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做媒體價值的決心
這一天,節(jié)目組請來的嘉賓是明星陳坤,他不像以往在電視訪談或綜藝節(jié)目中那樣與主持人侃侃而談,而是獨自一人信步走上演播大廳中央,站定,深呼吸,對著現場幾百名觀眾講述自己和團隊完成“行走的力量”的內心感悟。
他說:“我不是一個可以跟大家分享成績的人,我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你們覺得我了不起,或者我認為我自己了不起,我只是跟你們一樣,在我們每個人個體的人生道路上,想成為自己心靈國王的人。我推廣的是,我希望有一天,大家知道,在無數的可以讓你的心安靜下來的方法里面,行走是一個很本能、很笨,可以讓你覺得毫無作為的,但是可以找到你內心的方法之一。所以我們今天的主題叫做‘人生路,莫慌張!’”
在演講家的舞臺、大學禮堂、網絡青年公開課上,這樣的場景似乎很熟悉,不少人憑借演講的魅力傳遞思想。而把演講搬上電視熒屏,特別是在一片娛樂喧囂中低調登場,以更深沉的力量,更具分享價值的方式,便顯得別開生面。不少觀眾說,這檔節(jié)目傳遞的是“中國思想好聲音”。
對觀眾的贊譽,制片人吳曉斌內斂地表示,這樣的評價對節(jié)目組來說是鞭策,作為承載著傳播思想和正能量的節(jié)目,它同時也是央一整套節(jié)目調整的試水之作。
據吳曉斌介紹,目前央視一套節(jié)目調整舉措,早、中、晚各時段均有一系列動作,《開講啦》作為周末非黃時段的重要節(jié)目推出,希望能夠體現央一的媒體價值,對當下青年所思、所想能夠表現傳播,并弘揚主流文化價值。
受益于網絡公開課的啟發(fā),他們認為,杰出人士的思想感悟和成功歷程以演講方式推出,應該是符合年輕觀眾的需求,依托央一平臺可以產生影響力。而從電視制作前景看,大多數電視臺更愿意做談話節(jié)目,認可交流和互動,這種返璞歸真的節(jié)目模式,反而能夠形成差異性。
很多人好奇,在衛(wèi)視大戰(zhàn)、綜藝火拼、電視臺以收視率為生命線的大環(huán)境下,這樣的節(jié)目是否存在風險。吳曉斌坦言,“其實我們對收視率根本沒有把握,但團隊決心很大。我們主任說就算收視率上不去,也要做出央視一套的媒體價值。事實上,央一調整后晚間檔,已經壓縮了電視劇播出量,并推出一批優(yōu)秀紀錄片,也可見我們要做媒體價值的決心。”
從今年6月開始,以十余名導播為核心的節(jié)目團隊,選擇上海唯眾作為合作伙伴。央一的節(jié)目創(chuàng)意,加上上海唯眾一流的影棚和制作經驗,短短兩個月時間推出十期節(jié)目。令他們意外的是,《開講啦》第一期播出后,收視率高達0.29,一舉成為多年來同時段節(jié)目收視冠軍。
演講是最好的宣傳
“什么是理想呢,我實際上后來才發(fā)現,當我遇到困難,而沒有解決的時候,理想是一個GPS,是一個生活當中的導航,是當什么都不清楚的時候,你知道該去哪兒?!?/p>
這是馮侖在《開講啦》演講時的開場白。那么,演講到底能帶來什么·它對年輕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它是一種更極致的表達方式。一個人在演講時,他的情緒,演講的內容架構、信息傳遞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做充分的準備,要下很大的功夫。而且演講內容一定要言之有物,能夠傳遞激情和能量,它比松散的談話更能精確地表達一個人想表達的東西。從傳播學上來說,最好的宣傳都是通過演講來達到的。”吳曉斌說。
鑒于此,選擇嘉賓成了決定節(jié)目優(yōu)劣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嘉賓的大眾關注度;其次是嘉賓要有表達欲和分享精神,他傳遞的思想必須具有正能量,符合主流價值導向;最后他要有表達的能力。
顯而易見,這樣的要求,也使得嘉賓對節(jié)目的接受比一般訪談類節(jié)目的難度更大。吳曉斌說,“如果是一檔普通談話類節(jié)目,央一約嘉賓的難度會低很多。但中國人大多含蓄,演講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擅長,即便公眾人物也是如此。所以對于嘉賓來說,這個形式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能夠接受的,且不說個人實力和能力,首先他們要有嘗試新方式的勇氣。而嘗試,通常對于有些公眾人物來說,也是一個吸引。我們讓嘉賓自己來提出演講題目,節(jié)目組再去做出判斷,這也為他們的暢所欲言打開一扇門。最重要的是,他們樂于傳播和分享?!?/p>
拿陳坤來說,盡管“行走的力量”已令他由“憂郁小生”變成充滿力量的“話嘮”,但發(fā)起個人演講仍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上臺之前,陳坤做足心理準備,一直默念著自己的演講內容,但由于緊張,最初仍把“人生路,莫慌張”,說成“人生路,莫緊張”。
“一個人站在巨大的舞臺中央,周圍安靜,沒有一點嘈雜,上百人等著分享你的講話,心理壓力真的非常大。”吳曉斌說。
此外,節(jié)目設計了現場嘉賓提問環(huán)節(jié)。對于這批提問大學生的選擇,也是煞費苦心。據上海唯眾的制作人介紹,選擇高校大學生的過程如同海選。首先要尋找想與嘉賓對話的學生,然后調查他們的背景,了解他們想對話的內容,最后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做出選擇。因此,每一個現場問題都是有針對性、有價值、有意思的提問,并能尊重學生意愿。為了保證節(jié)目盡量底質呈現,同時考慮到嘉賓多是站立演講,有的嘉賓年近古稀,錄制時間太長,對體能是一大考驗,因此時間把握嚴格,剪輯非常少,這也是其他錄播節(jié)目所罕見的。
隨著《開講啦》收視率的持續(xù)走高,節(jié)目在家長和青年中口碑越來越好。近來,節(jié)目組全心投入第二季制作中,不少出版單位已經找上門來,希望能夠出版音像制品。
吳曉斌說,“年輕人需要在音樂中找快樂,更需要沉下心來聆聽思想的發(f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