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爽美
泰州師范高等??茖W校圖書館
〔江蘇省泰州市225300〕
*葉爽美 女,出生于1972年,副研究館員。
圖書館是不同社會群體自由平等地接受文化熏陶的樂土、激發(fā)人生活力的沃土、凈化道德靈魂的圣土。提到圖書館,人們都會自然而然地把她與高尚、神圣、博愛、厚重等聯(lián)系起來??墒?,不知從何時起,低質圖書悄然流入圖書館,給昔日圖書館美好的形象蒙上了一層陰影。面對這一不爭的事實,圖書館界、圖書館人應該采取什么態(tài)度呢?是見怪不怪、聽之任之、文過飾非、推卸責任,還是承認事實、拿出勇氣、創(chuàng)新機制,及時地、堅決地把低質圖書打入“冷宮”?毋庸置疑,始終秉承“愛國、愛館、愛書、愛人”圖書館精神的圖書館人一定會采取后一種態(tài)度。
據(jù)新華網(wǎng)2006年9月28日報道,貴州省金沙縣一中圖書室所藏6萬冊圖書,超過六成是非法出版物,一些還涉及迷信、色情內容;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縣的幾所中學,數(shù)萬冊有明顯問題的低質圖書擺上了書架[1]。一位北方某市教育局副局長這些年經(jīng)常到中小學進行“雙基”檢查督導和驗收,發(fā)現(xiàn)圖書館里的書雖然數(shù)量達標了,但是質量沒保障[2]。而據(jù)本人在本地和利用外出學習開會之機在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對250位成年人所做的隨機調查,52位有圖書館借閱證的受訪者中,88%認為的確存在低質圖書,具體見表1。
表1 館藏質量評價意見隨機調查統(tǒng)計表
存在低質圖書的原因,筆者分析主要是四個方面:一是圖書創(chuàng)作、生產(chǎn)質量下降。當前,文獻信息質量正逐漸下降,尤其是期刊質量下降更為明顯,而網(wǎng)絡更加劇了社會信息質量下降的趨勢[3]?!段膮R報》2010年8月21日報道,最近10年高等教育教科書出版量增加了3倍,但質量是“一代不如一代”[4]。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圖書館當然難以“潔身自好”。二是低質圖書善于偽裝。稍加注意不難發(fā)現(xiàn),低質圖書的共同特征,總是喜歡玩噱頭,依靠故弄玄虛的書名、豪華張揚的裝幀、夸大其詞的簡介、“拉大旗作虎皮”的序跋、虛擬“注水”的網(wǎng)絡人氣等等,唬住、蒙住讀者。事實上,這些書完全是徒有虛名,不僅語言蹩腳,文字冗長,而且內容平淡,缺少欣賞和應用價值,有的甚至紙張粗劣、裝訂歪斜、思想不健康。三是體制、機制存在缺陷?,F(xiàn)在,招投標是大中型圖書館購書普遍采用的方式,招標委員會成員大多不熟悉圖書館資源,往往把價格擺在第一位,抱著“少花錢多買書”的心理,事實上,少花錢是難以買到好書的。同時,多數(shù)圖書館購書都是集中采購,一次采購數(shù)量較大,普遍采取的書目選訂方式,既模糊又間接。有的圖書館甚至從時效性出發(fā),“在新書正式發(fā)行前4~6周就已經(jīng)選購好”[5],望文生義、受騙上當在所難免。四是權力、利益背后推動。利益的驅動催生了一大批專門給圖書館供書的書商,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館配市場。這些書商隨意“劈書”,隨意“印書”,隨意定價,生產(chǎn)出無數(shù)高價“垃圾書”。利益爭奪之下,不少地方圖書需求單位的“選書權”被上收,“有的縣居然是‘一二三把手’在管進書那點小事”,從而將大量“垃圾”塞進了圖書館。全國581家出版社有250家左右在北京設立辦事處,有的出版社駐京辦每年能出700本書,全都投到了火熱的館配市場。權力和利益之手攪亂了圖書館,污染了書[2]。雖然剔書是圖書館管理中的一項常規(guī)工作,但絕大多數(shù)圖書館主要是將所述知識過于陳舊的書刊剔除,而對及時淘汰低質圖書沒有采取實質性舉措。所以,各地各類圖書館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低質圖書在書架上滯留,在讀者中流通。
