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標(biāo)
隨著人口老齡化,靶器官保護在高血壓病的治療中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培哚普利改善腎功能方面的作用。
2008年4月~2009年9月收集在我院住院的高血壓病患者150例,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惡性高血壓和臟器功能衰竭。150例患者中,男80例,平均年齡(61.5±9.1)歲;女70例,平均年齡(68.5±8.4)歲。所有高血壓患者均符合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關(guān)于高血壓的診斷標(biāo)準(zhǔn)[1]。
1.2.1 給藥方式
所有患者均給予培哚普利 (法國施維雅公司生產(chǎn)) 4mg,每日一次口服。2周后血壓未降至140/90mmHg以下的患者,將培哚普利加量至每日8mg,每次一日。若4周后仍未達(dá)標(biāo)者,則加用雙氫克脲噻25mg,每日一次口服,療程6個月。
1.2.2 治療前后
24h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ABPM)采用無創(chuàng)性便攜式德國生產(chǎn)MOBIL-O-GRAPH型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測量。監(jiān)測從上午8:00~9:00至次日8:00~9:00 24h的動態(tài)血壓,其中白晝設(shè)定6:00~22:00,夜間設(shè)定22:00~6:00,白晝和夜間分別每隔20min和30min測量一次,經(jīng)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得出24h白晝及夜間平均血壓以及血壓波動的晝夜節(jié)律。
1.2.3 實驗室檢測方法及指標(biāo)
①血樣采集:取清晨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在檢驗科實驗室測定血清中β2-MG、肌酐(Cr)以及尿素氮(BUN)的表達(dá)水平。②尿樣采集:囑病人留取空腹清晨尿,在實驗室測定尿微量白蛋白(MCA)以及利用隨意尿測定β2-MG。③I131-鄰碘馬尿酸鈉(131I-OIH)腎圖檢查方法:于檢查前半小時飲水300ml,將探頭對準(zhǔn)雙則腎區(qū),于肘靜脈彈丸式注入經(jīng)過嚴(yán)格計算劑量的131I-OIH示蹤劑,記錄時間-放射性曲線、腎臟指數(shù)(RI)、峰時(Tb)、半排時間(C1/2)和15min殘存率。④β2-MG、MCA放射免疫試劑盒均由北京北方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提供,檢測儀器為DFM-96型放射免疫r-粒子計數(shù)器,由合肥眾城機電技術(shù)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腎圖檢查所用131I-OIH由北京原子高科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儀器為DGY-97核多功能測定儀,由合肥眾城機電技術(shù)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技術(shù)方法均嚴(yán)格按說明書操作。
1.2.4 不良反應(yīng)及生化檢查
服藥前和服藥后6個月末,記錄藥物不良反應(yīng),采取患者清晨空腹血測定血脂、血糖、電解質(zhì)、肝腎功能和尿酸。
1.2.5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表1 治療前后ABPM測量參數(shù)的比較(±s)mmHg
表1 治療前后ABPM測量參數(shù)的比較(±s)mmHg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1
組別 24hSBP 24hDPB dSPB dDBP nSBP nDBP治療前 159.8±12.5 100±9.1 167.3±12.9 104.2±8.1 150.4±13.9 98.7±10.1治療后 121.2±8.4* 72.2±6.3* 132.1±7.3* 78.9±6.5* 118.1±9.2* 69.8±6.5*
表2 治療前后血清、尿β2-MG、MCA、Cr和BUN參數(shù)的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血清、尿β2-MG、MCA、Cr和BUN參數(shù)的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5
組別 n 血β2-MG(mg/L)尿β2-MG(mg/L)MCA(mg/L)Cr(mg/L)BUN(umol/L)治療前 150 2.3±0.8 0.5±0.08 3.68±0.91 92.6±17.5 5.1±0.9治療后 150 1.1±0.3* 0.2±0.03* 1.5±0.63* 91.2±19.3 4.8±0.6
2.1 治療前后ABPM測量參數(shù)的比較
治療后24h各參數(shù)值(晝夜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壓)均比治療前明顯下降,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見表1。
2.2 治療前后血清中Cr、BUN,尿中MCA以及尿與血清中β2-MG的比較血清和尿中β2-MG以及尿中MCA水平,與治療前相比,有明顯差異,而Cr和BUN無明顯差異。見表2。
2.3 不良反應(yīng)
用藥全程中,未出現(xiàn)與藥物相關(guān)的不良反應(yīng),患者耐受性良好。雖血鉀有所升高,但都在正常范圍內(nèi),無統(tǒng)計學(xué)差異,余各生化指標(biāo)在治療前后無異常改變。
臨床研究已證實正常人的ABPM波動曲線呈“雙峰一谷”的長柄杓形狀,即清晨醒后,血壓逐漸升高,在早上6:00~8:00左右出現(xiàn)第1個高峰,此后血壓趨于平穩(wěn),午休時血壓略降,下午4:00~6:00 左右出現(xiàn)第2個高峰,夜間進(jìn)入睡眠后,血壓逐漸下降,夜間2:00~3:00降至最低。這種晝夜節(jié)律變化對適應(yīng)機體活動、保護心血管活動和功能是有益的[3]。非杓型高血壓患者夜間血壓下降幅度減少或消失,晝夜生理節(jié)奏性波動消失,夜間血壓持續(xù)升高,較杓型高血壓病患者更易導(dǎo)致左心室肥厚及左室舒張功能減退[4]。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jīng)興奮時兒茶酚胺分泌過多,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血管緊張素Ⅱ與其受體結(jié)合后首先激活磷酸二酯酶,進(jìn)而使二磷酸磷脂酰肌醇降解,從而激活蛋白激酶C刺激心肌細(xì)胞肥大。
血清、尿β2-MG、尿微量白蛋白和腎圖是早期檢測腎功能損害比較靈敏的實驗室檢查方法。β2-MG它能自由濾過腎小球基底膜,血β2-MG增加往往提示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尿β2-MG增加往往提示腎小管重吸收功能減退。高血壓患者檢測血、尿β2-MG對早期發(fā)現(xiàn)腎損害有重要的臨床意義。MCA是腎小球濾過膜允許通過的最大分子量蛋白,絕大部分由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尿中甚微,尿MCA增加提示腎小球濾過和/或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損;腎圖通過從腎臟的排泄來了解腎臟的功能、血流情況,它能靈敏的反映腎臟有效血流量、腎小球濾過功能、近曲小管上皮細(xì)胞的功能和尿路通暢情況的變化。由于它們反映腎功能的側(cè)重點不同,如果將其聯(lián)合檢查,綜合分析可起到一定的互補作用。培哚普利持續(xù)24h平穩(wěn)降壓,具有保護心腎功能的作用,是理想的一線降壓藥物[5]。
[1]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12):1060-1064.
[2]Devereux RB,Alonso DR,Lutas EM,efal Echocar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comparison to necropsy findings[J].AM J Cardiol,1986,57(6):450-458.
[3]Hegg AM.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nother tool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SD Med,2009,62(10):400-401.
[4]Ersoylu ZD,Tu cu A,Yildirimtürk O,et al.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and arrhythmia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pper and non-dipper hypertension[J].Turk Kardiyol Dern Ars,2008,36(5):310-317.
[5]韓雙林.培哚普利吲達(dá)帕胺片治療高血壓的療效觀察[J].當(dāng)代醫(yī)學(xué),2009,15(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