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君
本次研究中,對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術室進行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幫助臨床拓寬對重度出血性休克患者進行救治的方法,以便臨床對重度出血性休克患者的病勢發(fā)展進行控制,使該類患者救治后生活質量顯著提高。現(xiàn)進行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運用科研過程中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抽取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來我院就診的68例患有重度失血性休克的臨床確診患者病例,將其分為兩組A組和B組。A組:男23例,女11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38.5±13.2)歲;B組:男25例,女9例,年齡19~64歲,平均年齡(37.8±12.7)歲。抽樣研究對象的致傷原因包括:車禍、刀刺傷、墜落傷。兩組患者的自然情況資料中的差異均不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將68例研究對象的資料分為A、B兩組,平均每組34例。A組患者在救治過程中進行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B組患者在救治過程中進行綜合手術室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救治所需要的平均時間、休克癥狀成功扭轉情況、救治過程中和救治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情況、救治成功出院后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措施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
1.3 數(shù)據(jù)處理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組件對比用卡方檢驗,P<0.05為數(shù)據(jù)間對比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科學對比研究結果證明,B組患者救治所需時間明顯短于A組患者,且本組數(shù)據(jù)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非常顯著(P<0.05);該組患者休克癥狀成功扭轉人數(shù)明顯多于A組患者,且(P<0.05);該組患者在救治過程中和救治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明顯少于A組患者,且(P<0.05);該組患者救治成功出院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A組患者,且(P<0.05);該組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措施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P<0.05)。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救治成功率、滿意度情況比較(例,%)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比較(分)
重癥失血性休克癥狀通常在微循環(huán)凝血期比較多發(fā),這一時期與休克的發(fā)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1]。出現(xiàn)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較危急、病勢非常嚴峻,單純采用物理止血或輸血搶救的方法,很難達到對病勢進行有效控制的作用。因此通常情況下,需要在手術室進行針對性手術,止血和緊急搶救處理[2]。
對于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綜合手術室護理干預的措施主要包括[3]:①術前:對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進行熟悉掌握,對手術中可能用到的一些藥物要的藥理作用、使用的相關禁忌進行系統(tǒng)了解。并且對手術所需使用的器材和藥物所放置的具體位置要進一步熟悉。該類患者大多數(shù)病情比較危急,這要求護理人員必須保證做到臨危不亂、從容鎮(zhèn)定,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下完成術中刀具傳遞、配合麻醉等相關工作。若有多個患者同時被推入手術室,應按照患者疾病的緊急程度對其進行手術救治。對于一些病情比較嚴峻的患者不啟用實習護理,應由經(jīng)驗比較豐富護理人員進行相關操作。②術中:對患者體表部位在加壓狀態(tài)下進行局部包扎處理,以使出血現(xiàn)象減少,在護士長或年資較長、搶救經(jīng)驗較豐富的護士帶領下組成搶救小組,如手術組、循環(huán)呼吸組,醫(yī)護人員應該做到各負其責,明確分工,有條不紊,緊張有序,且快而不亂。手術進行的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應該對手術器械進行及時準確地傳遞。并始終保證患者的呼吸處于暢通狀態(tài),將患者在手術臺上應該取仰臥位,并保證其呼吸道內的異物能夠及時排出,并時刻做好氣管插管操作的準備。③ 術后:定時對患者的生命特征和心電圖的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如果出現(xiàn)特別的情況應該立即向主治醫(yī)師進行匯報。④心理:在手術治療結束后應該針對患者的病因,制定相應的心理干預的方案。尤其是對于一些年紀相對較大并對出血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的患者,應該將病理情況向其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其了解所得疾病并不可怕,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幫助患者有效克服不良心理因素,樹立健康積極的心理。
總而言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術室進行護理干預,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使癥狀得到迅速扭轉,死亡率進一步降低,防止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保證救治成功順利出院。
[1]申玉萍.失血性休克患者輸血時應注意的問題.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9,11(06):241-242.
[2]郝慶霞.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法律問題.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14(02):185-186.
[3]呂振江.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處理及容量復蘇.臨床軍醫(yī)雜志,2010,15(0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