1.優(yōu)質服務首先應該體現(xiàn)在提供優(yōu)質資源上,而低質圖書傷害了讀者身心。發(fā)布于1994年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就特別強調:“重要的是館藏和圖書館服務是否具有高質量”。吳慰慈、董焱提出:“圖書館是社會記憶(通常表現(xiàn)為書面記錄信息)的外存和選擇傳遞機制”[7]。所以,本人認為,對社會記憶進行及時適當?shù)倪x擇,是圖書館正確有效地發(fā)揮傳播功能的基礎性工作;通過提供健康的、高品位的文獻信息資源,讓讀者閱讀之后增長知識、愉悅身心,是圖書館優(yōu)質服務首要的、基本的方面。相反地,如果閱讀的是一本低質書,讀者就會有一種味同嚼蠟、難以下咽的感覺;更可怕的是,那些內容不健康的圖書還會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毒害。
2.優(yōu)質服務必須體現(xiàn)在珍惜讀者時間上,而低質圖書浪費了讀者精力?!肮?jié)省讀者的時間”是阮岡納贊提出的圖書館學五定律之一。為此,80多年來,全世界無數(shù)圖書館在改進圖書館內部服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上進行了不懈探索,如開架借閱、縮短借書時間、把書送到用戶手中等[8]。但是,如果讓讀者讀到的是如前所述的低質書,將是對讀者時間的最大浪費。
3.優(yōu)質服務還要體現(xiàn)在節(jié)約利用資源上,而低質圖書糟蹋了有限資源。節(jié)儉辦事是各國對公共服務機構的共同要求,更不用說在我們這樣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了,何況圖書館的經(jīng)費來源還受到各地或各相關主管單位重視程度的制約。目前,一方面,資金緊張是大多數(shù)圖書館面臨的共同難題;而另一方面,在購置圖書時,卻在不經(jīng)意間購進一定數(shù)量的低質圖書。這一矛盾應該成為各類圖書館建立低質圖書信息調查機制的動力,從而提高有限資金的實際使用價值。
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努力實現(xiàn)文化的大發(fā)展大繁榮。圖書館是公益性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fā)展和傳播先進文化中責無旁貸。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圖書館這個沒有圍墻的大學、社會教育的最高學府[9],有責任以先進的、優(yōu)質的文獻資源促進市民素質的提高,促進人的城市化,促進城市精神的凝練,促進城市的發(fā)展和進步。
各圖書館在圖書采訪工作中,采取了不少措施保證圖書質量,尤其是在工作規(guī)范和評估標準上作了明確規(guī)定。但當?shù)唾|圖書依然逐步向圖書館滲透時,有的認為是非法出版屢禁不止而感到無可奈何,有的視為“常事”不想問,還有的視為“敏感區(qū)”不愿碰,或者視為“雷區(qū)”不敢越。這些消極態(tài)度,導致了一種集體“失音”的狀況。筆者以“低質(劣質或垃圾)圖書”為主題詞,在CNKI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相關文獻僅17篇,而同期以“數(shù)字圖書館”為題名的文章則多達9 822篇,是前者的577倍,整個社會特別是圖書館界自身對圖書館存在低質圖書問題關注度不高由此可見一斑。
防止低質圖書進入圖書館,降低低質圖書在館藏中的比例,固然需要圖書館采訪部門提高工作質量,從源頭上保證圖書質量,但僅僅依靠采書者的責任和少數(shù)人的力量想達到理想的效果是很困難的。這就需要以創(chuàng)新的思維另辟蹊徑,依靠讀者的力量、依靠機制的作用做好這項工作。
1.開辟網(wǎng)上“書評”專欄。在圖書館網(wǎng)頁上增設“書評”專欄,引導和鼓勵讀者對圖書館相關藏書的質量進行評價。
