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致電給我,講伊表妹在海邊散步撿到剛長毛尚不會飛的雛鳥,問該如何處理。我答,想辦法通知當?shù)匾吧鷦游锉Wo機構,不要自己胡亂養(yǎng)。過了幾天再跟朋友問及此事,得知那位表妹多方打聽費盡周折試圖喂小米、喂昆蟲、喂清水、喂各種均不成,那鳥第二天就掛了。于是嘆息。
該表妹,不能不說還挺善良,但這種善良真心沒用。
善良,詞典解釋是心地純潔沒有惡意。但列夫·托爾斯泰說:如果“善”有因,它就不再是“善”;如果“善”有果,那也不能稱作“善”。“善”是超乎因果的東西。
從時間上來說,真正的善良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從空間上來說真正的善良也不是善此惡彼。人大概皆有兩面,一面是狼的兇惡,一面是羊的善良。于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流程,大抵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消相生剋原則:遇見了狼,他就羊;遇見了羊,他就狼。此所謂大先生提到的中國人之亦狼亦羊的本性。善投遞在狼群中,惡調戲于羊群里。聽過不少關于善良即愚昧的寓言故事,比如東郭先生和狼,比如農夫與蛇,善良的農夫與東郭先生隔了千百年瑟縮無助地躲在故紙堆里試圖告訴后人,如果你的對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滅亡。
善良與兇惡相對的時候,兇惡會毫不猶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卻處于不設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兇惡是無所不為的,而善良卻有所不為的,所以,當然善良勢必常常敗在兇惡手下。
其實站在禽獸角度想一想,禽獸之所以行兇作惡大多還是出于動物本能,而人世間對善良的殘忍,更多的是來自于人本身。
生長在北極圈附近的獵人,當夜幕降臨時,會穿著棉衣在貂經(jīng)過的地方躺下,假裝凍死,貂生性善良,看到有人受凍,會從洞穴跑出來以自己的身體溫暖受凍者,于是貂便被獵人捕捉。
亞馬遜河附近的森林,曾有一種叫樹虎的動物,當同伴被樹膠粘著的時候,樹虎家族會全部聚集不走,留下來喂養(yǎng)并陪伴它,后來這種善良的行為被獵人所利用,一網(wǎng)打盡收割毛皮,樹虎終于滅絕。
還有一種叫北極鼠的動物,當同伴受傷被困的時候,其他的同伴會留下來輪流喂養(yǎng)它,這種善良自然也被獵人利用了,他們把北極鼠的一只后腿夾起來,纏在樹上,然后守株待鼠。
或者,我們不能怪責獵人的殘忍,因為這是獵人維持生計必須要采取的策略,在這種斗智斗勇的自然搏斗中,人也可能因為自己的惻隱之心而被動物所利用。但是,如果把上述故事放大到社會中來看,當善良成為一種災難,可愛的吉卜賽姑娘愛斯梅拉達被送上了絞刑架,慈悲為懷的唐三藏被妖怪利用飽受災難,當善良被利用、被傷害、被欺凌,你還會繼續(xù)善良下去嗎?
麥克唐納《北風的背后》里,北風對小鉆石說:“善良與殘忍,這兩種相反的秉性常常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善良也很有可能是偽裝的,是為了以后更加殘忍?!鄙屏加诖丝叹谷换頌榱艘环N陰謀,倘若這成為一條規(guī)則,那么是不是會對整個世界的價值觀造成顛覆呢?
當真如季羨林所言“真理越辯越糊涂”,行文至此我已經(jīng)不知道“善”究竟是一種什么東西了。傳統(tǒng)理念中所謂善有善報,誰不知道善良是有原因的更有結果的,那么按老托的話,沒有人是善良的,包括他自己。
當然人們還是可以宣稱自己喜歡善良向往善良,因為善良才能幸福和諧,善良才能天下太平嗎?——然則泱泱大國一再善意寬容之下的南海仍然爭端不斷又該怎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