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學語文教材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我們的語文教學應該把它們落實到對“寫”的指導上,使課文成為“現(xiàn)身說法”,使課文的寫作奧妙潛移默化為學生的寫作技能。因此,指導學生寫作可以與語文課文閱讀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課本為本,這是最簡單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 課文 示范性 寫作技能 中學語文教學
新課標理念下的作文指導是在作文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師再給予明確而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學生用心靈觀察人、事、景、物,用心靈感悟人生,學會將自己的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間,變被動寫作為自主參與,實踐探究,創(chuàng)意寫作,盡顯作文生命的原色。
筆者認為,指導學生寫作可以與語文課文緊密聯(lián)系起來。以課本為本,這是最簡單有效的途徑。中學語文教材所薈萃的文章一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具有很強的示范性,每篇課文都儲存著某些有關寫作導向的信息,或立意,或選材,或謀篇,或用語,或表達,各具特色。如果我們的語文教學能夠把它們都落實到對“寫”的指導上,那么,課文就將成為范文“現(xiàn)身說法”,學生讀了如得明鏡之鑒,課文的寫作奧妙便能潛移默化為學生的寫作技能。下面就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借鑒課文,提高寫作能力談談體會。
一、借鑒課文落實單元訓練。
在教學每一單元之前,先講一些有關讀寫例話的重點要求,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所側重;并提出本單元的作文訓練要求,讓學生在學習時,注意一些好的“例文”的選材、寫法。
七年級(下)第一單元所選幾篇課文都能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既繪其形,又傳其神。學習這一單元的課文,同時要求學生學習作者觀察、描摹事物的方法和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皩懽鳌币髮W生“寫一篇狀物的文章”。
“石榴有梅樹的枝干,有楊柳的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這風度實兼?zhèn)淞嗣妨L,而舍去了梅柳之短。”(見郭沫若的《石榴》)——描寫與議論結合,對偶和對比并用,鮮明地突出了石榴枝干奇崛葉片清新的特點。
“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見豐子愷《白鵝》)——描寫形象、詮釋準確,讀來如同品茶看戲,給人享受。
這些精彩的寫法,都是學生模擬創(chuàng)作的最佳范例。
二、借鑒課文選材貼切、安排材料詳細得當?shù)奶攸c。
講授課文時,應經(jīng)常引導學生思考文章是如何剪裁的。如魏巍同志在《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里,從原來所搜集的二十多個例子中只保留現(xiàn)有的三個,由于選材少而精,反而更深刻地揭示了志愿軍戰(zhàn)士的高貴品質。這使學生明白,典型事例對表現(xiàn)作品主題的巨大作用。說明文《從甲骨文到縮微圖書》介紹了我國書籍的發(fā)展演變歷史,對我國古代、近代和現(xiàn)代的書籍發(fā)展演變情況的介紹有詳有略,且詳略得體。教學時,讓學生討論課文的詳略情況,學生很容易就指出:作者介紹近代以來的幾種印刷方式,僅用了二三十個字,而寫近年來出現(xiàn)的會說話的書、“電視唱片”書、立體的書和縮微型的書等,卻用了近千字。接著就應啟發(fā)他們思考:文字詳略懸殊這么大,原因何在?學生議論紛紛。這時加以點撥,同學們就會清楚地認識到:因為現(xiàn)代的幾種書籍是人們所熟悉的,只要點到就可以了;而近年來出現(xiàn)的書則是人們所不熟悉的,不詳細介紹,則難以明白。通過對這篇課文詳略特點的了解,同學們明白了: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中心的主要材料要詳寫,同表現(xiàn)文章中心思想有些關系的次要材料要寫得簡略。否則,會使中心意思不突出,造成喧賓奪主;完全不寫次要的方面,對主要的方面也會有影響——或者使情節(jié)不完整,或者前后不連貫,或者使文章顯得單調。弄懂這些道理后,學生按此方法練習寫作,進步很顯著,對于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中心意思的材料敢于放手寫,細致地刻畫,充分地發(fā)揮;對于次要材料能縮簡甚至割舍,而對于無關緊要的材料,則能毫不猶豫地砍掉。
三、借鑒課文指導學生學會聯(lián)想。
要求學生學會把聯(lián)想用于記敘與描寫,學生寫作常會感到無從下手,無話可說,即使送給最美的一朵花,他們也覺得難以對它形容和描繪。其原因之一是學生缺乏聯(lián)想。而許多好文章都是采用聯(lián)想來使事物更具層次感和準確表述較為復雜的感情的。這就要在課文教學時加以指導。如《藤野先生》一文的結尾:“只有他的照相至今還掛在我北京寓居的東墻上,書桌對面。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便使我忽又良心發(fā)現(xiàn),而且增加勇氣了,于是點上一支煙,再繼續(xù)寫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魯迅從看到藤野先生的“照相”想到他“抑揚頓挫”的講話。這是由照片聯(lián)想到其人,借以抒寫對老師的敬愛、老師對自己的激勵。還有《白楊禮贊》一文中,作者利用相似點,展開聯(lián)想,層層深入地點破白楊樹的象征意義。
學過課文的聯(lián)想方法之后,就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作文中運用“聯(lián)想”。如要描述“一片落葉飄向地面”這一現(xiàn)象,可引導學生借助以往的生活經(jīng)驗中想象落葉的發(fā)展變化,并要求同學們盡可能地想象出多種不同的結果,盡可能用各式各樣的修辭方法把想象到的情景表達出來。筆者采用這一做法結果確實令人滿意,連平時作文不怎么樣的同學也能寫出這樣的語句:“落葉輕輕地打著旋,落在了滿是積水的路面上,望一眼來去匆匆的行人……”
除上述之外,語文課文教學中還有許多方面都可以為寫作引路導向,諸如對比手法的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結合,個性化語言的表達藝術,記敘中穿插議論抒情的寫法等等??傊?,結合課文教學指導學生寫作,使同學們感到作文有法可依、有實際可聯(lián)系,模仿有套路,開拓有引路,能有效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