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住的小城,被一條叫漾濞江的河流環(huán)繞。小城很小,幾分鐘就可以出城直抵江邊??春榉鍋硪u,觀水落石出。我與漾濞江的聯(lián)系,始于多年以前,那時,我在上游更遠處,我與江流一直用釣魚這種方式深入。一直說“釣魚”,因為這樣說,似乎高雅起來,那些“獨釣寒江雪”,“一人獨占一江秋”的韻味撲面而來??晌业摹搬烎~”,其實只是“捕魚”——用的是“迷魂陣”一類的小魚籠誘捕。
小誘惑
我的魚籠,圓柱形,約十五六厘米高,上下用圓形的鐵絲圈繃緊,下邊封死,上部開口方便取放籠中漁獲,用釣魚線編織而成。圓柱形的側面對稱地開有四個口,口沿用單股的魚線牽引,在網(wǎng)內(nèi)對稱勾連,中間交匯處捆扎,就形成了四個圓錐狀入口,魚兒被綁在網(wǎng)中央的誘餌蠱惑,穿過連線鉆入,困在網(wǎng)中。
想捕魚,誘餌自然很重要,我只用蚯蚓作誘餌。想了很多,也試過不少,可效果無法與蚯蚓相提并論。也許是漾濞江里原生態(tài)的小魚,嗅不慣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魚餌味道,也許是本地的魚與蚯蚓發(fā)出的信息素相符,反正,這多年來,漾濞江里的小魚,似乎習慣了蚯蚓的味道,我自然尊重它們的選擇。
多年以前,我在鄉(xiāng)村中學教書,那時,挖幾條蚯蚓很簡單。校園附近的那條水渠邊,垃圾坑旁的草皮下,都是蚯蚓的天堂。特別是草皮之下的蚯蚓,抓取實在簡單。那些厚實的草叢,一團一團,特別茂盛。用手收攏草莖,輕輕一提,草團就從根部翻轉(zhuǎn)過來,下面滿是蚯蚓。突如其來的敞亮,讓蚯蚓猝不及防,幾秒鐘之后反應過來,立即扭動身形,拼命往土里鉆??赏任衣艘徊剑诹镒咧?,就被捉住放到早已準備好的瓶子中。少數(shù)僥幸逃進土里,可那些松軟的泥土,也不是安身之所,用手輕輕一刨,他們又重回光天化日之下。我的魚籠不低于八個,每次那個被鋸掉一半的礦泉水瓶,要裝小半瓶蚯蚓,約一兩重!
后來入城,鄉(xiāng)村的捕魚生活,似乎離我遠去??刹遏~的念頭一直在心頭纏繞縈回。后來的后來,心事被學生偵測,家在漾濞江畔的學生,開始邀約我釣魚。怦然心動中,我欣然前行。買好漁具,一番收拾準備,周末如約而去。第一次滿懷希望的出征,結果卻很是慘烈:那天,一條魚都沒有上鉤。帶著空空的魚籠,我悻悻而歸。難道小城附近的江河中沒有魚?
去年冬天的一個周末,我騎摩托出城散心,一走就十幾公里,在一個無人的河灣里呆了一個下午,與河流的對視中,發(fā)現(xiàn)這里有魚。內(nèi)心的欣喜無法表達,一份期待悄然升起:明年夏天,我的捕魚生活肯定可以繼續(xù)。
夏天終于來了。可真正能夠閑下來去捕魚,已經(jīng)是八月。小城中,蚯蚓哪里來?一番搜索,自然是找學生。QQ上,一個以前的學生說,這個假期,他守一個紅磚廠,他給我挖。他說的地方,正好順路。
八月的午后,太陽把柏油路烤得有些黏。綁好漁具,騎上摩托,一路飛馳,直抵磚廠。他抬出一條長凳,讓我在工棚下等,他就在我面前的草地上挖。烈日下,他黝黑的皮膚閃著油光。他叫安靜,正讀高二。環(huán)顧四周,這是一個停產(chǎn)的磚廠??諘绲膱龅厣?,荒草瘋長。幾間破舊的廠房,默默地站在一邊。一堆沒有賣完的紅磚,凌亂地堆碼著。我問安靜:你家的廠?他說:“不是,親戚的?!蔽覇枺和.a(chǎn)了?他說:“現(xiàn)在,粘土磚價格高,不好賣!都時興頁巖磚了!原有的設備無法轉(zhuǎn)產(chǎn),大概要停了吧!”他講的粘土磚頁巖磚,我略有了解。嘴上不說,心中想:停了才好。
后來,只要釣魚,我都去磚廠挖蚯蚓。安靜在,他一定要動手。他不在時,守場的狗見我來了,搖搖尾巴走開了,我就自己揮鋤。那里的蚯蚓真多,特別是挖過的地方,也許是泥土松軟,等幾天再次翻開,滿地蚯蚓亂爬。
不久前,我又去捕魚。沒有打電話,我直接到磚廠。昔日冷寂的磚廠,今天突然人聲鼎沸。原來,他們在撤工棚設備,準備恢復為稻田。安靜不在,我自己動手。挖完蚯蚓,有些高興,又有點惆悵:以后,到哪里去挖?
