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這是羅大佑的歌曲《童年》中描寫的童年生活。讓我們輕聲哼唱著這首歌,一起走進這些作家的童年吧!
作者暑假的一次養(yǎng)鳥經(jīng)歷,讓那只叫“小花”的小喜鵲和他產(chǎn)生了感情。開學(xué)后,小花竟然尾隨作者一起去學(xué)校上課,真讓人感動。
我和“小花”
我喜歡養(yǎng)鳥,最成功的一次是養(yǎng)大了一只喜鵲。
記得快放暑假了。一天,父親從外地挖河回來,捉到了一只小喜鵲,是只小鳥,還不會飛。父親說:“你喜歡鳥,給!”
我在院子里的石榴樹上搭了一個窩,算是它的臥室。每天一放學(xué),我就去給它捉小蟲吃。夏天的傍晚,我常常睡在石榴樹旁,把床頭挨著它的臥室,以防有野東西傷害它。下雨的時候,我就把它捧進屋里,放在我的床邊。我還給這只鳥起了個名字,叫“小花”。就這樣,不久“小花”和我有了感情。它常常伴我左右,和我玩耍。
有一件事讓我至今難忘。暑假結(jié)束后,開學(xué)的第一天,我和“小花”依依不舍地告別,來到學(xué)校。第一堂課,就發(fā)生了一件我想不到的事。老師叫到我的名字時,我剛答應(yīng)了一聲“到”,只聽“啊”的一聲,一只鳥兒飛了進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我一下子驚呆了,正是我的“小花”。我一把抓住它,顧不得老師和同學(xué)們的目光,用手撫摩著它那緞子似的羽毛。我非常擔(dān)心,像闖了大禍似的,等待老師的批評。老師沒有批評我,他怎么能責(zé)怪一只不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鳥兒呢?我偷偷地看看同學(xué)們,他們的眼里有好奇,還有羨慕。
原來,那天我一離開家,“小花”就尾隨著我飛來,停在教室門口。上課時聽到我的答“到”聲,誤以為我在叫它,就從教室的窗口飛了進來。我真想不到,一只小鳥竟和人有這么深的感情。(選自孫蓀《鳥情》,題目為編者所加)
“釣魚”“擺擂臺”“放紙鳶”“緣樹”……你小的時候玩過這些游戲嗎?
復(fù)生哥哥
每次讀到魯迅《故鄉(xiāng)》中的閏土,便想起我的王囡囡。王囡囡是我家貼鄰豆腐店里的小老板,是我童年時代的游釣伴侶。他名字叫復(fù)生,比我大一二歲,我叫他“復(fù)生哥哥”。
我從王囡囡學(xué)得種種玩藝。第一是釣魚,他給我做釣竿,彎釣鉤。拿飯粒裝在釣鉤上,在門前的小河里垂釣,可以釣得許多小魚?;罨畹赝诔龆悄c,放進油鍋里煎一下,拿來下飯,鮮美異常。其次是擺擂臺。約幾個小朋友到附近的姚家墳上去,王囡囡高踞在墳山上擺擂臺,許多小朋友上去打,總是打他不下。一朝打下了,王囡囡就請大家吃花生米,每人一包。又次是放紙鳶。做紙鳶,他不擅長,要請教我。他出錢買紙,買繩,我出力糊紙鳶,糊好后到姚家墳去放。其次是緣樹。姚家墳附近有一個墳,上有一株大樹,枝葉繁茂,形似一頂陽傘。王囡囡能爬到頂上,我只能爬在低枝上??傊?,王囡囡很會玩耍,一天到晚精神勃勃,興高采烈。(選自豐子愷《王囡囡》,題目為編者所加)
捉蝦,養(yǎng)蝦,看小蝦在水中時而追逐,時而搏斗,時而休息……這樣的童年生活,真是別有一番情趣呀!
養(yǎng) 蝦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缸閑著。夏天,積了大半缸雨水;從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陽光,撒落在水面上,像許多大大小小的圓鏡。我想,這不正好用來養(yǎng)小魚小蝦嗎?
