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討了我國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實施的主要對策,對改變我國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相對落后的現(xiàn)狀具有積極的意義。解決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的問題關鍵不僅在于教師,還在于社會、領導、學校、家長等各方面的重視和關注,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努力探索和反思,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為終身學習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主要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與國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及我國政治、經(jīng)濟等的迅速發(fā)展,英語在國際交往溝通中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我國農(nóng)村中小學英語教學存在諸如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為了改善農(nóng)村英語教學現(xiàn)狀,提高農(nóng)村英語教學質量,現(xiàn)作如下總結。
一、農(nóng)村中學的特點
(一)農(nóng)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
農(nóng)村學校沒有說英語的氛圍,學生不善于言談,不敢張口說英語,害怕丟臉,害怕同學笑話自己單詞讀錯了,或者讀走音了,又怕說錯被老師批評。
(二)農(nóng)村中學教學方法、手段比較落后。
農(nóng)村英語教學受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影響較深,照本宣科,直接把英語翻譯成中文,枯燥無味,無法滿足這些花季少年的學習需求,使他們處于比較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從而厭倦學英語。
(三)缺乏學習英語的環(huán)境和氛圍。
應試教育無處不在,為了出成績,老師們不辭辛苦地日夜加班,編制模擬考試題,課堂上反復講解語法和單詞的應用,以應付各種考試。師生用英語交流的時間比較少,學生聽英語、說英語、練英語的機會很少,這樣就缺乏學習英語的氛圍。
(四)家庭教育與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家庭對于一個小孩來說,起著決定性作用,盡管很多家長都能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本身對英語不是很了解,甚至一竅不通,在家里也無法創(chuàng)建良好的學習英語環(huán)境。
(五)教師數(shù)量不足、質量不高、隊伍不穩(wěn)定。
在農(nóng)村學校,超過50%的英語教師是??飘厴I(yè)生,而且有一部分根本不是學英語的;還有50%的英語教師根本就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培訓,因此農(nóng)村中學尚有相當數(shù)量的英語教師不符合學歷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nóng)村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一些比較有經(jīng)驗的教師會因為各種原因離開農(nóng)村學校,導致教學隊伍不整齊、不規(guī)范。
二、方法與對策
面對這么多的問題,我們難道要放棄英語嗎?當然不。改革總會有挫折,我們不能因為挫折而退縮,應該尋求有效的應對方法和對策,進而解決問題。但問題也不是單方面就能解決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與合作,例如政府、學校、教師、家長。這里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應對的方法與對策。
(一)政府方面。
1.搞好師資培訓,加強教學研究。
農(nóng)村中學英語師資力量薄弱,相當部分教師學歷不達標或沒有教學經(jīng)驗。因此,一方面要搞好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研究,對教師做出的成績也要給予一定的肯定。比如,當?shù)亟逃块T在評估英語教師的時候,考慮其他內容,例如:假如學生參加了英語比賽或是參加了其他考試,獲得了名次,給予教師一定程度的獎勵,并作為評估的重要內容,這樣的做法無疑會提高教師進行英語教育改革的積極性。因此,中學英語教師應該學習一些英語以外的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加強技能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2.加強領導及管理。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充分認識到中學開設英語課的重要性,積極為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要加大投入,為各學校配備齊全的教育設施,比如多媒體教室、電視機、錄像機、錄音機、投影儀、光盤、磁帶和教學掛圖等必要的教學設備,并逐步建立語音室和多媒體教室等。學校要利用這些設備,加大英語信息的輸入量,為學生學習英語營造濃厚的氛圍,形成學習英語的良好外部環(huán)境。上級領導也應該加大對英語常規(guī)教學規(guī)范化管理的力度。每學期應要求英語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并做到認真?zhèn)湔n。教師的教學計劃、備課筆記和聽課記錄應作為常規(guī)檢查的重要內容。
(二)學校方面。
1.農(nóng)村中學生往往缺少較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學校應盡量為學生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如:在上非英語課時,教師可以使用的一些簡單Classroomlanguage,學校也可以每周開設一些英語興趣課,或者開設英語角,并鼓勵學生在校園內使用英語互相問候,有利于刺激學生的語感,使其學習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
2.農(nóng)村中學還存在著班額過大的問題。
英語教學班一般不超過50人,大班教學嚴重影響了中學英語教學的開展,限制了中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應提高中學英語課程的地位,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控制中學英語課堂的人數(shù),積極為搞好中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
(三)教師方面。
1.培養(yǎng)并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使學生持續(xù)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樂學、會學、善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變興趣愛好為主動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事實上,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愛和喜好,往往起源于他們對自己老師的熱愛、尊敬甚至崇拜,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自身修養(yǎng),以親切的表情、自然的教態(tài)感染學生,以卓越的學識和高雅、幽默的談吐吸引學生,以有效的方法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影響學生,從而讓課堂充滿活力。
2.教學內容。
農(nóng)村初中英語學習中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比較嚴重,要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整體受益,必須實行分層教學,在備課和上課兩方面注意因材施教。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可滿足中學生的表演欲,因此也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上到對話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更易于學習如何運用知識、句型,可以將課程設計為一段情景對話,先讓學生當assistant,由教師充當customer,再由學生上臺表演,接著讓學生分組操練,在同學面前表演。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學得特別快。學生在上課時通過邊學、邊做、邊用,在學中用、用中學,反復實踐,學用結合,對所學知識記憶更為深刻。
(四)家長方面。
由于條件的限制,農(nóng)村學生的家長往往對英語比較生疏甚至有些是一竅不通,但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的時候,必須想辦法讓孩子不懼怕學英語,在一旁鼓勵孩子學習英語。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家長自己也要學習英語,遇到課文中不會讀的單詞,可以邊查字典邊教孩子。遇到自己也讀不準的單詞,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聽英語磁帶。無論如何,我覺得家長應親自上陣,和孩子一同學習,只要持之以恒,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時做到心態(tài)放松,多表揚孩子。父母既要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又不要給孩子施加太大的壓力。
注重預習和復習。經(jīng)常抽時間了解孩子學到第幾課了,讓他把上一課讀一遍,如有遺忘的單詞,馬上教他或讓他聽磁帶,這樣就達到了鞏固的目的,同時讓他預習新課,自己找出問題,上課時就會仔細聽教師講。
當然孩子要學好英語,光靠家長是不行的,這更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培養(yǎng),家長應該積極配合老師,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中的困難,做孩子的好朋友。
三、結語
總之,在這個以知識為基礎的經(jīng)濟時代,農(nóng)村中學英語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很好地把握住中學英語教學的特點并努力遵循一些原則性問題。中學英語教學需要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配合,但最重要的是需要中學英語教師的努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哪個學校里有一位優(yōu)秀的數(shù)學教師,數(shù)學就會成為學生最喜愛、最感興趣的學科?!蓖瑯?,學校里一位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英語會成為學生最喜愛、最感興趣的學科。中學英語教師應提高教學水平,了解學生的思想,溝通心靈,增強溝通能力,爭取學校、同事、家長的支持和配合,成為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讓英語成為學生最喜愛、最感興趣的學科。
參考文獻:
[1]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北京大學出版社.
[2][蘇]瓦 阿 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上).教育科學出版社.
[3]朱慕菊主編.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任劍瑩.英語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策略.2002.4.
[5]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6]張承芬.教育心理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