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林
一杯熱茶、一個面包,一次攙扶、一肩擔負,一聲問候、一個微笑……“春運”誌愿者給素不相識的人提供幫助,看上去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蘊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猶太作家威塞爾說:“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異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在老人倒地無人攙扶、“小悅悅”被碾路人漠視、人們對冷漠和丑惡的承受力“大大提高”的今天,誌愿者們用毫不猶豫伸向所有陌生人的雙手,主動向他人提供幫助,用耐心化解質疑,用微笑融化冰冷,用善意消解隔閡,用行動踐行博愛,在溫暖旅人的心靈的同時,必將感化和喚醒許多人心靈深處沉睡的良知與道義。
著名的英國教育家塞繆爾·斯邁爾斯在《品德的力量》一書中說:“一個國家的前途,不取決于它的國庫之殷實,不取決于它的城堡之堅固,也不取決它的公共設施之華麗,而取決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眴为氁晃徽I愿者的個體力量和貢獻雖然很渺小,但卻彌足珍貴,只有匯聚這樣的公民力量,錘煉這樣的公民品格,涓滴成水,匯流成海,基本公德無法立足的社會基礎才可能被一點點撬動、重構,國人的“冷漠癥”才可能得到徹底根治,國家才可能有前途。春運,誌愿者們用“堅守”二字為“公民意識”樹立起了新的榜樣,他們將“公民意識”的種子,撒播進人們的心田,假以時日,春風化雨,定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一雙手點亮的是一盞精神之燈,它拂去的不僅是世俗的塵埃,還照亮著人們前行的道路。在凜冽寒風里,一個人也許是孤單的、寒冷的,但當一群人守望相助,當整個社會合抱成團,接力傳遞關懷、友愛、溫暖和希望的時候,勢必眾誌成城,強大可依。善小而為見大義,春運誌愿者讓我們看到:古道熱腸、扶老攜幼、扶危濟困仍是中國人不容置疑的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