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南瓜和胡蘿卜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試驗設(shè)計法對南瓜胡蘿卜泥加工工藝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7:3,奶液量占南瓜漿和胡蘿卜漿混合體積的30%,黃原膠作為穩(wěn)定劑添加混合漿的0.4‰,可生產(chǎn)出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色澤和口感俱佳的低糖、低脂保健蔬菜泥。其蔬菜泥的總糖量為3.6%,脂肪含量為0.5%,β-胡蘿卜素含量為2.4mg/100g。
關(guān)鍵詞:南瓜;胡蘿卜;蔬菜泥
中圖分類號:S64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2-0203-2
南瓜全身都是寶。它含有糖類、維生素、多種氨基酸、脂肪等成分,還含有較豐富的鉀、鈣、鎂,而鈉含量較低,微量元素硒、鐵、鋅含量較豐富[1]。其作為高鈣、高鋅、高鐵、低鈉食品,特別適合中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食用,有利于預防骨質(zhì)疏松癥和防治高血壓[2]。
胡蘿卜具有“小人參”之美稱,胡蘿卜富含鋅、鐵、鈣等微量元素和8種人體所必需的氨基酸及膳食纖維,特別富含維生素、szlig;-胡蘿卜素。szlig;-胡蘿卜素除了可以明視力、細嫩皮膚、促進兒童發(fā)育外,還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防癌抗癌、降血脂的生理功能,對心血管病、白內(nèi)障、糖尿病也有很好的預防效果[3]。
為了開發(fā)適合中老年人的營養(yǎng)食品,本試驗研究了以南瓜,胡蘿卜等為原料開發(fā)蔬菜泥的加工工藝。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南瓜:采用色澤金黃、成熟度高、肉質(zhì)厚的新鮮南瓜,無病蟲害和機械傷;胡蘿卜:新鮮良好,肉質(zhì)細嫩,肉和心柱均橙紅色,無畸形和分支,無病蟲害和機械傷;奶粉:完達山脫脂奶粉;黃原膠:食品級。
1.2 加工工藝流程
原料→清洗→去皮→切片→加熱軟化→打漿→膠體磨處理→調(diào)配→濃縮→裝瓶→封蓋→殺菌→檢驗→成品。
1.3 操作要點
1.3.1 南瓜漿和胡蘿卜漿液的制備 南瓜和胡蘿卜經(jīng)清洗、去皮、去瓤等預處理后,切片或切丁,置于鍋中進行蒸煮,然后將熟南瓜和胡蘿卜肉分別放入螺旋打漿機中破碎。將已破碎的南瓜和胡蘿卜分別與水按1:1比例混合后,通過膠體磨(JM-L50,溫州市甌海天盛食品機械廠)磨成細膩均勻的漿液。
1.3.2 奶液的制備 脫脂奶粉25g,溶于180ml水中攪拌,混勻。
1.3.3 調(diào)配和濃縮 經(jīng)過膠體磨處理的南瓜漿、胡蘿卜漿和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攪拌均勻。將調(diào)配好的漿料倒入鍋中,在常壓下加熱濃縮,約30min左右,接近濃縮終點時再加穩(wěn)定劑,加熱時控制鍋的溫度不可過高,注意不停地攪拌,以防漿體焦化。
1.3.4 裝罐、封蓋、殺菌 將蔬菜泥趁熱裝入經(jīng)消毒的玻璃瓶中,瓶內(nèi)中心溫度須控制在75-85℃之間,迅速封蓋,在沸水中進行殺菌處理40min[4]。
1.4 試驗設(shè)計
通過對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奶液用量,穩(wěn)定劑進行單因素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L9(33)正交試驗,優(yōu)化了其菜泥配方。
1.5 試驗方法
1.5.1 感官評定方法 對影響菜泥品質(zhì)的南瓜漿與胡蘿卜漿比例、奶液量等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進行嗜好度評價,通過嗜好度評價進一步確定南瓜胡蘿卜泥感官評定標準,如表1。按表1的標準和評分對菜泥品質(zhì)進行評價。
1.5.2 理化指標的測定 色度用色差儀(X-RitesSP62型,美國愛色麗股份有限公司)測定;粘度用粘度計(NDJ-IA型,上海安德儀器設(shè)備有限公司制造,上海,中國)測定;β-胡蘿卜素含量采用劉曉燕等的方法測定[5];脂肪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測定[6];總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測定[7]。
1.5.3 統(tǒng)計分析 利用軟件SPSS 13.0 for Windows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以LSD法檢測各處理平均數(shù)間的差異顯著性[8]。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南瓜漿與胡蘿卜漿的比例對蔬菜泥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
