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杰
摘要:混凝土施工后澆帶分為后澆沉降帶、后澆溫度帶、后澆收縮帶。后澆沉降帶是用于解決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間差異沉降的;后澆溫度帶是用于解決溫度應力問題的;后澆收縮帶是用于解決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問題的。建筑物的后澆帶是通過施工過程中的措施,來解決設計中考慮沉降或伸縮的調整辦法。除此規(guī)定外,在施工期間必須根據(jù)規(guī)范及工程實際情況合理設置后澆帶,并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措施才能確保后澆帶的質量。
關鍵詞:后澆帶;建筑工程;技術應用
在建筑工程中,為了將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和溫度應力的問題處理好,通常會進行變形縫的設置,然而設置變形縫就會造成出現(xiàn)雙梁、雙柱。雙墻等問題,這些問題對建筑物的外觀和平面布局造成影響,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 以工程需要為依據(jù),進行澆筑混凝土,并使其密實成連續(xù)整體的結構體,這就是本文所要論述的后澆帶。在建筑工程中應用后澆帶施工技術,不僅使得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中的施工問題得到解決,還使得高低結構的沉降變形協(xié)調問題也得到較好的解決。然而,在建筑工程中對于后澆帶的設計與施工的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部分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其設計中的受力分析和溫差問題。只有高度重視后澆帶和溫差問題。只有高度重視后澆帶的設計與施工的工程技術,這樣后澆帶才能滿足建筑工程的設計意圖,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優(yōu)勢。
一、施工后澆帶的功能
后澆帶,也稱施工后澆帶。按作用分可分為三種:用于解決高層主體與低層裙房的差異沉降者,稱為后澆沉降帶;用于解決鋼筋混凝土收縮變形者,稱為后澆收縮帶;用于解決混凝土溫度應力者,稱為后澆溫度帶。后澆帶一般可同時考慮幾種作用,但終究是臨時性的措施,待將該處混凝土補齊后,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所以施工也有特點。這種后澆帶一般具有多種變形縫的功能,設計時應考慮以一種功能為主,其他功能為輔。施工后澆帶是整個建筑物,包括基礎及上部結構施工中的預留縫,待主體結構完成,將后澆帶混凝土補齊后,這種“縫”即不存在,既在整個結構施工中解決了高層主樓與低居裙房的差異沉降,又達到了不設永久變形縫的目的。
二、后澆帶的作用
(一)減小溫度收縮的影響
由于混凝土在剛澆筑后其硬結過程中會產生收縮現(xiàn)象,從而使得所建成的結構出現(xiàn)熱膨冷縮。在施工后的1--2個月,結構受其溫差的作用是屬于正常范圍 然而當結構變形受到制約時,溫度應力此時就會隨著溫差而出現(xiàn),這就造成生成應力不均勻的分布或有所差別,甚至使得構件產生裂縫,這樣就使得施工的整體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進行后澆帶的設置,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可以自由收縮,這樣就使得收縮應力大大減小,抵抗溫度應力的需要就可以從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中得到滿足,最終,使得結構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解決沉降差的問題
要將高層建筑和裙房的基礎結構合成整體來設計,但需要用后交代在施工過程將二者進行暫時斷開,待基本完成主體結構時,也就是完成大部分沉降量的施工時,再在二者的連接處進行混凝土的澆灌,將其高低層結合成整體。在設計過程中,建筑工程的結構設計師要充分對兩個階段的受力情況進行分別考慮,校核二者的強度,最后對所連成整體后的后期沉降差所引起的附加內力進行考慮,采用調壓力差、調時間差、調標高差等調整措施進行施工與設計,以使得連接前后的受力問題得到的解決。
三、后澆帶的施工技術
(一)模板支設。根據(jù)分塊圖劃分出的混凝土澆筑施工層段支設模板閣絲網(wǎng)模板),并嚴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
(二)混凝土結構澆筑?;炷翝仓穸葢獓栏癜匆?guī)范和施工方案進行,以免因澆筑厚度較大鋼絲網(wǎng)模板的側壓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鋼絲網(wǎng)模板的垂直施工縫,在混凝土澆筑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筑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wǎng)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
(三)澆筑結構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縫的處理。對采川鋼絲網(wǎng)模板的垂直施工縫,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壓力水沖洗,清除浮漿、碎片并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鋼絲網(wǎng)片沖洗干凈。混凝土終凝后將鋼絲網(wǎng)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對木模板處的垂直施工縫,可用高壓水沖毛;也可根據(jù)現(xiàn)場隋況和規(guī)范要求,盡早拆模并及時用人T鑿毛;對于已硬化的}昆凝土表面,要使用鑿毛機處理;對較嚴重的蜂窩或孔洞應進行修補;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應用噴槍清理表面。
(四)對于底板后澆帶,在后澆帶兩端兩側墻處各增設臨時擋水磚墻,其高度高于底板高度,墻壁兩側抹防水砂漿;為防止底板周圍施工積水流進后澆帶內,在后澆帶兩側50cm寬處,用砂漿做出寬5cm,高5cm?lOcm擋水帶;后澆帶施工:縫處理完畢并清理干凈后,頂部用木模板或鐵皮封蓋,并用砂漿做出擋水帶,四周設臨時欄桿圍護,以免施工過程中污染鋼筋,堆積垃圾;基礎承臺的后澆帶留設后,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垃圾雜物掉入后澆帶內。
(五)不同類型后澆帶混凝土的澆筑時間不同:伸縮后澆帶視先澆部分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情況而定,一般為施工后42一60d。沉降后澆帶宜在建筑物基本完成沉降后進行。在一些工程中,設計單位對后澆帶的保留時間有特殊要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保留;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用水沖洗施工縫,保持濕潤24h,并排除混凝土表面積水;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宜在施工縫處鋪一層與混凝土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后澆帶混凝土必須采用無收縮混凝土可采用膨脹水泥配制,也可采用添加具有膨脹作用的外加劑和普通水泥配制,混凝土的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其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宜摻人早強減水劑,目直認真配制,精心振搗。
(六)基礎施工后澆帶補齊混凝土,與基礎同樣屬于隱蔽工程,必須按隱蔽工程檢查驗收,由于它的特殊性更應認真對待,補齊混凝土后,尚應進行觀測,包括基礎的沉降隋況和施工后澆帶接縫處連接情況,應創(chuàng)造條件多觀測—段時間,完全符合設計要求后,再填實后澆帶處做地面。
四、結論
總之,鑒于后澆帶的范圍日益廣泛,不僅用于高層主樓與低層裙房連接處,對于超長的多層或高層框架結構,雖不存在差異沉降問題,但為解決鋼筋混凝土的收縮變形或混凝土的收縮應力,也采用后澆收縮帶或后澆溫度帶,因此,后澆帶的施工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后澆帶應按設計要求預留,一定要留企口縫,并按規(guī)定時間灌注混凝土,灌注前應將表面清理干凈,將鋼筋加以整理或施焊,然后澆注早強、無收縮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或膨脹混凝土,澆注后加強養(yǎng)護。施工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監(jiān)督與檢查,以確保后澆帶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玲玲.后澆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4) [2]梁北生.淺議后澆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風.2011(12)
[3]琚成旺.后澆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商品與質量 建筑與發(fā)展.2011(8)
[4]王大君.后澆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1)
[5]王水昌.淺談建筑工程后澆帶施工管理[J].建材與裝飾.中旬.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