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大公司準(zhǔn)備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車司機(jī)。經(jīng)過層層篩選和考試之后,只剩下三名技術(shù)最優(yōu)良的競爭者。主考者問他們:“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二公尺?!钡谝晃徽f?!鞍牍?。”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說?!拔視M量遠(yuǎn)離懸崖,愈遠(yuǎn)愈好。”第三位說。結(jié)果,這家公司錄取了第三位。
要求:標(biāo)題自擬,立意自定,文體不限;不能脫離材料蘊含的意義范圍作文,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dǎo)】
這則材料展示的是一場“特殊考試”:考題并非駕駛專業(yè)知識,“標(biāo)準(zhǔn)答案”更是出人意料。正是這個出人意料的答案,催人警醒。
解讀本題,首先要明確“金子”的比喻義:“金子”在這里喻指生活中面臨的巨大“誘惑”。其次要揣測主考官設(shè)置這道考題的用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它不是考查駕駛員的駕駛知識和技術(shù)水平,而是考察一個人在利益、誘惑面前的價值取舍。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倘若在金錢面前連命都不要了,還能確保行駛安全嗎?故事發(fā)人深省,啟人心智:作為技術(shù)優(yōu)良的小車司機(jī),安全意識應(yīng)該放在首要位置。因此,遠(yuǎn)離懸崖,確保安全,才是最正確的選擇。由司機(jī)推及其余,哪一個行業(yè)、哪一個部門不是如此?安全無小事,責(zé)任大于天,我們在這方面的反面教訓(xùn)實在太多,太慘痛,切不可玩忽職守,漠視生命。
故事同時也警示人們,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誘惑,要冷靜沉著,“誘”而不“惑”,決不能利欲熏心;否則,就會失去工作,丟掉尊嚴(yán),甚至賠上性命。
綜合以上分析,這則材料的寫作可有如下立意:拒絕誘惑,健康人生;安全不可忽視,責(zé)任重于泰山;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可見利忘義;珍惜生命。
【病文展示】
別讓“誘惑”變成“誘禍”
陜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黃蒙蒙
①主考者問三名應(yīng)聘者:“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正確答案非常出人意料,它既不是“二公尺”,也不是“半公尺”,而是“愈遠(yuǎn)愈好”。的確,“愈遠(yuǎn)愈好”這個答案是非常完美的,理智的,因為不管你有怎樣超人的信心和毅力,都難以保證“誘惑”不會變成“誘禍”。
②誘惑常常是一個巨大的糖衣炮彈,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有時實在難以抵御,成為它的犧牲品。它雖然不像戰(zhàn)場上刀光劍影那樣令人心驚膽顫,也不像大海那樣深不可測,更不像魔鬼那樣猙獰可怕,但是它常常在你智昏神迷時掉入溫柔的陷阱。從這一點來講,它的可怕程度超過了一切。
③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先生,因其被視為反日分子不幸被捕。在日寇對他進(jìn)行了異常嚴(yán)酷的刑罰之后,他仍不肯歸順,不肯“認(rèn)罪”招供。于是,敵人就想利用金錢來誘惑他。然而,具有強(qiáng)烈愛國熱情的他卻絲毫不為所動。最終,殘忍的日本劊子手對他實行了絞刑。我們對這個偉大的革命家,無一不敬佩之至??梢韵胂螅绻诮疱X面前敗下陣來,那將對我們的民族帶來多大的禍端!
④誘惑的確很可怕,人們一旦成了它的俘虜,將隨時隨地處于危險之中,最終招致禍患。
⑤有一位極具天賦的女芭蕾演員,因為聽人說吸毒可以治療關(guān)節(jié)疼痛,于是她就想嘗試一下。可是,一次的嘗試讓她一發(fā)不可收拾。漸漸地,她由一個芭蕾演員變成了一個吸毒者,又從吸毒者變成了販毒者。最終,她成了監(jiān)獄里的一個死囚犯。面對她的慘劇,我們不得不感嘆,正是誘惑毀了她的美好前程!“誘惑”變成了“誘禍”,一顆明星就這樣隕落在塵埃,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
⑥俗話說:“禍從心起。”倘若心里沒有欲望,誘惑自然就無隙可乘。因此,當(dāng)我們遇到誘惑時,先別醉心于它華麗的一面;我們要用銳利的雙眼透視其背后的毒素,敬而遠(yuǎn)之,別讓誘惑蒙蔽我們的雙眼,腐蝕我們的靈魂。
