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總復習中,如何根據本學科特點與學生實際,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法,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因此在化學的總復習中,我認為應該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中學化學教材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很多,在復習這部分內容時,我采用啟發(fā)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巧連接,串成線,結成網并配合系列實驗進行復習,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這樣就比較容易落實“加強基礎,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的目的。以下我談談幾點做法與體會。
一、知識點,巧連接,串成線,結成網——以鋁及其化合物為例
在復習鋁及其化合物中,我提出以三氧化二鋁為中心,將其它有關知識巧妙地勾連起來,形成知識網絡。以前這項工作我都是自己來整理,歸納總結,近幾年來,我嘗試讓學生通過聯想,自己總結,我首先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啟發(fā)學生去聯想,如鋁是一種活潑的金屬,為什么鋁鍋又能用來燒水?學生聯想,,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三氧化二鋁保護膜,追問:既然鋁表面有三氧化二鋁保護膜,那么為什么鋁鍋不能用來盛裝酸堿呢?學生聯想,三氧化二鋁具有兩性,再追問:三氧化二鋁與酸、堿反應后,鋁失去保護膜,會不會與酸、堿繼續(xù)反應呢?學生聯想鋁與酸、堿的反應。追問:用三氧化二鋁與酸反應生成可溶性鋁鹽來制取氫氧化鋁可以有幾種用途?學生常想到兩種,一種選用氫氧化鈉,另一種選用氨水,我啟發(fā)他們做對比實驗,思考為什么加過量氫氧化鈉得不到氫氧化鋁沉淀,而加入過量氨水可得到膠狀白色沉淀?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和探索得出氨水和可溶性鋁鹽反應時制取氫氧化鋁的最佳途徑。再引導學生在氫氧化鋁沉淀中滴加強酸或強堿,氫氧化鋁沉淀消失,從而得住氫氧化鋁既與酸又與堿反應。接著我又要求學生聯想前面復習過的基本理論,思考如何用電離理論與化學平衡移動原理來分析氫氧化鋁具有兩性的原因,追問:
(1)由鋁制取氫氧化鋁的最佳方法。
(2)由偏鋁酸鈉制取氫氧化鋁的最佳方法。緊接著我出了一個計算題組:
在2摩/升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20毫升1摩/升的氯化鋁溶液振蕩后無沉淀,若再滴入1摩/升鹽酸,當滴至20毫升時,開始析出沉淀,問
1)原來2摩/升的氫氧化鈉溶液多少毫升?
2)要再加入1摩/升鹽酸多少毫升才能使產生的沉淀剛好溶解?
3)再加入1摩/升偏鋁鈉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溶液中的鋁離子全部轉化在沉淀?
根據所做過的實驗,加上回憶聯想,讓學生自己設計這部分知識體系網絡,如:
這樣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整理歸納,理論聯系實際得到應用,興趣大增,思維活躍,有利于知識的鞏固與深化,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了復習的方法。
在復習中我力圖實驗、提問、聯系等手段,從定性方面強化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又試圖采用計算,歸納、分析等方法,從定量方面強化學生的知識與技能。
二、進行系列實驗復習
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時候,讓學生把其中的重點知識、原理,配上驗證性的實驗,接著按知識的內在聯系,把彼此孤立的單項實驗彼此連接起來,再讓學生組裝并完成這一系列實驗,隨后寫出系列實驗報告。
1、布置復習內容和設計任務,讓學生自學并設計系列實驗
系列實驗內容較多,且適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接著向學生布置某段時間的復習內容和設計任務。學生自然地出現閱讀教材的局面,邊讀邊討論。這樣學生就能抓住教材的實質和內在聯系,比較容易地突破難點,發(fā)現疑點,掌握重點。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要學生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點知識通過系列實驗體現出來,學生就要動腦思維,動手設計,并按設計畫出系列實驗裝置圖。在思維和繪圖過程中,學生如能設計體現同一物質的制取和性質的系列實驗,就能設計出多種方案并分別附有系列實驗裝置圖。同學間在相互參閱設計方案時,互相啟發(fā),常出現有益的爭議,而在爭論中往往又引出新的發(fā)現,這樣就會出現最佳設計方案和繪出最佳系列實驗裝置圖,從而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了他們繪制最佳圖形的能力。
2、按最佳設計準備、組裝實驗,并確定系列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
在批閱學生的設計圖時,要給每組選出一個或讓學生綜合出一個最佳設計方案,然后開放實驗室,讓小組去實驗室準備組裝系列實驗。在準備和組裝過程中,學生不但熟練地掌握了安裝、取藥、量取、稱量等基本操作技能,還學到了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實驗技能。組裝后經過討論確定了系列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提出注意事項,經過這一系列的活動,開發(fā)了學生智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3、學生在系列實驗操作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在系列實驗操作時,教師要巡視,一是要學生保證按正確的操作順序進行,二是要對學生的加熱、振蕩、攪拌、分離、制取、鑒別等實驗能力進行具體指導。實驗時要提醒學生及時觀察現象,尤其對哪些一閃即逝的現象決不能放過,對現象要進行分析,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思維,聯想并抓到現象的本質,還能使學生正確地解釋產生現象的原因和寫出化學方程式,在實踐中使學生獲得真正的實驗能力。
4、填寫實驗報告,進行知識和能力的考核
書寫實驗報告可以把知識系統化,使學生深入掌握知識的內在聯系,還可以幫助學生運用化學術語,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因此一定要強調學生寫好并及時上交系列實驗報告。系列實驗報告與單一性實驗報告格式不同,它強調了操作順序和技巧的掌握??山ㄗh按下面格式使用:
系列實驗開始前,就要布置一套關于知識、能力、智力方面的思考題,在實驗過程中,重點對能力和智力進行考核,考核項目:實驗設計(圖),實驗組裝、實驗效果、實驗報告、現象分析知識答疑六類,知識答疑放在最后進行,答疑完了之后對這次復習內容進行總結。
通過上面的作法能加強基礎,增加能力和開發(fā)智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可以使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在學生腦海深化,活化。以上是我在復習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的一點體會、想法和作法,還很膚淺,很不成熟,望各位老師提出批評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