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評估是世界許多國家保障高等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各國都在對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評估制度進行探索。近年來,日本已形成多元化高等教育評估體系,本文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總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特征,對正在進行改革的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體系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中日高等教育 評估制度 比較分析 借鑒意義
一、中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
(一)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的情況
2004年開始,教育部決定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教育局負責對本地區(qū)高職高專院校進行評估。教育部制訂評估方案,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教育部定期抽查各省的評估結論。2004年8月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正式成立,建立五年一輪的評估制度。成立評估中心標志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教學評估工作開始進入規(guī)范化、科學化、制度化和專業(yè)化的發(fā)展階段。
在一定意義上,本科教育質量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抓好了本科教育工作,就抓住了高等教育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就確保了占高等教育主體的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因此,本科教育質量評估是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重點。
我國高等教育評估的內容是根據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確定相應的目標,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通過系統(tǒng)地收集信息和定性、定量分析,依據客觀的價值標準,對高校的辦學方向、辦學水平、辦學條件、人才培養(yǎng)方案、教育質量等進行綜合或單項考核和評價。評估的等級分為四種: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且現在已經形成了5年1輪對我國普通高校進行全面評估的制度。
評估工作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負責具體實施。評估專家組的主要任務是受教育部委托對被評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實地考察,并向學校及其主管部門反饋考察意見,向教育部提出評價結論的建議,切實幫助學校提高教學工作水平。
(二)我國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的特點
1.評估的強制性。
我國高等教育評估是政府行使對教育指導和監(jiān)控職權的途徑,政府在高等教育辦學中處于中心地位,高等教育評估活動是由各級政府組織實施,用以檢測各高校是否達到社會主義應有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要求,而且已經形成了固定年度的評估制度。
2.政府參與的直接性。
政府制定評估標準,組織評估人員,審核評估方案,公布評估結論。每一項活動政府都深入其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直接體現政府的意志。
3.評估活動的復雜性。
政府參與評估活動的方方面面,加之教育活動本身就比較復雜,我國各高校的發(fā)展起點不同,辦學特色也不一樣,這就決定了評估活動的復雜性。
二、日本高等教育評估制度
(一)日本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的情況
日本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由內部評估、外部評估和認證評估三個部分組成。
1.內部評估。
主要是對教育、研究和教育科研環(huán)境進行評估。
2.外部評估。
這是一種以學校外部人士為評估主體,對學?;顒舆M行全面評估的一種評估方式,共三大類:教育活動、教育服務活動,各專業(yè)的教育情況及各領域的科研活動。
3.認證評估。
其主要包括:對國立大學、私立大學、高等??茖W校等不同機構進行的認證評估。
(二)日本高等教育評估制度的特點
1.完善法規(guī)為高等教育評估提供制度保障。
日本高等教育評估活動的發(fā)展與政府的政策直接相關,是對政府政策的直接反映,它通過立法、行政、財政撥款等途徑來達到自己期望的高等教育的評估。
2.評估的民主化和科學化。
評價政策的形成,是各個利益相關者各方向協(xié)商的過程,評價政策的制定者十分注意聽取各方面尤其是學術界的意見。評價所應用的程序、方法、技術、信息來源等全部公開,并接受公眾的檢驗和批評,以確保評價活動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評價機構、評價委員會與受評機構之間是透明、民主的雙向溝通方式。
3.內部評估與外部評估相結合。
日本高等教育評估開始實施的是內部評估,根據高等教育發(fā)展需要,在內部評估機制成熟時,引進了外部評估,但外部評估仍然以內部評估為基礎。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
4.評價功能多樣化,強調評價結果的合理運用。
日本政府十分注重對評價結果的運用,強調通過評價促進質量提高。通過評估方式進行大學競爭性科研資金的配置,通過評估手段確定大學教育研究設施、設備補助金的傾斜配置等。
三、日本高等教育評估制度對我國的若干啟示
(一)建立與完善高等教育的新體制。
首先,必須改革高等教育的辦學體制,改變原來由政府包攬舉辦高等教育機構的格局,轉向各級政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或公民依法獨立或合辦高等教育,形成以政府為主、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新格局。同時,注重高等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育使高等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重視內部評估,真正發(fā)揮學校自我管理和自我評估作用。
近些年,日本學校內部評估的實施對改善和提高學校教育研究質量,對扭轉重科研輕教學的風氣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國家也應該在評估中尊重教師、學校意見,共同建立評估指標體系,聽取其對評估工作和評估結論的意見,充分調動學校參與評估的積極性,逐步使學校、院系教師、管理人員重視自檢自評,正確對待和配合校外人士和機構進行外部評估。
(三)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經濟發(fā)展功能。
日本高等教育中的評估很直接地把培養(yǎng)學生質量放在市場的角度來評價是積極有益的。我國同樣要考慮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走培養(yǎng)高質量復合型人才的道路。辦學應根據學校布局、層次結構和科類結構,明確辦學思路,準確學校定位,根據辦學基礎條件和社會需要,打造品牌專業(yè),形成特色和優(yōu)勢。
(四)政策支持是推動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核心力量。
日本高等教育發(fā)展史其實也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規(guī)不斷完善不斷發(fā)展的歷史。日本的高等教育法規(guī)有80多種,正因為政策的指導作用和支持力量,改革的理念和行動才具有實實在在的載體。由此可見,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我們無法忽視政策的作用。
(五)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日本國際交流與合作主要包括國際合作研究和研究人員交流兩個方面。因此,為使我國高等教育更加主地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要大膽地借鑒日本一些成功的經驗:通過互派留學生、互聘專家學者,進一步加強國際間人才培養(yǎng)和科技開發(fā)的交流與合作,擴大人才培養(yǎng)合作的領域與途徑;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培養(yǎng)具有國際觀念和全球意識的新型人才。
綜上所述,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圍繞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和滿足社會需求進行的,這也是高等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根本所在。日本高等教育評估為我國提供了一個較好的模式,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十分重要的啟示,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也必須滿足這兩方面要求。
參考文獻:
[1]郁鐘銘.中日高等教育評估的比較及啟示[J].貴州名族學院.
[2]張俊青.試論當代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及啟示[J].2007.
[3]禹永愛.日本高等教育評估及其啟示[J].沈陽師范大學.
[4]方麗卿.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對我國的若干啟示[J].福州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5]楊學江.淺析日本高等教育評估體制及其借鑒意義[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