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班主任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直接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學校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作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助手,班主任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關鍵詞】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
較之于普通高等教育,我國高職教育普遍都存在先天“營養(yǎng)不足”。大部分生源文化基礎較差,厭學情緒較重,有的學生缺乏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差。如果學生不能正確認清形勢,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健康人格品質,勢必造成學生質量的下降。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強化自身素質,爭做學生良師益友
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崗位。高職生入學時,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可塑性較大,班主任要想真正做好工作,就必須提高自身素質。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要時刻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具有履行職責所需要的正確立場、觀點,要時刻了解國家大事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班主任的這些思想政治立場和世界觀、人生觀往往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二是增強工作責任感。責任感是班主任與學生交往的橋梁,也是班主任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出發(fā)點。要深入研究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教育思想、人才培養(yǎng)目標,并著重從社會需求、學生素質提升、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信自強的精神動力。三是提高品德修養(yǎng)。日常工作中,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舉止文明,工作認真負責,待人接物熱情,耐心細致,熱愛學校,熱愛工作,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班主任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在德行、能力、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要求,讓學生從心底里信賴你、敬重你,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對工作的支持,進而使班主任工作順利開展并收到成效。
二、全面掌握情況,圍繞學生開展工作
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對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全面了解掌握。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就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做到事事心中有數(shù)的“明白人”。一是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重點了解學生是否為單親家庭以及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家庭成員、父母工作情況、社會地位以及家庭社會關系等,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與成長背景。二是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班主任不僅僅是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的管理者,更是引導他們走向社會的教育者,一切工作為塑造學生服務。因此,班主任應通過正面談話或側面詢問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鼓勵內向的學生參與校、系組織的各項活動;支持外向的學生擔任學校各項學生自我管理工作,鍛煉和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三是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每一名學生都應是朝氣蓬勃的青年,他們雖然沒能進入名牌大學深造,但他們一樣有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面對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人生事件他們會有不同的想法。例如,剛進校有不適應大學生活,不知如何安排業(yè)余時間的問題;大二有參加各種技能證書考試成功與失敗的問題;大三有談戀愛、就業(yè)的問題等。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學生的舉止表情并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四是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感。班主任要針對班上男女比例的不同,有針對性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感。女生一般感情細膩而豐富,內向而敏感;男生則大膽而獨立,深沉而寡言。大學生活既單調又豐富,班主任要設身處地考慮學生的情感,關注他們可能或已經出現(xiàn)的較為劇烈的情緒變化,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生開展健康有益的課外活動,適時地使之得到予以排遣與引導。
三、注重思想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一是堅持品德教育為首。當代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人生閱歷淺,個別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長輩的溺愛,形成以個人為主體,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為此,要充分利用主題班會,以日常發(fā)生的典型道德事件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道德情感、感恩情感、敬業(yè)精神、遵紀守法意識和誠信品質;積極借助學校開設的思想政治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二是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實際上就是適應問題。高中生步入大學后,由于角色轉化不適應,產生失落、焦慮、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個別學生特別是貧困生承受著巨大的學習、生活壓力,產生心理困擾。當前社會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就業(yè)市場不景氣,大學生尋找到滿意的工作不容易,造成大學生較大的精神、心理壓力,許多心理問題隨之產生,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大學生的比例逐年上升。對此,要積極主動熱情地幫助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聘請心理輔導老師,協(xié)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會學生自我調節(jié),培養(yǎng)健康向上、積極樂觀的自信心,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正確面對各種挫折和壓力。三是加強法制教育。大學生是特殊的群體,心理和生理都很不成熟,容易受社會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片面追求書本知識,法律知識貧乏,自我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為此,要通過專門聘請法律專家進行普法講座,并以開設法律基礎課、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律征文、旁聽法庭審理案件等形式,教育學生知法、懂法、守法,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武器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
四、打造班級文化,營造學生學習氛圍
班風就是一個班集體的全體成員在共同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氛圍,班風不僅是班級學生的整體風貌和風氣,更是班主任自身之風作用于學生的表現(xiàn)。好的班風會使學生相互學習、相互競爭,推動班內同學共同上進。一是制定班紀班規(guī),增強自律意識。以人管人、難以服人,以紀律人、則可服眾。根據(jù)學校的《學生管理制度》,結合本班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班紀班規(guī)。制定班規(guī)要有針對性,而且在制定過程必須民主化,實施方法又必須恰當。二是培養(yǎng)管理骨干,發(fā)揮榜樣力量。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能干的班級干部。他們是班主任與學生聯(lián)系的橋梁,作為班主任的助手,他們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對錯,在同學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夠決定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因此,要通過民主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一批成績好、守紀律、號召力強、對集體事務熱心且愿意為同學們服務的班干部。因為建設一個好的班干部隊伍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風氣,帶動整個班級良性發(fā)展。三是重視班級活動,培養(yǎng)學生能力?;顒邮菍崿F(xiàn)目標的橋梁,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教育目的,是班主任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時班級活動也是班主任接近學生、溝通師生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班級活動組織得好,不但有利于學生展示才能、全面發(fā)展、升華自我,而且還有利于消解一些非正式組織的渙散作用。班委定期針對班級所出現(xiàn)的問題組織主題班會,并讓同學協(xié)助工作,這樣既能解決班級出現(xiàn)的問題,還調動學生工作的積極性,培養(yǎng)其工作的責任感,從中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五、真情關愛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一要關心愛護學生。教育本身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情感的接觸,沒有情感的教育永遠是失敗的教育,唯有對學生付出真愛,才能溝通師生之間情感上的紐帶。班主任熱愛學生,要施于真愛,真心誠意對待每位學生,生活上體貼照料,有困難幫助其解決,生病虛寒問暖,沒錢看病,就先掏錢墊付醫(yī)藥費用。要確立學生為主體的觀念,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班集體的主人。要經常與學生談心,掌握學生的思想動向、生活和學習情況,做學生的知音和良師益友。二要尊重理解學生。尊重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皼]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管理學生必須有根有據(jù),根據(jù)就是班級管理制度及積分規(guī)定。在制定的過程中,廣泛尊重學生意見,學生共同討論,共同制定班規(guī)班紀,效果顯著。批評學生也要講求藝術,由于大學生思想相對成熟,自尊心強,同學之間發(fā)生矛盾時,首先,不能在大庭廣眾面前訓斥學生,應尊重學生。其次,私下充分聽取學生的申辯,采取正確、恰當?shù)姆椒ㄌ幚?,消除矛盾,消除隔閡。班主任應放下“老師”的架子,走到學生中間去,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真正地做到尊生、信生、愛生。三要嚴格要求學生。嚴格教育學生應當全面、科學地要求學生,做到嚴而有理、嚴而有度、嚴而有方、嚴而有恒。在嚴格要求上不能“一刀切”,應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適度地要求學生。班主任對學生的簡單命令和禁止都不會得到顯著而持久的效果。班主任要采取啟發(fā)式教育,用誘導的方式,寓教育于學生喜聞樂見的合理活動之中,這樣就能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