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畫家總是要接受藝術(shù)的專門訓練,學習使用材料,學習用藝術(shù)的形式來造型。在正式學習之前,所有的畫家都有自己學習的經(jīng)歷,都是從兒童畫起步兒童的眼光非常單純,他只會看到對象最有特征的東西,用最簡單的方式把特征表現(xiàn)出來。對兒童來說,手眼是相通的??吹绞裁串嬍裁?,用簡單的形式概括復雜的世界,稚拙的線條,單純的顏色,人物、景物都畫得像一個符號。兒童畫是一個美好的記憶,它將樸素、純真、原始的心靈直接記錄在畫紙上。人不可能再回到童年,成人的世界用倫理、規(guī)范和禮儀把童年的人改造為社會的人。人們按照社會規(guī)范來行事和生活,千篇一律地走完人生的旅程。不過,總有人保持了童心,真誠質(zhì)樸地面對世界,追求美好與和諧,向往浪漫與幻想。其實,畫畫也是這樣,藝術(shù)學院的學習就像社會的規(guī)訓,一點一點地消解藝術(shù)的童心,最后大家都是學到一樣的技術(shù),一樣的創(chuàng)作程式,全然沒有了藝術(shù)的個性,沒有多種的風格。對于藝術(shù)家來說,藝術(shù)的學習和訓練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怎樣保留自己的個性和童心卻不是人人能做到的。看李雄伊的畫,想到的就是他的藝術(shù)的個性和童心。
李雄伊的畫很特別,很有自己的個性。他是用自己的方式來造型,用兒童的眼光觀察世界。在很多方面,他好像還停留在兒童的世界,他畫那些玩具,那些玩具組成的童話故事,玩具的背景又像他自己的房間,那就是他自己的生活世界。雄伊實際上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藝術(shù)家,他并不是像兒童那樣隨心所欲,而是像藝術(shù)家那樣創(chuàng)作,他畫自己的記憶,自己的想象,以及他所認為的那個真實的世界。那是一個用他的心靈編織的童話。那些玩具好像都有生命,它們在游戲,在竊竊私語,在看外面的世界。雄伊畫他周圍的環(huán)境,他自己那個小小的天地,童年的玩具保留在那兒。雄伊畫它們,也是與它們對話,外面的世界太復雜,他在尋找一片心靈的凈土。他的畫并非真正的兒童畫,他畫這個兒童的世界,卻有自己的經(jīng)營和表現(xiàn)。他的構(gòu)圖充盈而飽滿,看得出有良好的靜物畫基礎(chǔ);物體和物體之間有一種動態(tài)的關(guān)系,比例得當,節(jié)奏均勻;用筆稚拙而大方,往往是一筆到位,不見重復和修改的痕跡。在繪畫上.線條是最與心靈相通的要素,所謂自動主義繪畫,就是讓線條不受理性的支配,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讓線條自由地走動,完全體現(xiàn)出一種天真和純樸的表現(xiàn)。雄伊的線條當然不全是自動主義的游走,他的線條還是用來寫形的。但正是這種原始的真誠與純樸附著在形上,使得表現(xiàn)的對象同樣具有天真的魅力。色彩是比線條更加天然的要素。也就是說,色彩需要更多先天的條件,雄伊的色彩顯得比較成熟,有著大師般的氣派,有些地方是灰色調(diào)的處理,有些地方又是響亮的純色,交錯有序,和諧井然。其實這不是訓練的結(jié)果和刻意的安排,而是天然的悟性和敏感。如同他的線條和形的關(guān)系一樣,形是對線條的天然性的一種約束,色調(diào)與顏色的關(guān)系也防止了顏色的天然性的失控。這一點對雄伊的作品非常重要,這種天然與控制的關(guān)系正是隱喻著作品的意義。
再看雄伊的風景。他的風景像是夢幻,不似寫實的場景。這使人想起法國畫家郁特里羅,他愛喝酒,總是在醉酒時作畫,雖然畫的都是明信片上的風景,但因為完全是直覺的表現(xiàn),畫上風景就成了夢幻的表現(xiàn)。命運的境遇,心緒的壓迫,也通過直覺表現(xiàn)在形式上,夢幻就具有了普遍的意義,隱喻了人生的精神境遇。雄伊的風景是一個童話的世界,他的夢幻不是成年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逃避,而本身就是在一個童心的世界,在成年人看來尤其如此。他的玩具被搬到了風景中,不僅是風景中的生命,也使風景有了生命。這個生命不僅是他自己,也是為那個生存日益艱難的世界帶去生命的希望。他的風景有些是生活環(huán)境的記錄,有些是來自照片,可能是他去過的地方,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管是什么樣的來源,都被畫成他心中的景象。按照風景畫的標準,雄伊的風景都不合規(guī)矩。夢境中的風景本來就沒有規(guī)矩的。幾根枯枝越過童話般的屋頂,上面有一只烏鴉。好像一個孩子要跟我們講的故事,你不知道他怎樣想象那個童話的世界。一簇鮮花堆擁在前景,遠處的后面有一扇鐵門,多么奇特的想象,似乎是一個孩子從夢中醒來,看到窗外的風景,夢里夢外都被他揉到了一起。雄伊畫得又非常隨意和率性,好像真的能把夢境記錄下來,然后再加上他的想象,添加一些動物或人物,動物都像他的玩具,人物就像木偶。這就是一個寓言,在一個想象中的純凈的世界,森林、鮮花.童話般的房子,人類和動物都愉快地生活在其中,沒有污染,沒有傷害,只有透徹的空氣和燦爛的陽光。
人不能回到童年,但又總是渴望回到童年。社會的發(fā)展消解了人的天性,使人異化為機器的人、物化的人。文明的步伐并不總是帶來幸福,天空不再湛藍,河水不再清澈,森林在消退,田園在湮沒。雄伊的畫好像一個夢里的家園,他把我們帶到一個夢中向往而又永遠回不去的地方。藝術(shù)如同文明,藝術(shù)的成熟也使得藝術(shù)成為教條和公式,人們又想返璞歸真,重新開始藝術(shù)的心靈之旅,但我們都回不去了??戳诵垡恋漠嫞拖袼I(lǐng)著我們回去,看到了我們的過去,看到那個純凈、樸實和天真的心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