⑦別管誘惑有多大的魔力,只要我們不理不睬,它無論如何也休想變成“誘禍”,我們自然可以成為我們?nèi)松猛局幸幻细竦鸟{駛員。
診斷報告
這篇議論文由材料入手,巧妙引出論點。作者運用正反對比,論證了誘惑的危害及如何自覺抵御誘惑。諧音擬題,機(jī)智新穎,足見作者的智慧。但作為議論文,在結(jié)構(gòu)安排、素材使用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瑕疵,大大削減了論證力度。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1)結(jié)構(gòu)混亂,條理不清。第②段論述誘惑的“可怕程度”,屬反面論證,而第③段援引李大釗抵御誘惑的例子,屬于正面論證,前后內(nèi)容相悖,不連貫。
(2)素材陳舊,缺乏活力。鮮活是論據(jù)選用的一個重要標(biāo)準(zhǔn),文中李大釗抵御誘惑的例子確實很有說服力,但因為是一副老面孔,難以激起讀者的視覺興奮,自然會影響得分。
(3)語義重復(fù),沉冗拖沓。第②段論述誘惑的“可怕程度”,第④段論述“誘惑的確很可怕”,意思一致,句式基本沒有變化,有贅余之嫌。
糾治方案
(1)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刪除第④段,或?qū)⒌冖芏慰s減后并入第②段,然后將第⑤段放在第②段之后,使上下順承,自然連貫。
(2)去掉李大釗這一例證,更換為新穎的事例,可以是近期焦點、熱點,如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楊善洲,放棄進(jìn)省城安享晚年的誘惑深山造林等。也可以是鮮為人知的名人軼事,如崔永元拒絕某樓盤開盤剪彩等。
(3)在原文第③段正面論證之前加上一段過渡性文字,由反面到正面,使前后成為一個整體,做到“無縫連接”。
【化蝶之作】
別讓“誘惑”變成“誘禍”
陜西商南高中高三(17)班黃蒙蒙
①主考者問三名應(yīng)聘者:“懸崖邊有塊金子,你們開著車去拿,覺得能距離懸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正確答案非常出人意料,它既不是“二公尺”,也不是“半公尺”,而是“愈遠(yuǎn)愈好”。的確,“愈遠(yuǎn)愈好”這個答案是非常完美的,理智的,因為不管你有怎樣超人的信心和毅力,都難以保證“誘惑”不會變成“誘禍”。
②誘惑常常是一個巨大的糖衣炮彈,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有時實在難以抵御,成為它的犧牲品。它雖然不像戰(zhàn)場上刀光劍影那樣令人心驚膽顫,也不像大海那樣深不可測,更不像魔鬼那樣猙獰可怕,但是它常常使你智昏神迷時掉入溫柔的陷阱,成為它的俘虜,最終招致禍患。從這一點來講,誘惑的可怕程度超過了一切。
③有一位極具天賦的女芭蕾演員,因為聽人說吸毒可以治療關(guān)節(jié)疼痛,于是她就想嘗試一下??墒?,一次的嘗試讓她一發(fā)不可收拾。漸漸地,她由一個芭蕾演員變成了一個吸毒者,又從吸毒者變成了販毒者。最終,她成了監(jiān)獄里的一個死囚犯。面對她的慘劇,我們不得不感嘆,正是誘惑毀了她的美好前程!“誘惑”變成了“誘禍”,一顆明星就這樣隕落在塵埃,最終消失在茫茫人海。
④誘惑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莫過于人心。欲壑難平者無異于自掘墳?zāi)?,清心寡欲者自可以萬人敬仰。
⑤前段時間看了一個電視訪談節(jié)目,是楊瀾采訪崔永元的。楊瀾問崔永元:“你曾經(jīng)遇到的最大誘惑是什么?”崔永元說:“是錢。一家樓盤開盤請我去剪彩,開價50萬,被我拒絕了。”楊瀾問:“那你為什么沒有去呢?”崔永元說:“我覺得我抵御不住。我是沒法抑制自己的人,如果我愛上了剪彩后,誰都攔不住我,我唯一的辦法是別去碰它,別去沾這個事?!痹诰薮蟮恼T惑面前如此鎮(zhèn)定,機(jī)智,是因為崔永元心無雜念,一身正氣。別“碰它”,別“沾這個事”,我們不得不對“坐懷不亂”的崔永元豎起大拇指:小崔,好樣的!
⑥俗話說:“禍從心起?!碧热粜睦餂]有欲望,誘惑自然就無隙可乘。因此,當(dāng)我們遇到誘惑時,先別醉心于它華麗的一面;我們要用銳利的雙眼透視其背后的毒素,敬而遠(yuǎn)之,別讓誘惑腐蝕我們的靈魂。請牢記莎士比亞的忠告:“情欲猶如炭火,必須使它冷卻,否則,那烈火會把心兒燒焦?!?/p>
⑦別管誘惑有多大的魔力,只要我們不理不睬,它無論如何也休想變成“誘禍”,我們自然可以成為我們?nèi)松猛局幸幻细竦鸟{駛員。
點評
原文經(jīng)過大刀闊斧的修改,觀點鮮明,論據(jù)典型、新穎、有力。崔永元的例證親切自然,真實可信;引用莎士比亞的名言,形象生動,增強(qiáng)說服力。補(bǔ)充的第④段言簡意賅,承上啟下,使前后渾然一體,無懈可擊。正反論證,相得益彰。引論、本論、結(jié)論,結(jié)構(gòu)完整,首尾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