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考的復習效率,使學生能在短時間內系統(tǒng)掌握初中物理基本知識,適當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者通過了解學生狀況,查閱資料,與同仁交流討論,對物理中考總復習思路提出以下看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總復習 教學思路 方法與要求
初中物理總復習是平時教與學的深化與延伸,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初三物理總復習必須切實做到夯實基礎,加強能力,提高復習效率。通過物理總復習,同學們應系統(tǒng)整理、鞏固、深化物理基礎知識,熟練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培養(yǎng)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通過物理總復習鞏固、深化知識,并進一步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查缺補漏。下面談談中考物理總復習的方法與要求,希望同學們從中能得到幫助。
一、立足課本,夯實基礎
根據初中物理大綱要求、教材實際和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物理總復習應緊扣課本,可采用“三先三后”的方法進行復習,即先具體后概括,先全面后重點,先細后粗。做好課文復習、插圖復習、實驗復習、習題復習。
1.課文的復習
課本中出現的物理現象、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物理理論是組成物理知識的四大因素。同學們在復習中應明確各章節(jié)所包含的這四大塊的物理知識及其相互關系,弄清各章節(jié)的物理內容體系(知識結構),能力要求,重點、難點及知識的來龍去脈。對于課文中用黑體字排印和帶波線的內容要釋意明理,分析關鍵字、詞、句的含義,深刻理解,牢固掌握。如壓力概念中的“垂直”二字,很多同學將其理解成“豎直”,因而造成應用與判斷的錯誤。這些例子很多,這里不一一列舉,大家在復習時一定要抓住關鍵字眼,深刻理解,正確應用。
2.插圖的復習
初中物理教材中很豐富,復習是應抓住重點分類掌握。如,可將插圖分為:(1)裝置圖——主要是設備的構造原理圖。如:天平、滑動變阻器等,要注意分析它們的構造原理,掌握物理知識的應用。(2)實驗圖和演示圖——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的原理、裝置和程序圖。要學會從圖中觀察、分析所發(fā)生的物理現象和過程,找出引起現象發(fā)生變化的原因,總結出其中的規(guī)律。(3)受力圖——要學會正確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養(yǎng)成作圖規(guī)范化的良好習慣。(4)電路圖——要會判斷電路的連接形式,正確將電路圖和實物圖相互改換,要能正確讀表,分析各量之間的關系等。(5)光路圖——要能正確畫出平面鏡、凸透鏡等的光路圖。(6)磁感線圖——條形磁鐵、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圖。(7)常數表——如:密度表、比熱表、沸點表,以及熔解凝固曲線等。要對課本中的每張圖、表、曲線細心分析、弄清意義。
3.實驗的復習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應十分重視實驗的復習,以此增強同學們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記憶效果。實驗復習應以培養(yǎng)實驗能力為目標,主要體現在實驗的設計能力、探索能力、實驗技能、實驗素養(yǎng)、實驗規(guī)范。如在做電學實驗時,應先正確畫出電路圖,按電路圖擺放好儀器,連接電路前應斷開開關,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打到阻值最大的位置,這些都是基本的實驗程序。
二、加強能力,拓寬思路
綜觀兩年來全國各地的中招考試命題,出現了不少題型新穎、立意獨具匠心、題設情景別具一格的試題,這些題目能力要求高,是素質教育基本精神在考試命題題導向上的體現,代表著素質背景下中考命題的新走向。下面就這類題型進行簡單的歸納分析,以供參考。
1.設計型實驗試題
這些試題跳出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的范疇,成為考查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主要試題。
(1)所測的量是教材中已經做過的實驗,但試題要求另用其他方法。
例1:給你足夠的水,量筒一只,怎樣測定小瓷杯瓷的密度?(酒杯的直徑小于量筒的直徑)請寫出主要實驗步驟及密度表達式(用實驗所測得的物理量表示)。
(2)所測的量(或要做的實驗)是教材中所沒有的,要求根據所學知識設計實驗方案。
例2:給你一塊橡皮泥(它的密度大于1.0×103kg/m3),一個彈簧秤,一個量杯和水。請你設計一個實驗,驗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簡要寫出實驗步驟。
例3:兩中外型相同的燈泡,在它們的銘牌上只能看清都標有“220V”的字樣,它們的額定功率不同。請你提出兩種方法判斷哪只燈泡的額定功率較大,并簡述理由。
從上述試題可以看出設計型實驗試題的特點:一是跳出教材中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的束縛,不再從學生實驗和演示實驗中挖掘、編制考題;二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實驗器材,制定實驗步驟;三是試題具有開放性,設計方案的不唯一性給學生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應用知識、發(fā)揮能力的空間;四是考題著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是對某一類相關知識和能力的全方位的考查;五是命題的熱點主要集中于力學中的測物體的密度、電學中的測電阻、測燈泡的功率,以及一些實用電路的設計等。
2.“STS”(應用型)試題
近年來中考物理命題越來越重視物理與科技、注重應用是今后中考命題的重要趨勢。
例4:海南島夏日的天氣真奇妙:每當烈日當空,導致地表溫度急劇上升,人們普遍感到酷熱難忍。傍晚前后,常會有一場不小的陣雨。下雨時及雨停后的一段時間,人們感覺空氣濕熱,但過一陣子,特別是一陣風刮過之后,大地和空氣便清涼了,人們也感覺涼爽了。請根據你學過的物理知識指出其中包含的至少兩種物理現象和原理。
題目中“下了陣雨,雨停后……空氣濕熱”,“一陣風刮過之后……便清涼了”等,這些語句均含有物理現象,涉及相關的物理知識。此外諸如黃河水上的含沙量、居民供電系統(tǒng)“增容”后輸電線路上的功率損失及減小措施、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的“飛龍7型”返航導彈、“神舟”飛船、西部大開發(fā)列車提速、潮汐水力發(fā)電、錢塘江的奇特景觀,等等。這些試題取材于科技、社會、生活、自然中與初中物理知識緊密相關的一些素材,將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常見的有關現象聯(lián)系起來?!癝TS”是科學、技術、社會的英文縮寫。從上述例題可以看出“STS”這類與科技、社會、生活、自然相聯(lián)系的試題的特點:一是從學生生活實際聯(lián)系比較緊密的有關實例中設置一個題設情景;二是要求學生從閱讀試題的過程中收集信息,分析處理信息;三是根據所學的知識與能力分析、解決問題;四是命題的熱點主要集中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物理現象、常見的電器說明書,一些科技、自然方面的有關物理知識應用等;五是這類考題著重考查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
3.信息給予題(信息題)
例5:某自然科學興趣小組研究了物體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時,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時間的關系,實驗數據如下表:
(1)分析實驗數據,可以得出高度跟下落所需的時間的關系是 。
(2)如果物體從10m高度處自由下落,就按你得出的關系,可以得到物體下落的時間為 秒。
信息題,也叫信息給予題,是指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給出一些新信息的題目。這些題目是學生從未學過的物理知識、方法或者不熟悉的新情境。要求根據題給的新知識、新方法、新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過分析思考,得出正確的結論。信息題通過信息的收集與處理著重考查自學能力和分析解決的能力,考查創(chuàng)新能力。信息給予的方式,可以是圖表,也可以是文字。
此外還有知識結構題,論證題等,這些題型立意新穎,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的知識與能力,是中考命題體現素質教育要求的有益考試,也為今后的物理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