小收獲
自從三年前確診患痛風后,我就不再吃魚。你肯定覺得奇怪:那你天天捕魚干什么!我想解釋兩點:第一,我沒有天天捕魚。即使是假期,最密集的頻率不過三天一次。而平時就是一周一次,逢周六出發(fā)。而周六若有其他雜務,捕魚的事,自然延期到下一個周六。第二,醉翁之意不在酒,捕魚就一定要吃魚嗎?辛苦一周,總得放松一下。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減壓方式,而我,捕魚就是屬于自己的方式。捕魚過程是一種享受——幽靜的河灣里,單純的水聲中,一個人,幾張網(wǎng),有時候,分不清是我在誘捕魚,還是魚在誘捕我!
我捕魚的地方,有一個幸福的名字:金鞍子!就是馬鞍形回轉(zhuǎn)的河灣,魚多,沙多,故而得此美名。對岸,是陡峭的青山,背后,是高高的河坎。奔騰的漾濞江到這里悠然回轉(zhuǎn),一個回旋的深潭邊,細沙潔凈,卵石平鋪,是一個幽靜的地方。河邊,有一個小沙場,一位老人家在經(jīng)營。老人年近六十,身體微微發(fā)胖。他的兩個孩子都考在外省做公務員。他閑來沒事,偶爾有人訂購就拉上一車。農(nóng)用車是自己的,公路是他修到河邊的,按他的話說:他不靠沙場吃飯!我去捕魚的時候,他偶爾在河邊,沒事時他看我捕魚,我聽他說話。有時候我們一起到岸邊的一棵老桐子樹下,乘涼,喝茶,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有時候,什么都不說,就靜靜地看著江面。老人家看江水的目光有些空洞,迷迷蒙蒙地,在緩緩流淌的江水中,似乎前世今生慢慢滑過!有一次,我問過他:或者,你也捕魚玩玩?他淡淡一笑說:“以前愛過,如今魚少了,也沒有興趣了!”
“魚是真的少了!”老人有些黯然。
我在鄉(xiāng)村中學時,在這條河流的上游,那時的魚既多又大。品種來說,我捕到過的就有細鱗魚、粗殼魚、花魚、蛇魚,都是以斤為單位的大魚,后來,這些魚漸漸少了,特別是漾濞江梯級水電開發(fā)之后,它們就蹤影不見了。我誘捕的,是一種叫做“沙鰍”的小魚,泥鰍大小,大約十條才有一兩重??晌镆韵橘F,這樣的小魚,市場上賣到六七十元一斤。老婆孩子很喜歡吃,偶爾,我也嘗上一條。昔日大快朵頤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我的摩托,一直停在河邊那棵桐子樹下。網(wǎng)具收在一個編織袋中,我提起就直抵水邊。放置一個網(wǎng),大約要五六分鐘。抓七八條蚯蚓,放入絲襪中,扎緊絲襪口,再把絲襪綁在魚籠中央。最初是把蚯蚓穿在細鐵絲上放入魚籠中,后來才改為現(xiàn)在這樣——蚯蚓在絲襪中,魚兒只嗅得到味道,卻吃不到,蚯蚓的損耗少,魚兒也不肯離開。魚籠的上部開口,后來也加以捆扎,防止放久了,魚兒從那里溜出去。魚籠用十來米的線連著,丟入水中之后,人不用下水可以在岸邊拖出來。線的盡頭,拴上一根小木棍,再用石頭壓在岸邊,一方面做記號,一方面防止水沖走了籠子。隔幾米放一個籠子,我的十個魚籠,放在水流平緩的近百米的江面上。
當最后一個魚籠放好,第一個投下去的魚籠,一般已有小魚入網(wǎng),收網(wǎng)工作緊接著開始。這是心情最舒暢的時候。我一般都下到河中,靠近魚籠才拉起來。魚籠出水,魚兒在籠中驚慌失措活蹦亂跳的情景,每每讓我心情舒暢。魚抓出來后,放入另一個網(wǎng),養(yǎng)在河邊,捆扎好籠口,重新丟入河中,繼續(xù)去收下一個魚籠,享受又一份喜悅。由于位置的不同,每一籠的收獲都不一樣,于是,收收放放中,自然多了一份期待與驚喜!
