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樹在中國很常見。無論是在寒冷干燥的北方,還是在溫暖濕潤的江南,都能見到柳樹那脫俗的身影。柳樹沒有楊樹榆樹那般堅實厚重,也沒有梧桐松柏那般高大挺拔,但它以自身那種奇特的、古樸的、清爽干練的美,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像浮動的煙雨,縹緲不定,緩而不急,綿延千里。柳樹給我們留下了多少動人的美!
賀知章面對柳樹的美麗身姿,提筆寫下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的優(yōu)美詩句。是啊,在春天剛剛來臨之際,柳樹就迎著春風舒展開了淡雅的葉片,就像翠色欲滴的寶石一般。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绷粌H是春的使者,又是惜別之情的象征。它用那微薄的力量為人間又增添一份凄美。在古代,那些依依不舍的情感通過那折斷的柳枝,緩緩地揮起,緩緩地放下……
夜晚的月亮不焦不躁,平緩地移動著。柳樹在月光下升騰起柔和的光,細小狹長的枝條變得更加靈動柔美,似乎在緩緩流動呢!這時的柳樹似乎成了不堪情債重負的人兒,陡增三千青絲。
月亮總是一副高高在上悠然自得的樣子。她那泛著銀光的面龐,她那美麗的容顏,揉碎多少人的心。而柳呢?似乎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蕩起千萬枝條“舉杯邀明月”。月亮將目光投向它,四目相對,激起濃濃的思念。月也好,柳也好,粼粼波光是他們的真情流露。朦朧的月下,柳樹徐徐甩動著手中那如同衣袖的枝條,優(yōu)美的舞姿使月亮將全部的目光投向了他,那光像水般流向每一枝每一葉。
今夜,我這個懵懂的少年望著那朦朧的夜色癡癡地笑。翠柳的枝條在月光的映照下,變得仙氣氤氳,縹緲無依,每一片葉子似乎都被月光灑上了一層銀色的防護屏,更顯得晶瑩青翠。一月一柳將自然的美態(tài)展現(xiàn)了出來,怎能不讓我為之心醉?
柳,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清風高揚之美,蘊涵著中華五千年的禮儀之美,釋放著中華五千年的飛騰之美。也正是如此,我常常想起那柳、那月:
朦朧月下佳人舞,銀光如水發(fā)如絲。我問蒼天何為美?月光影里柳無聲。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市松崗中學松語文學社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