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出既具有科學文化素養(yǎng),掌握專業(yè)技能,又具有良好心態(tài)和健康人格的人才,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滲透思想品質、愛國主義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使他們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關鍵詞: 職業(yè)學校 英語教學 德育滲透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yè)學校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個主渠道,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正確導向。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中要結合課程特點,遵循教學規(guī)律,充分發(fā)掘德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要滲透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又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英語教學之中。
一、職業(yè)學校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職校教育階段是職校學生學習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由于在初中階段的學習能力和自主性等方面的缺失或不足,職高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大部分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上普通高中學習會很吃力,非常無奈地來到職業(yè)學校,有嚴重的自卑心理。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對學習不感興趣,早就放棄了學習。初中畢業(yè)家長把他們送到職業(yè)學校并不期望他們學到多少知識,只希望學校能管住他們,避免過早接觸社會,但是這一部分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已經出現了許多問題,身上還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
此外,職高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對學習英語,背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對學習英語產生厭倦的情緒。很多職校學生心理比較復雜,情緒不穩(wěn)定,自制力差,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能準確理解社會道德準則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缺少獨立的道德評價能力,意志薄弱,逆反心理很強,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做出有違準則和他人利益的行動。
針對學生的種種情況,做好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全體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滲透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二、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出既具有科學文化素養(yǎng),掌握專業(yè)技能,又具有良好心態(tài)和健康人格的人才,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滲透德育教育。英語學科教學具有很強的思想性,職高英語教材內容廣泛新穎,貼近生活。內容包括文學、歷史、地理、環(huán)境、能源與交通、行為規(guī)范和人際關系等,在這些內容中都滲透了德育因素。
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內容,在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訓練學生的思想素質,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要用心去挖掘,去發(fā)現。多渠道、多角度、多層面地利用現有的教材,把德育教育滲透日常英語教學中。在教學中滲透思想品質、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等方面的教育,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和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使他們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意志,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英語教材是德育的載體,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自然地滲透德育教育。
例如在學習Scientists這一單元的內容,教師可以從科學家們從事科學事業(yè)表現出來的毅力、勇氣和獻身精神等方面入手,激發(fā)學生探索生命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世界觀。教育學生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追求,而要學習科學家們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要珍惜生命,珍惜時間,正確認識世界,提高文化素養(yǎng),激發(fā)他們對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發(fā)奮學習,以便將來更好地報效祖國。
在學習“Olympic Games”這一單元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學生學習運動員們艱苦訓練、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奧運拼搏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從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忱。通過學習,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增強主人翁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品質,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必須嚴格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潛在的德育因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示。教師要充分利用英語教材,在傳授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傳授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由此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通過“The Western Culture”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了解了西方的節(jié)日,語言文化,培養(yǎng)了學生高雅的情趣,提高了他們的精神境界。因為有了對西方文化和語言文化的理解,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會提高。又如在學習“Thanks giving Day”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幸福,深懷感恩之心,努力學習回報社會,讓學生既增長了知識又提高了認識水平。
總之,德育是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梢圆捎梅中〗M練習、討論和比賽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教師在教書的同時更要育人。德育滲透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