累了,就到桐子樹下小憩。喝喝水,吹吹風,看看河灣中的風景,聽聽兩岸的蟬鳴。然后,回到河邊,繼續(xù)收網(wǎng)放網(wǎng)。今年,最多的一天捕到四斤多,最少的一天是兩條。最多的一網(wǎng),進了十六條,空網(wǎng)的次數(shù)就記不清了。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有收獲。壓抑很久的心結,在捕魚之后,變得豁然開朗。
小插曲
在河邊玩久了,自然有一些釣魚之外的趣事。
一天,我到另一個河灣釣魚。那個河灣,兩邊都是農(nóng)田。我們釣魚的一方,一條小水溝穿過田野,與大河聯(lián)通。一天,我在河邊釣魚,一位老人家在那條水溝中踩泥鰍。我一心想著河中的小魚,可擺弄了很久,河中的魚,也許都收到什么訊息,亦或者吃飽了不再受到蚯蚓的誘惑,我的魚籠十有八九是空兜。無趣郁悶中,看那個老人家幸福地撈了又撈,我便過去看他。看起來平平常常的水溝中,竟然有泥鰍。老人家把一個篾撮箕擺好在泥水中,一只腳踩在撮箕邊上,另一只腳在水坑中猛攪幾下,雙手握著撮箕后沿,使勁向前沖然后提起來。等撮箕里邊的泥水瀝去,幾條泥鰍在撮箕底部亂跳。這時,老人家把撮箕口對準擺在溝邊的水桶,稍稍傾斜,撮箕里的泥鰍立即滑入水桶中。我蹲下,扶著桶沿一看:好多的泥鰍!大的約十厘米長,小的不過五六厘米,但一律肥嫩,一律活蹦亂跳。桶中的水很少,那些泥鰍挨挨擠擠,體表豐富的黏液浮在表面,形成了一層薄薄的泡沫,一副“相濡以沫”的情境。
見我感興趣,老人家更是渾身來勁,踩壓的動作干凈利落。邊看邊聊,知道老人家來這里踩泥鰍好多次了,只要是暴雨過后,老人家都會來,每回都收獲不小??戳艘魂?,老人家順溝踩上去了,我回河邊收魚籠。才到河邊,就聽見老人的驚呼。我以為出大事了,返身跑到老人旁邊。老人無奈地說:“倒霉啊!水桶翻倒了!泥鰍都倒入稻田中去了!”我安慰他:再踩!老人家生氣極了:“回去了!不踩了!”他真的走了!那天下午,我亦只捕到十多條小魚,無趣地回家了!
孩子聽到我講踩泥鰍的故事,很來勁。第二個周末,他跟我去。到了河邊,他拿起一個小網(wǎng),把鐵絲彎成方形,直接去那條水溝中踩泥鰍去了。等我放好魚籠去看他,他已經(jīng)踩獲二十多條泥鰍。看他一臉泥水,我勸他閑一下再弄,可他哪里舍得閑,一直在那里踩啊撈啊。
在孩子踩泥鰍興致正濃的時候,我瞟眼一看,似乎見到那個老人家,正蹲在河岸邊的幾個深坑里,不知在干什么。那天我的魚籠依舊空空,站在河岸的我轉(zhuǎn)頭時,再次看見了蹲在深坑中的老人。有些奇怪,他在干嘛?難道依舊在那里“踩泥鰍”?
我走了過去。
走進才明白,他真的在那里捉泥鰍!
幾天前,漾濞江水暴漲,河岸低洼的地方江水滿貫。洪峰過后,水漸干涸,那些跑到這里避險的泥鰍啊,小魚啊,這下遭了。老人家正在輕而易舉地抓取那些匯聚在僅存淺水中的小魚。見我來了,他嘿嘿一笑說:“今天,把所有的遺失都補償回來嘍!”看看他的水桶,已經(jīng)裝了半桶。他往下一個水坑,那個水坑已完全干涸,小魚死在表面,泥鰍打洞鉆入土中。留下一個個小洞口,指向藏身所在。他的手指沿著小洞,順藤摸瓜,一條條泥鰍落入桶中。我呼喚孩子過來,孩子看見老人家的魔幻手法,也立即動手,老人哈哈一笑,走了!
