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中國人用各種方式給美國人送錢,并以此為榮。最新方式是買美國廣告,時代廣場的戶外,《紐約時報》的半版廣告等等。送完錢,中國官媒和各種專家又要大肆表揚,說:送得好,送得太恰當了,送得如何為中國爭了光,為人民爭了臉。
我知道這些廣告是打給遙遠的祖國人民看的,不是給紐約人看的。后者愛看不看,這根本不是這些廣告的目標客戶群。但是,畢竟是打在別人家門口的廣告,人家不看也得看,看不懂也得看。
我仔細研究了一下這些中國廣告的內容,憑著幾十年前在紐約居住的經驗,嘗試地寫了兩個“紐約人看中國廣告”的小品:
小品一:中國紅
背景:中國國家形象廣告(2011年1月版)
地點:紐約時代廣場某街口
人物:送外賣的,二十幾歲,老爸是開比薩店的,找不著工作,無奈給自家店送外賣。送快遞的,17歲,紐約人,超級熟悉城市,家人是小職員,為了掙零花錢,每天放學后出來送快遞,身體和騎車技術都可以參加法國自行車比賽。
送外賣的:哥們!看這是什么新廣告?
送快遞的:哇噻,好像是唐人街的一個中餐館!
送外賣的:別TM放屁了,開餐館的能這么打廣告,我們家就是開餐館的。
送快遞的:這不寫著“Chinese” 嗎?超級愛吃春卷,還有點心…… 這是一個家族餐廳,你看有老有少的,哇,那幾個女兒超級性感嘿,我好像去過這家餐廳,那衣服我知道的。
送外賣的:我靠,我們家是意大利家族餐廳好不好?你別傻了。這不是餐廳。要是餐廳,怎么沒有外賣電話號碼啊?怎么沒地址啊?誰那么傻,打那么大的餐廳廣告,只放服務員的照片,不告訴你餐廳在哪里?絕對不可能是餐廳!
送快遞的:不對,肯定是餐廳!是姚明開的餐廳!哇噻,我就知道當運動員能賺大錢!你看見沒有,就是那NBA的姚明?。。ㄅd奮地鼓掌)哥們,我告你,我現(xiàn)在送外賣就是為了去法國參加比賽的練習,哥們,體育,嘿!體育是我的出路,靠,等我當了冠軍,我也做自己的買賣!
送外賣的:你丫做什么買賣,賣法國煎餅也在時代廣場打廣告?
小品二:中國人真有錢
人物:期貨交易實習生,二十多歲,剛從一個無名大學畢業(yè)。要學期貨交易,賺大錢。股票交易實習生,二十多歲,也是無名大學畢業(yè),來華爾街追逐他的美國夢。兩個人在交易所附近的麥當勞里面吃早餐,各拿一張報紙。
期貨實習生:嘿,這挺怪的,什么廣告?
股票實習生:好像是一個島,中國人說是中國的,日本人說是日本的。
期貨實習生:那跟美國人有什么關系?
股票實習生:沒關系。咱不世界警察嗎?
兩人都沉默,接著看報紙。
期貨實習生:嘿,你知道怎么著,我們應該先把那島買了,然后讓中國和日本來個買島的價格戰(zhàn)!哈哈,那我們就發(fā)了。
股票實習生:呸!我們拿什么錢去買島?還不是跟中國人借的錢,你覺得他們有那么傻?把錢借給你買島,再從你手里翻好幾倍買回來。哼。
倆人又沉默一會兒。
股票實習生:嘿,這人是誰???
倆人一起研究陳光標的照片。
股票實習生:敢情是個中國大款花自己的錢打廣告說這事情,他太瘋狂了!
期貨實習生:有這錢還不如跟我買期貨哪!
股票實習生:跟我買股票也行啊。
兩人突然對視,之后馬上告辭,分別給自己老板打電話說,找到一個中國大款。
當然,這些人都是有選票的美國小人物,中國廣告大可不必去在乎他們對廣告的反應,還是讓什么奧巴馬羅姆尼之流去和這些小人物溝通拉選票吧。中國自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