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楊宗
(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影像中心,浙江溫州325000)
影響CT冠狀動脈成像的輻射劑量因素與控制
陳楊宗
(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影像中心,浙江溫州325000)
目的探討影響CT冠狀動脈成像輻射劑量的因素,為輻射劑量控制提供臨床參考。方法行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90例,根據(jù)入院單雙號順序平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5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液,注射速度4.5mL/s;治療組患者給予7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液,注射速度5mL/s。結果在動脈根部及冠狀動脈增強效果方面,觀察組的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近段增強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在動脈主要分支近段及遠段強化效果方面,觀察組的主動脈根部、主動脈根部、回旋支遠段、右冠狀動脈遠段及右冠狀動脈近段的強化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前降支遠段及回旋支遠段增強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對比劑注射劑量優(yōu)化方案是可行的,在診斷中給予7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液,同時注射速度5mL/s的優(yōu)越性明顯,有著廣泛的臨床應用空間。
冠狀動脈;體層攝影術,螺旋計算機;輻射劑量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與多排螺旋CT技術的推廣應用,16排螺旋CT已成為心血管疾病有效的無創(chuàng)性篩查工具[1]。而CT冠狀動脈成像采用的是小螺距和薄層的大范圍掃描來獲取清晰圖象,為此其射線劑量必然有所增加,是常規(guī)影象技術的3~5倍[2]。如何在滿足臨床診斷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控制輻射劑量已成為臨床影像醫(yī)師及廠商關注的焦點。本文旨在探討影響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輻射劑量因素,前瞻性評估對比劑注射劑量優(yōu)化方案的可行性。
1.1 一般資料:收集2008年5月—2011年2月行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颊?0例,為保證研究中的圖象質量不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根據(jù)本研究內容特設以下入選標準。身高、體質量未明顯異于常人者;年齡25~60歲;無癥狀而心電圖異常;負荷實驗陽性或可疑者;原因不明胸痛;心力衰竭者;竇性心率;心律穩(wěn)定。能一次屏氣達10s以上者[3]。其中男性39例,女性51例;年齡25~52歲,平均(42.5±9.2)歲,多為中年人。臨床癥狀主要為心前區(qū)不適40例,冠心病病史20例。根據(jù)入院單雙號順序,我們把上述患者平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方法:檢查儀器使用美國GE公司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并配套Ulrich雙筒高壓注射器。掃描參數(shù),準直器寬度0.625mm×16.0mm,機架轉速0.35s/r,管電壓120kV,管電流650~680mA,視野25cm,矩陣512×512。對照組患者給予5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液,注射速度4.5mL/s,對比劑注射完畢后以相同速度追加注射0.9%氯化鈉注射液30mL。治療組患者給予7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液,注射速度5mL/s,對比劑注射完畢后以相同速度追加0.9%氯化鈉注射液30mL。然后2組選擇主動脈根部平面進行同層連續(xù)掃描,由軟件繪出時間-密度曲線,取其峰值時間加2~3s為最佳掃描延遲時間。掃描時間約為6~8s。
1.3 圖像處理:將本文所獲得的原始數(shù)據(jù)以10%間隔重組得到35%~85%R-R間期圖像,輸入后處理工作站進行分析,從中選擇最佳R-R時相。常規(guī)先取75%R-R間期圖像進行重組,對于75%重組圖像上有錯層或者偽影時,重組45%圖像,若仍有錯層或者偽影時,再重組55%或65%間期圖像。
1.4 圖像評價:我們在圖像評價中,針對每例患者各種血管段圖像質量進行評分。5分,全部血管段圖像質量均為優(yōu);4分,有1個血管段圖像質量為良,其他為優(yōu);3分,有2個血管段圖像質量為良,其他為優(yōu);2分,3個或3個以上血管段圖像質量為良,其他為優(yōu);1分,1個或1個以上血管段圖像質量為差。意見不一致時采用多數(shù)人意見或協(xié)商解決[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動脈根部及冠狀動脈增強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近段增強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動脈根部及冠狀動脈增強效果對比(n=45,±s,Hu)
表1 2組患者動脈根部及冠狀動脈增強效果對比(n=45,±s,Hu)
組別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遠段前降支遠段回旋支遠段右冠狀動脈近段觀察組378.5±19.5378.5±62.2312.6±45.1311.5±55.4350.2±33.3135.3±45.9183.6±58.3304.5±26.3對照組295.3±42.1293.6±42.2299.5±42.2243.6±38.2325.6±52.1133.5±53.3169.8±56.8202.6±62.2 t 4.874.522.313.642.741.262.635.38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動脈主要分支近段及遠段強化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遠段及右冠狀動脈近段的強化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前降支遠段及回旋支遠段增強程度在2組患者中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動脈主要分支近段及遠段強化效果對比(n=65,±s,Hu )
表2 2組患者動脈主要分支近段及遠段強化效果對比(n=65,±s,Hu )