2.設置專用電子觸摸屏。在圖書借還窗口前,設置融讀者評書與查書為一體的電子觸摸屏,要求所有讀者凡未通過網(wǎng)頁評書的,必須在還書前通過電子觸摸屏對所借閱的圖書進行評價。如果讀者隊伍比較龐大,為防止高峰期的擁擠現(xiàn)象,應適當多設幾臺電子觸摸屏。對圖書的評價必須堅持簡單便捷的原則,只需在優(yōu)秀、一般、較差三個等次中選擇其一,而不必再做其他評價,以盡可能少占用讀者時間。
3.召開相關代表座談會。從借閱量較大的熱心讀者中選出一定數(shù)量的代表,邀請一些有代表性的比較熱心于公益事業(yè)的專家、學者,定期組織座談,請其對一段時期內圖書館購進的圖書進行評價,從中評出較差的圖書,其比例一般可掌握在3%以內。
4.流通部門統(tǒng)計借閱率。圖書質量差往往借閱者就少,故可以將借閱率作為評價圖書質量的一項指標,由圖書館內設流通部門負責定期統(tǒng)計。某一時段某種圖書借閱率的計算公式為:某一時段某種圖書的借閱率=該圖書的借閱次數(shù)/公開借閱書庫全部圖書借閱總次數(shù)×100%。
1.合理確定統(tǒng)計時間跨度。時間跨度過大,影響效率;跨度過小,影響準確率和說服力。一般而言,大型圖書館可以每月統(tǒng)計一次,以提高低質圖書淘汰的效率;中小型圖書館讀者量不很大,可以一個季度或者半年統(tǒng)計一次。假定原有館藏圖書已經(jīng)根據(jù)書評信息剔除了低質圖書,則每次書評信息收集處理的時間跨度還可以從一批新書購進始,到?jīng)Q定購買下一批新書前,為此,各個圖書館在購書上都應盡量做到小批量多批次。
2.科學設定低質圖書綜合評價指標。筆者認為,在低質圖書的評價認定中,也應當按照讀者第一的方針,堅持尊重大多數(shù)讀者的意見,同時兼顧相關代表的意見和借閱狀況?;谶@一考慮,低質圖書綜合評價值P(z)可區(qū)分兩種情況分別設定:對借閱率不為0的圖書,則:
P(z)=(讀者評差率×80%+代表評差率×20%)×(1-借閱率)
對借閱率為0的圖書,則:
P(z)=代表評差率
其中,讀者評差率=
代表評差率=
3.明確書評信息確認程序。為防止低質圖書認定的隨意性,應當建立嚴格規(guī)范的確認程序。一是由流通部負責收集處理書評信息,根據(jù)低質圖書綜合評價由高到低排出低質圖書初選名單,其比例一般可掌握在這一時段內購進圖書的3%以內;二是由館長辦公會或館務委員會討論確定,或者在圖書館內部成立圖書采購處置工作專門委員會,由這個常設組織負責討論確定低質圖書書目,其比例一般可掌握在1%左右;三是按照館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最后由館長正式簽發(fā)低質圖書書目。
1.公示。將經(jīng)過集體研究確認的低質圖書信息在圖書館公告欄等醒目位置,以及數(shù)字資源存取平臺上進行公示,讓讀者不再“上當”。
2.處置。處理低質圖書的辦法有多種,可以把低質圖書從書架上撤下來,甚至銷毀;也可以專設低質圖書架,制作專門標識,將它們打入“冷宮”,同時也成為與優(yōu)質圖書比較的參照系,或者作為教育讀者遠離低質圖書的“標本”。
3.共享。首先,要將低質圖書信息告知本館圖書采訪部門,使其在考慮購置圖書復本時不再“受騙”。其次,要將低質圖書信息向兄弟館通氣,用作他館購書的參考,成為所謂“后事之師”。再次,要向地區(qū)性或行業(yè)性圖書資源公共平臺報告,由高一層次的圖書資源共享平臺負責將下一層次的各類圖書館發(fā)布的低質圖書信息予以匯總和統(tǒng)一發(fā)布,使之成為更大范圍內讀者選擇圖書時的參考;并且向再上一級共享平臺報送,使之在更高層次上發(fā)揮參考作用。另外,還可以將低質圖書信息反饋給出版商,作為他們決定圖書再版的參考,促進優(yōu)質文化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
4.表彰。對熱心參與書評活動,并且評價意見與綜合評價結果一致或基本一致的讀者,給予張榜表揚和網(wǎng)上通報表揚,鼓勵和吸引越來越多的讀者繼續(xù)積極借閱圖書,認真參與書評。在某個時段讀者對購進圖書總體評價較高,即低質圖書比例較小時,應對采訪部門的工作人員給予表彰,以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心,促使他們提高工作質量。