我和鄰居阿成哥跑到村邊小溪里,在竹蔭下靜水處,輕輕掀開小石塊,或者把手伸到大石塊下,捉到了一些小蝦,帶回來養(yǎng)在缸里。這些小蝦,有的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這是才長大的;有的稍帶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還積著泥,長著青苔,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蝦。
小蝦在缸里,十分自在。它們有時獨自游來游去,有時互相追逐,有時緊貼住缸壁。要是你用小竹枝去碰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蝦,它會立即向別的安靜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氣似的,不停地舞動著前面那雙細長的腳,腳末端那副鉗子一張一張的,胡須也一翹一翹地擺動著,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這時如果碰到正在閑游的同伴,就會打起來。小蝦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有時還會蹦到缸外的地面上。
我覺得該讓它們在缸里生活得更快樂些。后來,我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魚草,拾了些石塊放在缸里。我們記得,小溪里的蝦是挺喜歡鉆到石塊下面休息的。
有一天,我從缸里捉出幾只較大的蝦,發(fā)現(xiàn)它們腹部藏著許多圓圓的小卵;不久缸里的小蝦真的多起來了。
有時葡萄架上一片落葉掉進缸里,不一會兒,葉子下就會聚著許多小小的蝦。(選自菁莽《小蝦》,題目為編者所加)
公雞和母雞不是一眼就能分辨出來的嗎?如果通過外貌還分辨不出來,還可以看看誰更厲害呀,能打敗公雞的就一定是公雞??墒牵聦崊s并非如此!
公雞還是母雞
我和哥哥基克在玉米地里看到兩只雞在打架。哥哥興奮地指著其中的一只嚷道:“瞧,這是一只多好的公雞!”
哥哥一把抓住了它,我仔細一瞧后說:“基克,這是只母雞。你沒看見它沒有雞冠嗎?”
哥哥不服氣,說會打架的就是公雞,而且它長著公雞的喙和尾巴。于是我倆一直為這只雞是公是母爭論不休,一直爭到飯桌上。
“別爭了,這雞是公的,就是長得像母雞?!眿寢尶戳诉@只雞后,過來阻止我們再爭吵下去。
事情本該到此結(jié)束,沒想到爸爸也來湊熱鬧,他說:“你錯了,這雞是母的,就是看上去像公雞?!币粓鰻幷撚殖掷m(xù)下去了。
媽媽爭不過爸爸,哭了,我們趕緊跑出去找村長,他說話有權(quán)威性。
誰知村長說了一番很有哲理的話:“它不像我所看到過的任何一只公雞,也不像我所看到過的任何一只母雞,所以它可能不是雞?!?/p>
“天啊,這不可能。”我和基克不相信,決定去問問專門研究家禽的克魯茲先生。
克魯茲先生說:“只要看雞的羽毛就行了,末端是圓的是母雞;是尖的,就是公雞?!?/p>
我們仔細察看這只雞的羽毛末端,結(jié)果有圓的,也有尖的,這可難辦了。
突然,基克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這只雞帶到斗雞場去,如果能打敗公雞,就得承認它是公雞。我同意這個辦法。
在斗雞場,基克選中了一只在斗雞雜志封面上登過照片的有名的紅公雞來同我們這只雞斗。據(jù)說它殺死過的雞多得數(shù)不清,有一次它還把周圍農(nóng)場的母雞全都引誘出來跟隨在它身后,可見這雞有多威風(fēng)。
我有點擔(dān)心,我們這只雞會被它啄死??刹?,斗雞一開始,紅公雞威勢十足,但是,它們對視了一會兒,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那紅公雞竟然愛上了我們的雞。我們的雞利用這一有利條件,一下子將喙插進了紅公雞的胸膛。
“現(xiàn)在你該相信它是公雞了吧?!被瞬粺o得意地對我說。
我相信了。當(dāng)我捧起那只雞時,它開始顫抖,接著一個熱乎乎圓滾滾的東西掉進了我的手心里——是個雞蛋!
那只雞咯咯地叫著,好像在嘲笑我們。(選自愛·阿·羅西斯《公雞和母雞》,題目為編者所加)
小編的話
一提到“童年”二字,我們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回憶,難忘的、快樂的……可我們要想把記憶中的童年故事寫下來的話,就要向這些作家好好學(xué)習(xí)一番了。首先要交代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其次要寫清楚故事發(fā)生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尤其是故事經(jīng)過,要詳細描寫才行。
小朋友,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呢?有沒有令你難忘的事呢?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