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程項目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有效的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能夠減輕風險損失,提高工程效益。本文研究了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現狀并以此展望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未來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建筑工程項目;風險;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2)05-0131-01
1 引言
工程建設項目在整個項目生命周期從籌劃、設計、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參與其中的各個行為主體都有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業(yè)主面臨承包商不能履約的風險;承包商面臨業(yè)主喪失支付能力或者拒絕履行支付的風險;監(jiān)理、設計人員面臨監(jiān)理責任、設計責任追究的風險;材料供應商面臨物價波動造成損失的風險。工程建設項目中的風險可能帶來包括財產損失、人身傷害、投資效益虧損低下、法律糾紛等后果,嚴重的可能帶來由此衍生出的更為嚴重的難以估計的后果。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是指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人員對可能導致損失的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的處置,爭取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辦法。為盡量減少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風險因素可能給各利益相關者、國家、社會造成的巨大損失,使工程建設項目順利完成,進行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勢在必行[1]。
2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現狀
2.1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發(fā)展概況
我國風險管理起步較晚,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由國外引入并應用到工程項目管理之中,只經歷了短短二十幾年的發(fā)展。在過去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國家是唯一的投資主體,企業(yè)并沒有獨立的經濟效益,風險主要由國家承擔。近年來,隨著西方風險管理理念的引入和工程建設領域本身投資體制不斷改革,國際競爭、行業(yè)競爭愈發(fā)激烈等導致的風險影響較以往更加明顯,風險管理逐漸引起了學術界和工程界的重視。
理論研究方面,許多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投入人力專門對風險管理進行研究,有關學者已經發(fā)表了很多論文和相關著作,為我國風險管理的發(fā)展提供理論指導。實踐應用方面,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已應用到大型水利項目、公路、橋梁工程、國際工程、房地產等領域,如北京奧運場館建設項目、上海地鐵工程建設項目、三峽工程項目、小浪底工程項目、大亞灣核電站項目等都成功的實施了項目風險管理。體制體系建設方面,近年來,我國相繼頒布了《保險法》、《擔保法》、《招投標法》、《建筑法》、《合同法》、《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為工程保險和工程擔保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一些地方省市也相繼出臺了一些地方法規(guī),如深圳市提出要求市政工程承包人同業(yè)主聯名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險和第三者責任險,保險費由業(yè)主承擔。這些都為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制度的完善增添了新的內容,我國的風險管理制度體系正在加快建設和逐步完善之中。
2.2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發(fā)展是值得肯定的,然而相較于科學完整實用的風險管理,我國的風險管理還很不完善,基礎比較薄弱,依然存在諸多的缺陷與不足,主要有以下問題:
2.2.1風險管理意識淡薄,國際化水平不高。在我國,大多數業(yè)主和其他各利益相關者由于缺乏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和了解,為節(jié)省開支不愿再額外增加風險管理費用,而寧愿采用風險自留和風險不合理轉移的辦法。但是,這種自留的風險一旦發(fā)生,所造成的損失可能超過了責任主體的承受能力,將影響項目的順利進行,甚至導致項目失敗。相比較西方國家,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工程實踐應用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我國的水平尚處在引進、吸收和消化階段。在全球化時代來臨的今天,工程項目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要想在充滿利益又充滿挑戰(zhàn)的國際市場領域安穩(wěn)立足,我國建筑企業(yè)必須要有國際水準的風險管理作為保障。
2.2.2風險管理能力較差。西方發(fā)達國家風險管理發(fā)展較早,他們有專門的風險一覽表和風險研究報告,一些大型企業(yè)或專業(yè)的咨詢公司、保險經紀人公司還有自制的風險管理手冊[2]。而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起步較晚,風險管理基礎比較弱,存在一些技術難點:如風險識別能力差,對潛在的風險缺乏前瞻性的預測和判斷;風險分析主要以定性分析為主,缺少定量分析,風險評價誤差大;風險處理手段單一、落后,往往忽視綜合利用各種措施手段來控制風險,在風險發(fā)生時,風險處理的效果并不明顯。
2.2.3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等制度作為保障、依據。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如《保險法》、《擔保法》、《合同法》等與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有關的法律,但是缺乏與之配套的法律法規(guī)和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在實踐中難以有效操作。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應該是由法律、法規(guī)及相應的實施細則所組成,而且要隨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和新的問題的產生而不斷修改和完善,才能使其真正發(fā)揮規(guī)范市場的作用。顯然,我國在與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方面比較滯后,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無法對市場起到真正的、比較嚴格的規(guī)范作用。