我和孩子在水坑中,慢慢尋覓小洞,捉拿那些隱藏泥土中漏網(wǎng)之鰍。幾番搜索,收獲不少。我們折返,去看先前還有水的那個坑。爆烈的陽光下,原先的淺水,只剩最后一窩。無數(shù)的小魚秧匯集在那里,舉頭張著大嘴,一翕一合,艱難喘息。再看看河岸亂飛的小鳥,以及泥地上遍布的鳥足印,孩子決定拯救。他用手中的小網(wǎng),一網(wǎng)一網(wǎng)撈小魚,一遍一遍往河邊跑。我也在他的催促下,用手捧,來回好多趟。那些魚秧,大大的腦袋,也就二三厘米長,當它們與久違的江水擁抱時,我們的快樂自然豐盈起來。
當魚兒們跑到水坑避難的時候,肯定沒有料到,后面的故事如此驚險。也許,我們都一樣地活著,喜怒哀樂,很多東西轉(zhuǎn)瞬即逝,生老病死,很多輪回過眼云煙,最好的心態(tài),看來還是相忘于江湖!
小驚魂
在漾濞江邊玩,也有一些小小的驚險與刺激。
我經(jīng)常去籠魚的河灣,沙場在東岸,江水在西邊的靠山一面流淌。偶爾漲水,江水會滿上來,闖過東岸的那片沙灘,沙灘最東邊,有一個洼槽,我見過江水從洼槽中流過的情景。我籠魚都到沙灘上,擺開工具,開始做快樂的漁夫?;\到的小魚,用一個長網(wǎng),養(yǎng)在河水中,網(wǎng)的一端打結,魚放入后,在另一端也打一個結,壓上一個石頭固定,裝魚的一端用幾個石頭圍個小潭,容魚兒一個棲身之地。不撈魚籠時,我就放心地一邊閑逛,尋覓心儀的石頭,收網(wǎng)時帶回家,放到客廳里盆花的表面,用造型與紋理,構筑一道風景。這天,漾濞江的水位下降很快,似乎半小時之后,水位就降了近半米。在平緩的河岸上,水面已退下了一米多的痕跡。那個時候,小魚近乎也趕來湊熱鬧,每提起一個魚籠,里邊都不少于十條。我先把籠里的魚抓出來,轉(zhuǎn)移到手提的環(huán)保袋中,等收幾個網(wǎng)具后,再匯聚到長網(wǎng)中??刹坏任沂胀暌槐椋丘B(yǎng)魚的網(wǎng)早已裸露在驕陽下。我只好飛奔過去,把網(wǎng)向水中延伸。這樣幾番輪轉(zhuǎn),網(wǎng)具中的魚,已有沉甸甸的感覺了!
興奮讓人松懈。那天,沙場老人把農(nóng)用車開到河邊的沙灘上,自己動手上了一車沙。見我捕魚忙得不亦樂乎,他曾湊過來看??戳艘粫?,他說:“這個河水落得太快了,我還是把車開到岸邊!”他轉(zhuǎn)身開他的車,聽發(fā)動機轟鳴,大約他把車倒好了。魚籠里,魚依舊來得正歡,我低頭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忘記了危險迫在眉睫。
突然聽見老人大喊:“快跑!快跑!大水來了!”抬頭,四五十米遠處,洪峰轟然而來。一低頭,江水已沒過腳面。甩開魚籠,一把抓起養(yǎng)魚的長網(wǎng),轉(zhuǎn)身飛奔。在岸邊站穩(wěn)身形,按下狂跳的心,才回頭看剛才的沙灘。
哪里還有沙灘!此刻,嘩啦啦,全是平鋪的江水!一顆剛剛定下的心,重新亂跳起來!坐下,回憶剛才的場景,更覺驚心動魄!面對老人家,我再三感謝,是他的提醒讓我免遭滅頂之災。可老人家很淡然,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樣的情況,見過好多次了!”
閑聊中,知道很多這條河流溫柔背后強悍的故事。聊得深了,老人家無限感慨地說:“如今,河水是真的小了,可水漲水落的事,每天都上演。今天的情況,可能是上游下暴雨?!彪娬痉潘吭诶先说臄⒄f下,我明白了一些放水沖沙之類的情況。感慨中,我也疑惑:電站就不擔心出事么?
大約一小時后,洪峰過去,沙灘重現(xiàn)。我回到河邊,尋找魚籠。原先壓得很認真,可找了一陣,只找到六個,不見了四個。
那天之后,我輕易不約人去河邊,終究是有些怕了。自己還是去,因為愛,因為漁樂無窮。只是,如今秋分已過,今天去,只捕到兩條。我在QQ上說:秋江水冷魚不食,我的漁季,怕要過去了?
明年的漁季呢,就更不知道了。
責任編輯 彭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