組別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遠段前降支遠段回旋支遠段右冠狀動脈近段觀察組375.9±52.3378.9±56.1366.5±54.0301.1±55.3350.9±33.8136.5±45.6183.6±48.6306.5±54.2對照組293.5±42.5300.8±25.9291.8±39.5246.8±32.5275.2±54.2133.5±53.2168.9±54.7200.6±63.0 t 4.764.324.314.074.491.284.835.53 P<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冠心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已成為我國乃至全球死亡的第1病因,早期診斷對治療和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多排螺旋CT的問世和開發(fā),使得冠心病的無創(chuàng)檢查替代有創(chuàng)檢查成為可能。其中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是一種最主要的無創(chuàng)傷性的冠狀動脈檢查方法[5],其中16排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多是利用回顧性心電門控技術,在不同的心動周期中連續(xù)螺旋掃描心臟的不同部位,從而選擇心動周期中部分數(shù)據(jù)進行重組形成最佳數(shù)字模擬圖像[6]。因此,要保證檢查有較高的成功率及圖像質量的可靠性,需要進行多次掃描與重組,那么患者受到放射的危害性也逐漸加大。同時任何影響上述環(huán)節(jié)的因素都會影響檢查的成功率及圖像質量的可靠性。有研究[7]將血清肌酐>0.6mmol/L的患者隨機分為2組,一組采用嚴格限制對比劑用量,而另一組可無限制使用對比劑用量,結果發(fā)現(xiàn)限制組的腎病發(fā)病率為2%,而非限制組腎病發(fā)病率為26%。一般來說,當對比劑濃度過高時,小的斑塊可被掩蓋而無法顯示[8];而對比劑濃度過低時,會使血管顯示模糊[9],而且由于對比劑濃度過低不利于斑塊的觀察和測量,嚴重的甚至無法重建出具有診斷意義的圖像,導致檢查失?。?0]。本文結果顯示,在動脈根部及冠狀動脈增強效果方面,觀察組的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近段增強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在動脈主要分支近段及遠段強化效果方面,觀察組的主動脈根部、左主干、前降支近段、回旋支近段、右冠狀動脈遠段及右冠狀動脈近段的強化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前降支遠段及回旋支遠段增強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16排CT冠狀動脈成像對比劑注射劑量優(yōu)化方案是可行的,在診斷中給予70mL非離子型對比劑碘帕醇注射液,同時注射速度5mL/s的優(yōu)越性明顯,有著廣泛的臨床應用空間。
[1]黃美萍,劉其順,劉輝,等.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質量及對冠狀動脈病變診斷準確性的評價[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6,10(9):984-987.
[2]趙艷,魏嘉平,華琦,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6,22(10):1468-1471.
[3]王怡寧,金征宇,孔令燕.64層與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比較[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6,28(11):26-31.
[4]趙坤,時季成,邵廣瑞,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質量影響因素的分析[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7,17(7):687-691.
[5]趙紅,劉斌,吳興旺,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不同心率下最優(yōu)相位窗的探討[J].放射學實踐,2007,22(9):926-930.
[6]王怡寧,付海鴻,孔令燕,等.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在心房纖顫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放射學實踐,2008,23(8):831-834.
[7]LESCHKA S,WILDERMUTH S,BOEHM T,et al.Noninvasive coronary angiograPhy with 64-section CT:effect of average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n image quality[J].Radiology,2006,241(2):378-385.
[8]BRODOEFEL H,BURGSTAHLER C,TSIFLIKAS I,et al.Dualsource CT:effect of heart rate,heart rate variability,and calcification on image quality and diagnostic accuracy[J]. Radiology,2008,247(2):346-355.
[9]LESCHKA S,SCHEFFEL H,HUSMANN L,et al.Effect of decrease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on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64-MDCT coronary angiograPhy[J].AJR,2008,190(6):1583-1590.
[10]QIU JX,TANG GJ,GAO FS,et al.Coronary artery stenosis:comParison study of CT angiograPhy with 64-detector rows scanner and convention angiograPhy[J].Chkd Radiol,2005,39(10):1046-1049.
(本文編輯:劉斯靜)
本刊對修改文稿中插圖的要求
為確保本刊的印刷質量,本刊對修改文稿中插圖的要求規(guī)定如下。
一、對照相圖片的要求:無論黑白圖片還是彩色圖片,均需以電子文件JPG格式或JPEG格式隨修改文稿正文發(fā)送至hbydxbxg@126.com郵箱。主題寫:稿號插圖(例如:03080268插圖)。
二、對線條圖的要求:線條圖請用Illustrator 1.0以上版本繪制,線條用0.2mm粗的線,文字數(shù)據(jù)需用6號字以上。發(fā)送修改文稿正文時將線條圖一并發(fā)至hbydxbxg@126.com郵箱。
以上要求請盡力做到,如有疑問請與我部聯(lián)系。聯(lián)系電話:(0311)86266109。
謝謝合作!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編輯部
R814.42
B
1007-3205(2012)05-0588-03
2011-12-16;
2012-03-05
陳楊宗(1978-),男,浙江溫州人,溫州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醫(yī)師,醫(yī)學學士,從事醫(yī)學影像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2.0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