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發(fā)現(xiàn)問題,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奠定了基礎。社會的發(fā)展呼喚著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 奠定基礎 能力培養(yǎng)
2012年7月17日,泰州市中小學教師暑期綜合實踐課程培訓工作在泰州實驗學校舉行,雖然天氣炎熱,驕陽似火,但專家們的講座以及會堂的氣氛卻讓我們始終如坐春風。整個過程本人如癡如醉、靜心聆聽頗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任重而道遠?!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越發(fā)在我的心底烙印。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行)綱要》中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必修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發(fā)現(xiàn)問題,開展多樣化的實踐學習,注重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這一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獲得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相聯(lián)系的整體認識;體驗并初步學會問題解決的科學方法,具有問題意識,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
綜合實踐課的學習內容與社會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要達到綜合實踐課的實踐目的,只局限于課堂教學的模擬學習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必須讓學生走出課堂,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現(xiàn)實社會緊密聯(lián)系起來。我們知道課堂學習內容包含了許多社會性和個性培養(yǎng)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需要在社會活動中獲得,在與群體的交往中實現(xiàn),許多問題的解決需要進行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通過豐富的實際體驗,可以有效地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充實學生的內心世界,形成內在的道德和品質。實踐證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的感受,實現(xiàn)的自我教育,比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教更具有實際的效果。通過綜合實踐課教學,讓學生自主設計、自己動手、充分討論、認真總結,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是一項有益的嘗試,對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特長和個性,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他們的發(fā)展不僅僅是通過書本知識的學習而獲得的。學科課程以知識為中心,學生可以獲得具有普遍性的知識技能,但在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性方面則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可以為彰顯和發(fā)展每一個學生個性創(chuàng)造空間,為學生的成長打開了另一扇窗戶,使學生的學習生活豐富多彩起來,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提供了空間和可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帶給學生的發(fā)展變化是任何一門學科課程所無法替代的,它和學科課程相互補充、共同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的提高和發(fā)展??涿兰~斯教誨道:“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囂、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p>
蘇霍姆林斯基則給出了這種教育方法:“兒童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越緊張,那么兒童就越應當經常地到知識的最初源泉——自然界去,周圍世界的形象和畫面就應當鮮明地印入他們的意識里去。”因為只有實踐才是學生獲取真知之道。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為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奠定了基礎。
三、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適應當今社會的要求
人類社會出現(xiàn)前所未有的快速發(fā)展,其中以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為龍頭,引發(fā)了社會方方面面的急劇發(fā)展變化。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當今世界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是知識總量、人才素質和科技實力的競爭?!皠?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薄叭绻荒軇?chuàng)新,不去創(chuàng)新,一個民族就難以發(fā)展起來,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碑敶鐣陌l(fā)展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主導形態(tài),知識經濟的本質在于知識成為生產力的核心要素,“知識和智力是知識經濟發(fā)展的最重要資源,知識經濟的發(fā)展依賴知識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智力的不斷提高”,知識創(chuàng)新和將知識有效地轉化為技術和經濟利益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知識經濟發(fā)展的動力,這已經被人們廣泛地認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識和智力投入到創(chuàng)新活動的人,才能適應知識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所以,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重視。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成為世界各國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擇。社會的發(fā)展呼喚著教育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開始實施以來已經有十幾個年頭,各地的綜合實踐課程實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舉步維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認識不足
各地教育部門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認識不足,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特征為知識的綜合、能力的綜合以及情感的綜合。大部分學校已把綜合實踐活動課列入課程表,但將之落到實處的卻是寥寥無幾。其中一重要原因是大部分教師尚未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qū),素質教育僅停留在口號上。于是乎綜合實踐活動這樣一門對考試無立竿見影效果的課程在實踐中就顯得雷聲大而雨點小。我國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行為,是由教育部做出規(guī)定,要求學校及教師實行的,而不是由于教育發(fā)展到某個階段,得到廣大師生認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
(二)缺乏一支強有力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fā)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師資力量,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課程形態(tài),它超越了單一的課程,綜合實踐課程沒有教材、沒有教參,對綜合實踐的指導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許多教師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學生活動,甚至以為讓學生玩玩說說,動手制作即為綜合實踐活動課,而且在活動中擺不正學生與教師的關系,易走極端,要么對學生事事過問,越俎代庖;要么是放任自流,過分“民主”,造成了學生主體性的缺失。這一現(xiàn)象折射出需要我們深刻反思的兩點:一是許多教師并未真正理解綜合實踐活動的旨趣,二是教師還沒樹立起主體性的學生觀,其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與綜合實踐活動對教學指導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
(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脫離學生的興趣
綜合實踐活動關注的焦點是:學生關心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哪些真正是學生的問題或課題。幫助每一個學生確定自己的課題,體現(xiàn)其個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對世界獲得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對任何一所學校而言,綜合實踐活動是其學校文化的有機構成,集中體現(xiàn)了學校特色。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選擇應立足于每一所學校的特色,每一所學校所在社區(qū)的特色。并使其成為特色學校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尊重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取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或問題進行探究,努力把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整合起來,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fā)與研究需要各級地方領導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同時更需要有一大批務實、求新、勇于開拓的優(yōu)秀的教師的加盟。“不做剪蛹的老師,要做破繭化蝶的蝴蝶”。一方面要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品嘗勞動的艱辛;另一方面要求老師在實踐活動中鍛煉成具有各方面知識、綜合素質很高的優(yōu)秀老師。
1.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tài)化實施的有效機制;
2.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綜合實踐活動指導老師;
3.培養(yǎng)學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興趣;
4.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納入常態(tài)化的評價機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工作雖然已經結束,但培訓課堂專家學者們的點滴話語、獨到的見解仍然在我心頭跌宕。綜合實踐課程開發(fā)與研究任重而道遠,“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信念越發(fā)在每一個聽課者的心底生根。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板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