2.2.4風險管理機制不健全,保險、擔保市場尚未形成,缺乏相應的中介咨詢機構。國內大多數建筑企業(yè)對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沒有明確的定位,在企業(yè)和項目部的組織結構設置上未考慮風險管理的部門和職能,缺乏具有風險管理素質的專業(yè)人員和職能部門來履行風險管理的職責。保險公司和擔保公司由于工程建設專業(yè)性很強,對其中的風險如何認定、分擔等也難以把握,對未來是否能盈利無法做到心中有底,缺乏對開拓相關業(yè)務的熱情和能力,因此未能形成有規(guī)模的保險、擔保市場。工程項目由于涉及法律法規(guī)、工程保險、合同管理等眾多領域,必須要有中介咨詢機構的專業(yè)人員和相關專家參與。而我國政府和行業(yè)內部沒有明確的相關政策或規(guī)定,以鼓勵設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中介咨詢公司,為有需要的企業(yè)或項目提供咨詢服務。這些都表明,目前我國風險管理整體服務水平有待提高[3]。
2.2.5理論研究與實踐脫節(jié)。國內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論方法的研究,關于如何在具體項目中運作還沒有比較成熟的系統方法,實踐中的可操作性不強。并且,隨著項目管理方式和模式的不斷改進,舊的風險管理思路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工程項目管理的需要,有關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要有創(chuàng)新性的成果才能夠指導現實的實踐。
3 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在我國的發(fā)展展望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逐步加快和國家經濟建設發(fā)展的需要,建筑業(yè)正處在一個蓬勃發(fā)展的階段,且工程建設項目較以往具有規(guī)模更大,工期更長,技術更為復雜,市場競爭愈發(fā)激烈等新的特點,各種不確定因素隨之增加,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難度更大。風險管理水平,作為衡量我國工程建設管理人員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決定我國建筑業(yè)未來核心競爭力的一項重要因素。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是我國建筑業(yè)與國際接軌的一條必由之路。當前,我國發(fā)展和完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3.1政府行業(yè)主管部門和工程建設其他相關組織機構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建筑業(yè)各利益主體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其對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重要性的認識,并使其能自覺參與到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來。尤其是對于一些小型的民營企業(yè),他們可能沒有能夠及時的注意到風險管理研究和發(fā)展的成果,不能夠及時的接觸到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而這些民營建筑企業(yè)恰恰又是抵御風險能力最差的單位[4]。
3.2建立企業(yè)內部風險管理機制和制度,豐富和完善風險管理技術,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企業(yè)要提高風險管理的能力,必須要用相應的機制和制度實施管理,讓企業(yè)各部門和相關人員均有風險管理的分工和職責,并能夠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進行系統的風險分析、識別、評價和有效的控制,以盡量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
3.3建立、健全相應法律法規(guī)。政府主管部門應盡快組織法律、建筑、保險等相關專家一同制定和完善工程風險管理有關的政策、法規(guī)和細則等法律體系的工作,為建立、完善和推行工程風險管理體系提供法律保障。
3.4通過積極培育形成擔保人市場,支持組建工程風險管理中介咨詢機構,以提高工程風險管理整體服務水平。工程擔保制度的建立,不但要發(fā)揮銀行的作用,還應當積極培育其他具有相應資格條件的擔保機構擔當擔保人,以形成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建筑同業(yè)在內的擔保人市場。由于專業(yè)的工程擔保公司資金實力一般不強,應主要為中小型項目擔保,并要形成競爭,防止壟斷現象的發(fā)生。政府還應當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設立一批具有工程風險管理經驗和能力的中介咨詢機構,讓更多的專業(yè)人士服務于工程項目風險管理[5]。
3.5加強理論研究,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學術機構和科研機構的研究,既要借鑒發(fā)達國家先進的風險管理理念,更要能夠立足現實,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創(chuàng)新風險管理思路、方法,使我國的風險管理理論能夠更好的指導工程實踐。同時,應當鼓勵建筑工程企業(yè)培養(yǎng)具有風險管理素質的專業(yè)人員,以滿足實際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人才需要。
4 結束語
隨著現代建筑業(yè)的不斷發(fā)展,風險管理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管理還存在很多弊端與不足,制約著整個行業(yè)健康、可持續(xù)的發(fā)展。只有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國工程項目實際發(fā)展需要的風險管理制度與模式,并具備有相應風險管理素質的專業(yè)人員或機構,能夠給工程項目提供系統化、知識化、信息化的決策支持,我國的建筑工程企業(yè)才能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王志金.基于建筑施工企業(yè)工程項目的風險管理研究.山西建筑,2009(7).
[2]雷勝強.國際工程風險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6.
[3]陳磊.關于在我國建立工程項目風險管理制度的思考[J].基建優(yōu)化,2002,23(2):31-33.
[4]陸惠明,蘇振民,王延樹.工程項目管理.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5]陳偉珂,黃艷敏.工程風險與工程保險[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