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亨酒店吃飯
抵達紹興的第二天,接待方很用心,在參觀了魯迅故居,安排在魯迅中路179號咸亨酒店吃飯。在咸亨酒店吃什么?吃風味——茴香豆、臭豆腐、花雕酒……吃名氣——略懂魯迅先生的人,都知道咸亨酒店。再進一步想想看,還有吃文化。
尚未走進酒店,就老遠望到了門口孔乙己的雕塑。蓬頭垢臉衣衫襤褸的“孔乙已”站在正午的太陽下,臟兮兮的左手捏著一顆茴香豆在招引顧客。不知是塑像栩栩如生,還是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記憶深刻,頃刻間人物鮮活了起來,神態(tài)流露了出來,韻味也彌漫了開來……
經(jīng)不住酒店的陣陣飄香,從遐想中拉回了現(xiàn)實。一步跨進酒店,不料卻有似曾相似之感,其店堂與魯迅小說《孔乙己》中的描述并無二致:三開間平屋,無窗,無分隔墻,西首朝外擺開曲尺形柜臺,“太白遺風”青龍牌高豎臺上。柜臺里邊最顯眼的,就是那貼著大大“酒”字的半人高酒缸以及溫酒用的開水大銅鍋;柜臺上邊放著的,則是被稱作“過酒坯”的各式下酒菜:豆腐干、百葉包、水煮花生、燴雞蛋、熟蟹以及豬內(nèi)臟等價格低廉的菜肴,當然還有當年孔乙己嘗過的茴香豆。東間沿街設齊腰短墻,與中間相連成“坐吃大堂”。堂內(nèi)酒座均為長三尺、寬約二尺的條桌,每桌配二根長凳,桌凳一式漆成薺色。
咸亨酒店是魯迅先生的堂叔周仲翔于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創(chuàng)建的?!跋毯唷倍衷醋浴兑捉?jīng)#8226;坤卦》的“品物咸亨”,意為“萬物得以皆美”。咸亨的“咸”作“都、皆”解;“亨”是“通達、順利”之意;“咸亨”的含義為“萬事順利、財源通達”。只是遺憾,百年滄桑,興衰榮辱,時背運厄,這家由魯迅族叔主持店務的酒店只開張數(shù)年便告關門大吉。如今,因為有了民族之魂魯迅先生的情感注入和名人效應,這爿酒店才大紅大紫了起來。我們進店時,正在旁邊新建三星級的上萬平米新樓。據(jù)說還在北京、南京等地開設分號,成為融名城、名士、名酒風情于一體的江南名店,成為了名符其實的“中華老字號”。
在咸亨酒店用膳,身臨“咸亨”其境,感受典型人物活動的典型環(huán)境,曲尺柜臺旁那位能夠?qū)懗鏊姆N“茴”字的上大人孔乙己仿佛在眼前晃動,“多乎哉?不多也”以及一群孩子的笑聲似乎在耳邊回蕩……
“小店名氣大,老酒醉人多?!边@是當代作家李準在咸亨一頓飯,“吃”出了兩副名聯(lián)之一,如今作為招牌懸掛在大堂上。對于我們而言,在咸亨酒店用膳,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樣不是茴香豆,也是花雕酒。接待方的小王介紹說,他的妻子是外地人,原先不勝酒力,自從嫁過來后,如今每晚夫妻都要喝一碗花雕酒,還說酒中富含多少種氨基酸,對身體有好處。表哥是喝多識廣,認為“咸亨”的花雕跟別處就是不一樣。經(jīng)他一提醒,我倒是仔細端詳杯中的黃酒,色澤橙黃透明,香味沁鼻。淺泯一口,甘甜綿密。天下黃酒源紹興。據(jù)說紹興大小酒廠酒坊160多家,怎么個不同?我難以比較鑒別。猜想無非是滲透了魯迅先生的藝術觀照,經(jīng)過了文化的發(fā)酵和提煉,被賦予一種獨特的精神味道,才顯得風味格外醇厚。據(jù)說在咸亨酒店用膳需要提前預定。從某種意義上說,“咸亨”爆滿的食賓酒客不就是沖著追尋一種傳統(tǒng),回歸一種精神,品味一種文化而來嗎?不就沖著體驗魯迅深沉的文筆、紹興濃郁的風情而來的嗎?人們是在喝一種魯鎮(zhèn)風味,吃一種精粹文化,求一段人生經(jīng)歷,留一段難忘感受。
從紹興歸來,生活中有所改變的是,從此喜好這一口。十天半個月要到超市買一瓶花雕酒,獨酌陶然,為的是追憶在咸亨酒店里的那份回味。紹興城內(nèi)的花雕酒尚且不同于咸亨酒店,外地超市的花雕酒味道能純正嗎?
