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永新
淺談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激勵策略
□畢永新
激勵策略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手段對被教育者進行誘導激勵,從而達到增強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和方法。恰當地運用激勵策略,可以提高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融洽師生關系,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團隊協(xié)作精神,促使學生形成獨立健全人格。體育教學過程采用多種有效的激勵手段能夠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要求能夠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最終形成學生主動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激勵策略
激勵,就是激發(fā)鼓勵的意思,是利用某種外部誘因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人有一股內在的動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心理過程。激勵策略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手段對被教育者進行誘導激勵,從而達到增強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方式和方法。體育教學過程采用多種有效的激勵手段能夠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教學的熱情,使教師的教育教學要求能夠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最終形成學生主動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僅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痹隗w育教學活動中,師生合理地運用語言激勵,加強交流、溝通和互動,能引起情感共鳴,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理想境界,所以語言激勵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初中生處于需要關懷、體貼的階段,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一番安慰學生、激勵學生的話語,對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快速地掌握運動技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運用富有感召力、激勵性的語言,講述體育鍛煉對人的益處,講述體育運動員在體育競賽中如何克服困難,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先進事跡,使初中生從中受到鼓舞,從而形成向優(yōu)秀運動員學習,克服困難,頑強拼搏,努力上好體育課的情感認知,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促使學生產生學好體育知識的強烈動機,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眾所周知,每個學生的體育基礎、個體特征、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要運用不同的語言激勵方式,促使每個學生都有進步。如果體育老師對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能給予鼓勵和表揚,對完成動作好的加以肯定,學生就會獲得愉快的成功體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能被充分地激發(fā)出來,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就能不斷得到提高。從我校體育科組對全校2086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可知,有98.5%的學生喜歡體育老師在體育練習中關注自己,用語言鼓勵自己,并認為在教師鼓勵下,自己會更加喜愛體育運動,更加有信心去完成難度大的動作。這一點,在教學中得到了充分證明。如筆者在教學生練習單杠“后擺挺身下”的項目時,對于動作完成得比較好的同學在給予表揚激勵的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動作更準確,姿態(tài)更優(yōu)美;對于那些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或者體育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只要他們做出“蹬、擺、挺、撐”的基本動作,我就用“好!真勇敢!”、“好!真不錯!”或者“擺腿的幅度再加大一點兒就更好了”等一些激勵性語言鼓勵他們,他們的學習信心和動力就能不斷得到增強,他們內心就能產生愉悅感和成功感,他們的潛能就能不斷地激發(fā)出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常用激勵性語言來鼓勵學生,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不斷激發(fā)他們克服困難、爭取成功的強烈愿望和信心,從而促使體育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高。
美國科學家布盧姆的“期望理論”中說道:“目標是一種強有力的刺激,對目標的價值看得越重,期望目標實現的概率越大,目標激發(fā)出來的力量就越大?!痹诔踔畜w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目標的激勵功能,采用形成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等多種評價手段,為學生制定體育鍛煉的目標,把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高級目標和低級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對于提高體育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重要作用。在幫助學生制定學習目標時,要讓學生參與教學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的制定,積極聽取吸收他們的意見。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將書本知識運用于教學,而且還有助于學生產生一種肯定的、積極的態(tài)度,進而形成為一種內在驅動力量,激勵學生全力以赴地去實現目標。在實施目標過程中,要按時檢查,及時總結,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激發(fā)鍛煉熱情,一步一步地向高級目標和遠期目標邁進。我校在2010年9月對823名初三級的同學進行了體育中考200米項目的目標追蹤,學生由剛開始接觸中考200米項目時,都存在著害怕心理,感到取得優(yōu)異成績是不可能的事情。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我們在學期初對每一位學生制定了符合他們自身素質的短期目標和階段目標,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掌握動作能夠達到的水平,進一步明確努力的方向。下表中清楚地顯示出,2010學年,運用目標激勵后,我校初三年級體育考試成績由第一學期的及格率55.9%和優(yōu)秀率18.5%提高到中考的及格率98.9%和優(yōu)秀率92.9%。