極顯著意義。換血指征及危急值亦明顯下降。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自2009年7月~2010年10月入住我科的極重癥高膽紅素血癥患兒192例,男120例,女72例,胎齡(38.02±2.1)周,日齡(5.6±3.8)d,出生體重(3 080±545.5)g,早期新生兒158例,其中早產(chǎn)兒12例。入院時血清總膽紅素340.27~696μmol/L,平均(421.096±76.62)μmol/L,間 接 膽 紅 素 312.17~666.86μmol/L,平均(404.49±73.08)μmol/L。按《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1]黃膽指數(shù)達換血指征者80例;診斷ABO溶血致高膽紅素血癥37例,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11例,RH溶血2例,其他原因所致高膽紅素血癥145例(此統(tǒng)計有交叉重疊性)。該組病例除5例入院后短時間內行換血治療者光療后未復查血清膽紅素外,余經(jīng)四面藍光照射4~12h后均復查血清膽紅素。
1.2 方法 將192例高膽紅素血癥危急值患兒于入院時給予采血查血清膽紅素,迅速清潔皮膚后即放入雙面藍光箱內,在藍光箱兩側分別加兩個移動式黃疸治療儀進行照射4~12h,平均照射時間(6.47±1.57)h,后再次抽血查血清膽紅素,觀察血清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下降情況。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對照射前后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1 四面光療前后血清膽紅素變化情況(表1)表1可見,四面藍光照射后血清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下降明顯,效果顯著。
表1 四面光療前后血清膽紅素變化情況
2.2 四面光療前后危急值及換血指征的變化(表2)
表2 四面光療前后危急值及換血指征的變化情況 例(%)
表2可見,光療前膽紅素≥340μmol/L 192例,均達危急值檢驗指標;達換血指征80例,占41.67%;光療后危急值為90例,占48.13%;達換血指征者20例,占10.7%。
3.1 所謂“危急值”,就是當這種試驗結果出現(xiàn)時,說明患者可能正處于有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tài),此時如能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生命可以得到挽救或有效的改善,否則,有可能出現(xiàn)不良后果,因為這是一個危及生命的試驗結果,所以把這種試驗數(shù)值稱為“危急值”[2]。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癥狀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兒,極重癥高膽紅素血癥嚴重危害小兒健康,可導致聽力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缎律鷥狐S疸干預推薦方案》中推薦生后24h內足月新生兒黃疸治療標準為血清總膽紅素達257μmol/L,24~48h達342μmol/L時為換血指征[1]。因此,出生第一天新生兒血清膽紅素危急值定為239μmol/L[2]。趙繼順等[3]認為新生兒膽紅素危急值為340μmol/L。
3.2 由于新生兒時期存在生理性黃疸,家長及其部分醫(yī)護人員對新生兒黃疸的認識不足,致使病情拖延,影響了患兒的治療。本組192例患兒在入院時血清總膽紅素≥340μmol/L,按《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1]80例患兒達換血指征,但經(jīng)醫(yī)護人員多次做工作,僅有5例患兒家長同意進行換血治療,其余患兒雖經(jīng)藍光照射4~12h后仍有部分患兒達換血指征,對這部分患兒,我們繼續(xù)采用加強四面藍光照射,直至血清膽紅素降至安全水平,最大限度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
3.3 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最常應用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其作用機制是:未結合膽紅素經(jīng)光照后,可有三種化學變化,構形異構體、結構異構體和光氧化作用的產(chǎn)物,其中以結構異構體(又稱光紅素)的形成最為重要,它能迅速從膽汁和尿液中排泄而不需要通過肝臟代謝。臨床上傾向于早光療,多光療,盡量少換血。光療效果在高膽紅素血癥時,光療后血清膽紅素每天可下降51.3~85.5μmol/L[4]。其療效受光照時間、光照面積、強度及皮膚清潔度的影響,故對極重癥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在換血前準備階段和因社會因素不能進行換血治療者,應果斷采用四面藍光照射,可迅速有效清除血清未結合膽紅素,降低換血率及膽紅素腦病發(fā)生的風險。本組病例為保證最佳療效,在入院時迅速清潔皮膚后即給予四面藍光照射,增加光照面積;除藍光箱燈管固定外,對兩側活動光療儀,我們調整光源距患兒體表40cm左右,增加光照強度,使血清膽紅素迅速下降。該組患兒加強四面光療4~12h后,血清膽紅素下降(99.71±56.82)μmol/L,效果顯著。
3.4 換血術雖是治療早期新生兒極重癥高膽紅素血癥最快速有效的方法,目前換血血源多選擇成分輸血,故在換血前除了要進行各種化驗外,還要準備血液,此過程需要數(shù)小時才能完成;另外,換血治療需要高超的技術及設備,以及充足的血源。要達到這些技術及條件,對基層醫(yī)院有一定的難度,加上換血有一定的危險性,大部分家長依從性差,不愿接受,故在此情況下和換血治療的準備期間,患兒治療宜選擇四面藍光治療。本組病例血清總膽紅素均在危急值水平,達換血指征者80例,無論家長是否同意換血治療,對所有患兒在入院時均根據(jù)目測和經(jīng)皮膽紅素監(jiān)測儀監(jiān)測結果以及血生化結果給予四面藍光照射,結果經(jīng)照射4~12h后復查血清膽紅素,膽紅素水平下降明顯。
[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全國新生兒黃疸與感染學術研討會紀要(附新生兒黃疸干預推薦方案)[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3):184-187.
[2]原國強.檢驗科危急值臨床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6,13(5):769.
[3]趙繼順,張曉綱.兒科臨床檢驗危急值的建立與應用[J].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2008,15(6):559.
[4]趙薏,霍惹軟.新生兒黃疸治療新進展[J].九江醫(yī)學,2007,2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