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施瓦辛格出演了一部名為《最后的動作英雄》的電影,飾演一位在銀幕世界里懲惡揚善、無所不能的硬漢警探,結(jié)果在一張魔力電影票的作用下,這位銀幕英雄穿越到了現(xiàn)實世界里,還與扮演他的演員神奇相遇,不過后來銀幕上的惡人也穿越而至。于是,銀幕里的打斗迅速轉(zhuǎn)換成現(xiàn)實里的打斗。
《最后的動作英雄》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被惡搞了一把;而到了兩年前的《敢死隊》中,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又兩肋插刀,親自到史泰龍導演的這部片中打了把醬油,為這部懷舊動作片添磚加瓦;到了今年這部《敢死隊2》里,卸下州長職務(wù)的施瓦辛格更是全情投入,在片中增添了不少戲份。
李連杰的戲份明顯減少了,但施瓦辛格、布魯斯·威利斯兩位上一部里“醬油大爺”的戲份猛增,再加上已過古稀之年的查克·諾里斯加盟,這支2.0版的“敢死隊”,顯然在硬漢和懷舊兩條線路上都要突飛猛進得多。在現(xiàn)代視聽技術(shù)的幫助下,66歲的史泰龍帶領(lǐng)著一隊老當益壯的兄弟,在大銀幕上肌肉畢現(xiàn),喊殺震天。
當然,年齡擺在那里,躲不掉?!陡宜狸?》里充滿了自嘲式插科打諢,施瓦辛格也拿自己那句“我會回來的”開涮了好幾次。時光倒轉(zhuǎn)20年,那部《最后的動作英雄》仿佛就是個預言,回到現(xiàn)實中的動作英雄,令人唏噓地集結(jié)在一起,為已逝去的時代譜寫一首鐵血交響式的挽歌。試想在《最后的動作英雄》那個年頭,哪個制片人有資金實力把史泰龍、施瓦辛格、布魯斯·威利斯、尚格·云頓這些頂級動作明星放在同一部電影里?——除非好萊塢也想拍美國版《建國大業(yè)》。
英雄遲暮,便學會了抱團取暖。越戰(zhàn)退伍兵蘭博、機器人T800、紐約警察麥克萊恩,這些曾令一代人激動不已的英雄符號,如今也只能在一部二流制作(《敢死隊》的北美東家主要是獅門影業(yè),這是一家以重口味中小制作為主的公司)里賣弄老胳膊老腿。
回顧好萊塢歷史,最早的硬漢超級明星,主要是從西部片中來的,以約翰·韋恩為代表的西部牛仔們,極大地滿足了20世紀上半葉男性電影觀眾的英雄夢。隨著二戰(zhàn)后反叛的青年亞文化勃興,詹姆斯·迪恩式的不羈小混混逐漸崛起,牛仔們開始淡出好萊塢舞臺——《不可饒恕》、《與狼共舞》這些電影實際上用涅槃重生的方式保留了西部硬漢的火種,并轉(zhuǎn)生到了《阿凡達》之類的科幻大片中。接下來,由于信息技術(shù)、太空技術(shù)的突飛猛進,主流化了的好萊塢科幻片開始貢獻出“終結(jié)者”等經(jīng)典硬漢形象,但由于網(wǎng)絡(luò)技術(shù)的普及,殘留著機械工業(yè)時代的肌肉硬漢開始悄然退去,《黑客帝國》式的網(wǎng)絡(luò)酷哥開始粉墨登場,一發(fā)不可收。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警匪片里,《虎膽龍威》式硬碰硬的時代過去了,《碟中諜》、《007》這種高科技頻出、香車美人、玩酷耍帥的新派帥哥才是觀眾大愛。應(yīng)當說,史泰龍曾以《洛奇》和《第一滴血》系列獨力撐起一個硬漢類型,不過獨木難支,隨著年齡的老去和電影風尚的起伏,史泰龍的硬漢形象也逐漸趨向二流。
在電子游戲和動漫文化浸淫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觀眾,追捧的是《超凡蜘蛛俠》和《暮光之城》里的花樣美男,即使是厚重深沉的《蝙蝠俠前傳》系列,超級英雄也更多以科技手段武裝自己——蘭博式的野外求生和洛奇式的拳拳到肉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
《敢死隊2》里,年過半百的尚格·云頓飾演了反派大Boss,其實早在2008年,他就以一部半自傳性質(zhì)的《JCVD》表達了在功利的電影工業(yè)格局里,一個老去的動作明星的落寞——這一次,他好歹跟史泰龍有了場終極決斗的高潮戲。
麥克阿瑟說,老戰(zhàn)士永不死,他們只是悄然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