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伊始,作為班主任的我又迎來了四十多個朝氣蓬勃的孩子,聽著其他老師贊譽我班女生“各個漂亮可愛”,我的心中如蜜糖般滋潤??杉氀矍迫ィ瑓s發(fā)現了一個例外,她,便是張遠。
因患有眼疾,她的兩個眼睛均有偏視、斜視跡象,自小學,她便是其他孩子欺負的對象。上了初中分入我班后,這種狀況依舊未減。開學不久的一節(jié)美術課后,張遠哭著來找我,說同桌周軍弄臟了她的校服,找來周軍詢問,他竟錚錚有詞:“同學們都笑話我,說我是張遠的同桌,我要求調換座位!”他說“張遠”兩個字的時候,仿佛這名字是恥辱、倒霉的等價詞似的。聽了周軍所謂的理由,看著張遠身上的一大團墨跡,透過她看似不正但卻極其純正渴望公正、關愛的眼神,幫助張遠在班內確定她該有的一席位置,成了我的第一目標。
幾次適時的全班教育,幾個關于“如何正確處理同學關系,幫助其他同學”,甚至就“張遠問題”的主題班會之后,她在班中的生存環(huán)境已明顯有所改善。正當我該緩口氣的時候,問題又接踵而至。首先是幾次張遠哭著找我訴說冤情的事件,但調查的結果卻是一個巴掌拍不響,責任各一半,且挑釁者竟是張遠。接著張遠母親不請自來,說包里的一百元錢讓自己女兒拿走了,追問之下,竟是事實,且大一半的錢是在她積極主動的請求下,借給其他同學花掉了。在無可辯駁的事實面前,她不再發(fā)言。她的眼有遺疾,但她的眼神卻透露著“我承認,我錯了”的坦誠??砷L期生活在其他同學歧視的言行下,她的心理健康方面是否出現了疾病呢?她的人格意志健全嗎?我不得而知,但教會張遠“做人”,成了我的第二目標。
自此,我對她比別的學生多了一些耐心:日復一日,張遠每日至少要找我一次請教或詢問一些與學習相關或不相關,打緊或不打緊的話語,我每次都耐心的一一作答;多了一些關心:當她脾氣暴躁的母親因家務瑣事拿他當出氣筒——又打又掐又咬后,我主動打電話給她外婆,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角度和孩子身心健康出發(fā),讓她婉意勸告自己女兒不要這樣對待孩子。事后張遠悄悄告訴我說,她母親對她說:每個人、家庭都是有隱私的,你怎么啥都給你劉老師說。多了一些鼓勵:我發(fā)現每次輪到張遠值日,她都倍加認真,分配的工作干得又快又徹底,為此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張遠,肯定了她為班級所做的貢獻,調動了她的上進心和積極性;對于她作業(yè)中出現的問題,我在指導的同時,更多地給予鼓勵,漸漸的,她作業(yè)拖拉、書寫不規(guī)范等不良習慣漸漸改變了,直至初三,各科學習成績不佳,但作業(yè)習慣優(yōu)良的學生,恐怕就屬張遠了。
值得欣慰的是,她在為人處事方面改觀不小,初三時竟能與我班的李新榮,一個挺本分勤勞的孩子成了摯友(也許是她上學以來第一個朋友吧),與人為善難能可貴;更讓人驚嘆的是,初三畢業(yè)前的兩次診斷考試,她的作文破天荒的得了及格分,尤其是第一次診斷考試中《說“勤”》這篇作文,寫得有板有眼,有血有肉(記得考前,她曾興沖沖地跑來,拿著兩本優(yōu)秀作文選讓我給勾幾個作文題目要“嚼嚼看”)。這與她初一、二每次作文必寫“為社會建設做貢獻”的手法大相徑庭,她的進步歷歷入目,我的目的達到了。
在今天照畢業(yè)照的間隙,她刻意又來到我身邊,與我閑談,她說:“劉老師,我覺得你這個人特別好,你是我的偶像?!边@句話讓我深深思索:感謝張遠,感謝她對我的如此盛贊和信任,感謝她讓我深刻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每個孩子都需要關愛和肯定,尤其是學困生這一群體。多給他們一些關愛、表現、鍛煉的機會,否則,花朵可能會因為我們哪怕一點點的懷疑,或漠視而永遠無法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