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理義 何明駿 郭 健 林 海 陳春霞 姚高峰
許多關(guān)于維和行動(peacekeeping operations,PKO)的報道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和社會問題上,而有關(guān)維和人員的個性特征及其與個體任務(wù)特征的聯(lián)系報道較少,忽視了個性特征對維和工作效率的負面影響[1]。有文獻認為,執(zhí)行維和任務(wù)期間,維和官兵面對陌生惡劣的環(huán)境、戰(zhàn)亂的威脅容易產(chǎn)生應(yīng)激[2-3],應(yīng)激通常會給部隊帶來一系列消極影響[4-8]。有關(guān)資料顯示,應(yīng)激問題的解決方法與個性特征有很大關(guān)聯(lián)。鑒于聯(lián)合國維和部隊任務(w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保持維和官兵人格的健康與健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研究擬從心理學的角度對維和官兵的人格特征和其相關(guān)因素進行分析,目的是對亞非維和官兵的個性特征作出科學分析,為亞洲和非洲維和官兵心理選拔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對象 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法,選取參加利比里亞維和的亞洲國家(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非洲國家(尼日利亞、納米比亞、加納)的男性維和官兵571人(87.7%),女性維和官兵80人(12.3%)。其中亞洲國家維和官兵共380人,男性300人(78.9%),女性80人(21.1%);軍官80人(21.1%),士兵300人(78.9%);已婚160人(42.1%),未婚220人(57.9%);年齡 23~ 46(30.8±6.3)歲;軍齡 3~ 19(9.5±4.5)年;受教育年限6~16(11.2±2.1)年。非洲國家維和官兵共271人,均為男性;軍官 59人(21.8%),士兵212人(78.2%);已婚 130人(48%),未婚141人(52%);年齡23~46(31.3±6.4)歲;軍齡 3~ 18(9.2±4.6)年;受教育年限 6~16(10.8±2.3)年。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精神及心身疾病史、藥物依賴及酒精成癮等。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艾森克人格問卷(EPQ):該問卷包括4個量表:精神質(zhì)(P),內(nèi)-外向(E),情緒穩(wěn)定性(N),效度量表(L),對被試進行測量計分;②“軍人適應(yīng)不良自評量表(MMM S)[9-10]:該量表由全軍心理疾病防治中心研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40個條目,分4個因子:行為問題、情緒適應(yīng)、人際關(guān)系、環(huán)境適應(yīng)。量表為2級評分,回答“是”記0分,回答“否”記1分。分析指標為4個因子所屬條目之和。分值越高說明適應(yīng)障礙程度越重;③社會支持量表(SSRS)[11]:共18個條目,采用3級評分法,被試回答“沒有”計0分,“有時”計1分,“經(jīng)?!庇?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其社會支持越缺乏。
上述3個量表的測試均采用英文版,邀請各國人員進行2次翻譯修改,無條目的增減,并分別進行40例小樣本的信、效度檢驗,符合測量學原則。
1.2.2 測驗方法 由我國參加維和的專業(yè)人員對各國施測人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以確保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的統(tǒng)一。采用團體測驗法,分別于維和官兵到達維和任務(wù)區(qū)第7天及執(zhí)行維和任務(wù)第120天進行2次測驗。測驗統(tǒng)一指導語和填寫方法,一般資料情況包括年齡、軍齡、受教育年限、婚姻及職務(wù),不要求填寫姓名,一次完成3個量表的測試。所有測驗均采取自愿原則,經(jīng)被試同意后進行。若不愿意參加測試,則讓其放棄。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1.3 統(tǒng)計處理 用Excel2007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 V 17.0軟件包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guān)分析及多元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亞洲、非洲維和官兵不同時期個性特征的比較 見表1。亞洲與非洲國家維和官兵EPQ各量表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但對不同時期進行比較顯示,亞洲及非洲維和官兵到第120天時,則E、N量表分都明顯升高,而L量表分則明顯下降(P<0.05)。
表1 亞洲、非洲維和官兵不同時期個性特征的比較
表1 亞洲、非洲維和官兵不同時期個性特征的比較
注:* P<0.05,下同
?