這充分說明目標激勵有助于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一學期一模會考人數及格及格率優(yōu)秀優(yōu)秀率及格及格率優(yōu)秀優(yōu)秀率及格及格率優(yōu)秀優(yōu)秀率男402 247 61.4 83 20.6 386 96 251 62.4 398 99 376 93.5女421 215 51.1 69 16.4 367 87.2 263 62.5 416 98.8 389 92.4合計823 460 55.9 152 18.5 753 91.5 514 62.5 814 98.9 765 92.9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前蘇聯教育家加里寧有句名言:“如果一個教師很有威信,那么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教師是活生生的榜樣,教師的榜樣示范是引領學生成長的一種重要途徑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作學生表率,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給學生以巨大的啟迪和激勵,使學生終生難忘。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榜樣引導作用,積極參與學生的體育活動,和學生一起跳繩、打羽毛球、打籃球等,增進師生的感情交流。在老師的榜樣引領下,學生能逐漸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當代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觀察學習理論,即學習者只要觀察到榜樣的反應,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強化,也未進行實際練習,也能形成某些相應的行為。這充分說明,我們體育教師以身作則,在學生面前樹立榜樣,比說教更具有說服力和號召力,也更容易引起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所以使教師自己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可以引領學生的學習方向,激起學生模仿和追趕教師的愿望。
眾所周知,體育明星是初中生的學習榜樣,初中生很容易對體育明星產生愛慕心理,所以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巧妙地滲透一些如劉翔、林書豪等體育明星的勵志故事,展示明星們頑強拼搏、努力進取的精神品質,用明星們的言行激勵初中生,感受體育明星的力量,進而培育初中學生不畏艱難、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達到圓滿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目的。另外,每個班級中的學生都有優(yōu)中差之別,教師應視之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加以利用和開發(fā),發(fā)揮學生的榜樣引領作用,讓優(yōu)秀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影響和帶動其他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活躍體育課堂教學氣氛。針對個別學生因體育基礎較差,體質不太好,平時練習一些技術動作都比較吃力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可以挖掘其優(yōu)點,發(fā)揮其特長,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為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在同學面前展示自我的機會,從而使他們看到成功,享受快樂,增強他們不斷進取的勇氣和信心,在學生中間營造出一種你追我趕的喜人局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競賽激勵教學方法是一種快樂體育教學思想。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將學生處于潛伏狀態(tài)的學習動機變成活躍的學習動機。學生在競賽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次數越多,其參與鍛煉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越高。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要過多傾向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的認知和技能訓練上,要想辦法為學生的學習多創(chuàng)設競賽條件,多運用個人競賽和小組合作競賽等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個人對抗賽、小組友誼賽、達標賽、技術質量評比賽中,顯示自己的優(yōu)點和特長,在教師和其他學生的贊揚聲中得到滿足,獲得成就感、自豪感的成功體驗。當學生愉快的情感體驗產生之后,學生就能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動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更高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更加努力地積極地參與體育鍛煉。
競賽激勵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發(fā)揮,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他們個性得到和諧發(fā)展。學生為了獲得競賽的勝利和榮譽,能夠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會產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會積極融入到競賽團隊之中,從而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
總之,激勵策略是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藝術,是使學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學方式,它遵循了體育課堂教學規(guī)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發(fā)展了他們的自我調控能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巧妙運用語言、目標、榜樣和競賽等有效激勵策略,能夠創(chuàng)造和諧的體育教學氛圍,能夠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能夠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進而能夠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1]羅伯特.W.麥克米金.教育發(fā)展的激勵理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
[2]毛振明,王小美.體育與健康課改論.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4
[3]黃文杰,韓玉強.激勵理論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J].無錫技術學院學報,2008(1)
[4]邱忠良.在體育教學中合理運用激勵手段[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4)
(廣州市花都區(qū)新華培新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