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教學中我常會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激發(fā)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確有一些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甚至以種種理由請假或逃課。有調查結果表明:喜歡上體育課的男生占82%,女生占63%;對體育課抱無所謂態(tài)度的男生占13%,女生占24%;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男生占5%,女生占13%。由此可見,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xiàn)象并不那么嚴重。但不喜歡上體育課和對體育課抱無所謂態(tài)度的學生仍占有相當?shù)谋戎兀荒懿灰鹞覀兊闹匾?。為此,了解學生不喜歡上體育課的原因,是必要的。
一、體育課枯燥無味,沒有興趣。
學生不喜歡上體育主要是因為不了解體育運動的價值,對體育活動缺乏愉快的情感體驗,沒有體育興趣和特長。多數(shù)學生認為體育教學內容枯燥,缺乏新鮮感。表現(xiàn)為“一蹲到底”、“一投到底”和“一滾到底”;干巴巴地講解、示范、練習;一個實心球投一堂課,一根跳繩跳一堂課……在體育教學中,如何組織與調控體育教學內容是增強體育教學效果的關鍵,而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是提高學生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的關鍵。一個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學生,他會因為體育活動需要付出較多的體力而感到“枯燥無味”,容易產生疲勞或厭倦;反之如果他對體育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中必然精神飽滿,積極主動,不是“要我練”,而是“我要練”。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不僅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還是中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組織與調控的關鍵。因此,我們要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并加以誘導。學生都希望教學內容常常換新,每節(jié)課有新東西、新收獲、新活動,所以我們應在貫徹大綱內容的前提下,盡量在“新”字上下工夫。只要注意教學內容安排的新穎性,教法手段運用的多變性,充分體現(xiàn)體育課的活動性、游戲性和娛樂性,就能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做到有效地組織和調控。其次,在教學中也可創(chuàng)設競爭情境,提供競爭機會,讓他們在競爭中展示自己,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但競賽的內容要多樣化,如: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的比高、比快、比遠、比反應、比質量、比作風等。競賽結束時教師必須進行小結和講評,表揚優(yōu)勝者,以示鼓勵,滿足學生的好勝心理;對于失敗的同學則要鼓勵他們振作精神,爭取再賽勝利。
二、學校管理不善。
例如,車輛的出入占用學校體育操場、進出學校的人員干擾體育課等。此外,還有天空中突然出現(xiàn)的飛機、飛鳥、風箏及巨大噪音(機器的轟鳴、鞭炮、雷鳴)等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課堂的混亂、教學的中斷,甚至學生會因突然走神而動作失誤或出現(xiàn)傷害事故。
三、學校不夠重視,班主任、體育教師引導不當,家長認識上有錯誤。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有的學校未把體育放在應有的位置上:體育課為文化課讓路,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了一些誤解,導致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另外,由于教師的教育方法欠妥,存在批評、斥責甚至打罵現(xiàn)象,使師生之間產生隔閡,對教師產生疏遠對抗心理,影響到學習積極性。
現(xiàn)在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在家庭的“過度保護、溺愛”中成長起來的,身上的“驕、嬌”二氣較濃,影響到體育課上的練習及日常的其他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家長對體育的認識也會影響到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如果學生受到家庭正面的影響,對體育課的態(tài)度便是積極的。反之,學生對體育課的態(tài)度消極,根本就不重視。
四、學校的體育器材簡陋,達不到教學要求。
當前,中小學校普遍教育經費短缺,有限的經費大多用于校園建設,用于購置體育器材的經費少得可憐。場地器材不夠,使部分學生等候的時間過長,不能得到充分的練習,從而既難以掌握技能,又難以鍛煉身體。學校體育器材短缺、設施建設不合理,影響到大多數(shù)學生運動興趣的形成,嚴重阻礙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但廣大體育工作者不能坐以待斃,要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發(fā)動廣大師生,特別是學生自制體育器材。如發(fā)動學生用廢舊布做沙包、利用銅錢雞毛制作毽子、利用飲料瓶作投擲物、障礙物、標志物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部分體育老師比較古板,完全按照教科書上課,同時,體育老師還擔心有些項目會出現(xiàn)學生意外受傷的情況,而學生都想在體育課上放松放松,這和體育老師的想法沖突。體育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在體育課上多和學生溝通、互動,只有這些,學生們才會愛上體育課,喜歡體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