故鄉(xiāng)的桃花源
在東晉詩人陶潛的文學遺產(chǎn)中,經(jīng)典的代表作當數(shù)《桃花源記》。那個美麗的世外桃源,讓多少世人心馳神往;那個五百余字的華麗佳構,讓多少學子吟誦陶醉。千百年來,是出于對這篇美文的熱愛之深,還是源于世外桃源的向往之切,人們總是在尋找、證明此地彼景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但難免有牽強附會的意味。桃花源又在哪里呢?而我卻在不經(jīng)意間,走進一個類似桃花源的真實世界——慈溪市掌起鎮(zhèn)古窯浦村。
清明時節(jié),春暖花開。我回到了故鄉(xiāng)慈溪市。承蒙朋友盛意,邀我到掌起鎮(zhèn)古窯浦村,去賞花踏青品春色。在我的記憶里,故鄉(xiāng)除了金燦燦的油菜花,就不見有桃花,確切地說,我平生也未曾見過這般喧囂熱烈的桃花林!
在抵達古窯浦村時,首先是一幅鮮艷的廣告牌強烈地吸引眼球。原來是中央電視臺拍攝的《詩意桃花》的宣傳畫。朋友告訴我,這是去年中央電視臺四套《中華情古典情懷》系列節(jié)目之一的《詩意桃花》在古窯浦村拍攝的專題片。全國領略桃花的勝地很多,央視選擇古窯浦桃花肯定有它不俗之處。但現(xiàn)場的感受與熒屏的欣賞大不一樣,而你只會感嘆果然名不虛傳!如果說春光給桃樹披上了美麗的霓裳,那么,桃花則給春天抹上了誘人的胭脂。當然,賞花的最佳處是在果園。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桃樹園到底有多大?當告知有幾千畝時,我不由得瞠目結(jié)舌,仿佛不置身在偌大的桃花林就體會不了春深似海。水蜜桃已成為當?shù)氐膬?yōu)勢產(chǎn)業(yè),不光擴大種植面積,還注重品質(zhì)的改良。為了提升古窯浦水蜜桃的知名度,當?shù)卣堰B續(xù)舉辦了5屆的桃花節(jié)。桃花無言,下自成蹊。桃花的清香伴隨著春天的清新?lián)涿娑鴣?,四面八方的游人蜂擁而至,在桃園中漫步賞花、拍照,構成了一幅幅美妙的畫面。在這粉紅的花海中,和著暖暖的春風,太陽和煦地撫摸著每一棵桃樹,撫摸著每一朵桃花,至此,我才理解了什么是“心花怒放”!
可我孤陋寡聞,過去只知道奉化的水蜜桃有名氣。朋友立即糾正我的偏見,說是古窯浦玉露水蜜桃,皮韌布滿茸毛,色澤鮮艷令人垂涎,果肉呈白色,鮮甜芳香,入口易溶。更為夸張形象的說法是,上好的玉露水蜜桃,只需插上一根吸管,用力一吸,柔軟的汁肉,盡入口中,唇齒間滿是濃郁的桃香。談到原委,是奉化的土壤不比古窯浦,這里的土壤含鹽高,種出的桃子口感好。認為古窯浦的沙地含鹽高好理解,別說古窯浦是個移民開墾海涂的地方,就是慈溪也是一座從大海中生長而成的圍墾城鎮(zhèn)。但為什么鹽沙地種桃口感好?我就不得要領了。說來好笑,我居然想當然地聯(lián)想起小時候見過的小攤小販賣毛桃,用一根竹簽串起三四個小毛桃,浸泡在鹽水罐里,是去澀增加口感嗎?
置身于古窯浦,在遐想中產(chǎn)生了恍惚,錯愕這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抑或是《射雕英雄傳》里的黃藥師的桃花島,還是唐伯虎生活過的桃花塢?當然,這些都是無端的猜想。在臨近果園有塊介紹古窯浦桃子的廣告牌,上面寫著清光緒年間《慈溪縣志》的記載:“桃有六月桃、七月桃,產(chǎn)北鄉(xiāng)沙地曰海桃,七月熟,味最佳。”由此看來,古窯浦種桃歷史久矣。
故鄉(xiāng)是塊神奇的土地。春光爛漫莫過于桃花,它會賦予我們多少的創(chuàng)作靈感呀。在中國的文學遺產(chǎn)中,不光只有一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從詩經(jīng)的《桃夭》到崔護的“人面桃花相映紅”再到楊憑的“千葉桃花勝百花”,有太多太多的有關桃花的名篇佳句值得我們后人去反復揣摩,去續(xù)寫新的篇章。
故鄉(xiāng)的桃花源,我會在千里之外想起你,并期待著有機會也用吸管享用家鄉(xiāng)的水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