2.2 亞洲、非洲維和官兵EPQ各量表分與適應(yīng)性障礙及社會支持的相關(guān)分析 見表2。適應(yīng)性障礙和社會支持與亞洲維和官兵的EPQ各因子分關(guān)系均不密切(P>0.05),而非洲維和官兵適應(yīng)不良的人際關(guān)系、社會支持與E量表分,以及行為問題與N量表分均呈低度相關(guān)(P<0.05)。
表2 亞洲、非洲維和官兵EPQ各量表分與適應(yīng)性障礙及社會支持的相關(guān)(n=651)
2.3 影響非洲維和官兵個性的多因素分析 為消除混雜因素的影響,以非洲維和官兵個性的各維度為因變量,以一般情況(年齡、軍齡、受教育年限、婚否、職務(wù))、適應(yīng)障礙各因子分及社會支持作自變量,采用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法進行分析,結(jié)果顯示,社會支持和行為問題因子分別進入了以E量表分和N量表分為因變量的回歸方程(P<0.05),見表3。
表3 影響非洲維和官兵個性的逐步回歸分析
面對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緊張而繁重的工作以及疾病和戰(zhàn)亂等的威脅,維和官兵常常處于高度應(yīng)激的狀態(tài)[12],可影響部隊戰(zhàn)斗力和工作效率。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軍人人格與一般人有不同的特點[13],其發(fā)展優(yōu)劣是影響軍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說明,就亞洲與非洲而言,維和官兵個性各維度無明顯差異??赡芘c各國都高度重視維和人員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承受能力訓練,并針對開展心理干預(yù)有關(guān)。對不同時期維和官兵的個性比較提示,當?shù)骄S和的第120天,官兵的E分和N分升高、L分下降,說明維和官兵進入維和地區(qū)后面對高溫缺水的惡劣自然環(huán)境,戰(zhàn)亂及傳染病的威脅,語言、宗教、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產(chǎn)生高度應(yīng)激,導致心理壓力加大,易緊張,情緒不穩(wěn)定等不良情緒逐漸產(chǎn)生[14],個性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此外,本研究還顯示,非洲維和官兵的個性與適應(yīng)不良的人際關(guān)系因子、行為問題因子以及社會支持呈低度相關(guān)(P<0.05),究其原因尚有待進一步探討。但亞洲維和官兵的個性與適應(yīng)不良及社會支持則未顯示某種關(guān)系(P>0.05),提示雖都處在同樣惡劣的維和環(huán)境,亞洲維和官兵的個性相對較為穩(wěn)定,而非洲維和官兵個性更容易受到自身和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這可能與各國地理、宗教及文化背景的差異相關(guān),尚有待進一步探究。
本研究經(jīng)多因素分析表明,具有E維度特質(zhì)的非洲維和官兵與社會支持、具有N維度特質(zhì)的非洲維和官兵與行為問題息息相關(guān),是主要影響因素。艾森克的PEN模型[15]認為,N和E量表的因素結(jié)構(gòu)比較穩(wěn)定,具有較高的跨文化效度。內(nèi)-外向包含的渴望刺激和冒險(喜歡秩序)、情感外露和沖動(好靜和富于內(nèi)省)、好聚會交際(離群緘默)等個性特質(zhì),但都須在社會支持下才得以較好發(fā)展。行為問題進入N量表的回歸方程提示,具有N量表特征的人往往由于行為會引起焦慮、緊張、擔憂等不良情緒,導致情緒的起伏。有人認為,E維度與大腦皮層的喚醒水平有關(guān),N維度與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激活水平有關(guān)[16],似可認為,非洲維和官兵個性較易受影響與他們的生理機制有關(guān)。
綜上所述,亞洲維和官兵的個性相對較為穩(wěn)定,而非洲維和官兵的個性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以N和E量表為著,社會支持和行為問題是影響非洲維和官兵個性的主要因素。為此,我們認為,對維和人員開展心理選拔和心理干預(yù)很有必要,這可改善他們的適應(yīng)狀況,從而提升維和部隊的戰(zhàn)斗力,有利于維和任務(wù)的順利完成。
[1]Shigemura J,Nomura S.Mental health issues of peacekeeping workers[J].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2,56(5):483-491
[2]Sareen J,Cox B J,Afifi T O,et al.Combat and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in relation to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perceived need for mental health care:Findings from a large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military personnel[J].Arch Gen Psychiatry,2007,64:843-852
[3]邢紅艷,張筍.維和任務(wù)區(qū)環(huán)境因素對維和官兵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8(8):299-300
[4]Tetrjick L E.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health[J].Resoccupati Stress Well Being,2002,2:117-141
[5]Gottman J M,Gottman J S,A tkins C L.The 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 program:Family skills component[J].Am Psychol,2011,66(1):52-57
[6]Peterson C,Park N,Castro C A.Assessment for the U.S.army 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 program:The Global Assessment Tool[J].Am Psychol,2011,66(1):10-18
[7]Seligman M E,Fowler R D.Comprehensive soldier fitness and the future of psychology[J].AmPsychol,2011,66(1):82-86
[8]Carr R B.W hen a soldier comm its suicide in iraq:Impact on unit and caregivers[J].Psychiatry,2011,74(2):95-106
[9]張理義,崔庶,曹連生,等.陸軍適應(yīng)不良量表的研制[J].西南國防醫(yī)藥,1994,4(4):209
[10]張理義,陳春霞,姚高峰,等.中國軍人適應(yīng)不良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結(jié)果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9,34(9):1137-1139
[11]陳春霞,過偉,郭健,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赴利比里亞維和官兵心理健康調(diào)查及相關(guān)因素分析[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34(9):1090-1092
[12]Iversen A C,van Staden L,Hughes J H,et al.The prevalence of common mental disorders and PTSD in the U K military:U sing data from a clinical interview-based study[J].BMC Psychiatry,2009,9:68
[13]陳孔斌,王強,陳賽錚,等.潛艇人員人際關(guān)系的個性因素與16PF因子分的相關(guān)性[J].中華航海醫(yī)學與高氣壓醫(yī)學雜志,2004,11(2):115-118
[14]劉曉輝,甘景梨,崔淑芳.維和士兵出國待命狀態(tài)中焦慮抑郁情緒相關(guān)分析及研究[J].精神醫(yī)學雜志,2007,20(1):17-19
[15]Eysenck H J.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16,5 or 3 Criteria for taxonomic paradigm[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1,12:773-790
[16]Eysenck H J.Biological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In L.A.Pervin(Ed),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M].New York:Guilford,1990:24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