承認事實需要勇氣,創(chuàng)新機制需要勇氣,把信息如實對外發(fā)布、把低質圖書撤下架來更需要勇氣。但是,只要真正看到這項工作是讀者的期盼,關乎文化發(fā)展、社會建設、民族未來,就應當堅定信心,下定決心,義無反顧地去做。為此,一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尤其是圖書館館長的思想引導,促使他們牢固樹立為讀者負責、為館譽負責的理念,真正做到無私無畏,不偏不倚;二要引導各級主管單位形成“讀者第一”的共識,支持并推動這項工作;三要建立嚴格制度,帶有強制性地推行,使各個方面由不習慣到習慣。
研究設計圖書質量評價電子觸摸系統(tǒng),以及該系統(tǒng)與圖書借還系統(tǒng)的實時鏈接,每本書借閱率、讀者和代表評差率測算軟件,低質圖書綜合分析軟件等。另外,還需在圖書館網(wǎng)頁設置相關專欄。要將這項工作作為一項“文化民心工程”,由政府財政統(tǒng)一出資購置電子觸摸屏,根據(jù)圖書館規(guī)模尤其是讀者數(shù)量進行合理分配。
在全面開展低質圖書綜合評價處置工作中,必須堅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強化館長責任意識,防止消極應付、虎頭蛇尾和“軟骨病”。同時,要通過強化考核獎懲,增強采購人員的責任心。還要注重未雨綢繆,加強廉政教育,防止出現(xiàn)用書評信息與低質圖書生產(chǎn)者進行交易等不正之風。
能不能及時剔除低質圖書,實質上就是一個圖書館對待自身責任和缺點的態(tài)度問題。面對群眾的企盼和社會的呼喚,每一個圖書館都要成為讀者享受優(yōu)質圖書服務權利的堅決維護者和忠實守望者。當然,從宏觀上看,與低質圖書的較量,是長期而艱巨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如果全社會所有圖書館都能行動起來,把廣大讀者動員起來,逐步建立低質圖書“綜合評價——館內運用——上報整合——內部共享——對外發(fā)布”的上下貫通、科學規(guī)范的體系,必將有利于形成抵制低質圖書、崇尚閱讀品位的社會風氣,亦將對遏制文化創(chuàng)作中的浮躁現(xiàn)象、逐利傾向發(fā)揮基礎性的反推功效。
[1]周之江.政府招標竟難堵劣質圖書進校園[EB/OL].(2006-09-29)[2012-01-10].http://zqb.cyol.com/content/2006/09/29/content_1527416.html.
[2]誰將“垃圾”塞進了圖書館[EB/OL].(2010-09-16)[2012-01-10].http://www.infzm.com/content/50128.
[3]董焱,邢素麗.數(shù)字時代的圖書館與圖書館員[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2~18.
[4]樊麗萍.落伍教材為啥還在用還在出版[N].文匯報,2010-08-21(1).
[5]王世偉.世界著名城市圖書館述略[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5~148.
[7]吳慰慈,董焱.圖書館學概論[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5~55.
[8]張雪梅.圖書館學五定律與《圖書館服務宣言》內涵比較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9,(4):8~11.
[9]周國平.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圖書館建設[EB/OL].(2010-09-23)[2012-01-11].http://www.dehuizhijiaoyu.cn/a/1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