因南瓜和胡蘿卜原料的特點,南瓜漿和胡蘿卜漿的混合比例會影響產(chǎn)品的色、香、味等感官品質(zhì)。把南瓜漿與胡蘿卜漿按照5:5、6:4、7:3、8:2等不同體積比例混合后觀察了其對蔬菜泥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結(jié)果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為5:5時,菜泥的胡蘿卜味較重,南瓜味較淡,顏色呈橙紅色。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為8:2時,菜泥的南瓜味較重,胡蘿卜味較淡,顏色呈黃色,口味不適宜。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以6:4制得的蔬菜泥顏色呈橙黃色,具有南瓜和胡蘿卜風味復合的特有香味。
2.2 奶液添加量對蔬菜泥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
奶液的添加不僅會增加營養(yǎng)成分,而且也會增進蔬菜泥的感官品質(zhì)。當奶液添加量為南瓜漿和胡蘿卜漿混合體積的20%(v/v)時,奶味較淡,被南瓜與胡蘿卜味掩蓋,當奶液添加量為60%時,奶味較濃,掩蓋了南瓜和胡蘿卜的風味。奶液添加量在30%到50%時比較合口味,其中奶液量為40%時制得的蔬菜泥不但奶味適宜,同時也具有蔬菜風味,且口味誘人。
2.3 穩(wěn)定劑對蔬菜泥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
穩(wěn)定劑的使用將改善蔬菜泥的組織狀態(tài),通過預備試驗得知,黃原膠對南瓜胡蘿卜泥色、香、味品質(zhì)的影響最小,卻對組織狀態(tài)的改善效果最佳。因此,黃原膠的添加量對蔬菜泥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作了進一步的試驗。結(jié)果,黃原膠的添加量為南瓜漿和胡蘿卜漿混合體積的0.2‰以下時蔬菜泥組織狀態(tài)稀薄,0.5‰以上時蔬菜泥組織狀態(tài)稠、口感膩。當黃原膠添加量為0.3‰時,制得的蔬菜泥稀稠適度、口感適宜。
2.4 南瓜胡蘿卜泥最佳配方的確定
為了確定南瓜胡蘿卜泥最佳配方,試驗對影響產(chǎn)品品質(zhì)的蔬菜漿比例、奶液量及黃原膠的添加量作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試驗,對制得的蔬菜泥按照表1的評分標準進行了感官評價,結(jié)果如表2所示。
表2 正交試驗結(jié)果
試驗號ABC感官評分
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奶液添加量(%)黃原膠添加量(‰)
11(5:5)1(30)1(0.2)3.3±0.48bc
212(40)2(0.3)3.5±0.53bc
313(50)3(0.4)3.2±0.42c
42(6:4)123.9±0.57ab
52234.0±0.47ab
62313.8±0.79b
73(7:3)134.4±0.52a
83213.9±0.74ab
93323.6±0.52bc
k1
k2
k3
R
3.30
3.90
3.97
0.67
3.87
3.80
3.53
0.34
3.67
3.67
3.87
0.20
根據(jù)正交試驗極差R值可知,對南瓜胡蘿卜泥感官品質(zhì)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南瓜漿與胡蘿卜漿的比例,其次是奶液量,影響度最小的是黃原膠的添加量。由k值得出,制備南瓜胡蘿卜泥的最佳組合為A3B1C3,與表2的九個處理中感官評分最高的組合相一致。即南瓜胡蘿卜泥最佳配方為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為7:3,奶液的添加量占蔬菜混合漿的體積分數(shù)30%,黃原膠量為蔬菜混合漿的0.4‰質(zhì)量分數(shù)。
2.5 南瓜胡蘿卜泥質(zhì)量指標
根據(jù)最佳配方,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7:3,奶液的添加量和黃原膠的量分別為30%、0.4‰,制成的南瓜胡蘿卜泥對其感官和理化指標進行了評定。
南瓜胡蘿卜泥產(chǎn)品色澤呈橙黃色,顏色均勻一致,有光澤;有南瓜、胡蘿卜的天然風味還有奶香味;味道好吃,無甜膩感;組織狀態(tài)粘稠適中。
色度值L*=61.17,a*=23.32,b*=38.57,粘度為34.83×1000 mpas,β-胡蘿卜素含量為2.4mg/100g,脂肪含量為0.5%,總糖含量為3.6%。
3 結(jié)論
以南瓜、胡蘿卜、脫脂奶粉為原料經(jīng)打漿、調(diào)配、濃縮等處理加工成蔬菜泥。南瓜漿與胡蘿卜漿體積比7:3,奶液占蔬菜混合漿的體積分數(shù)30%,進行復合調(diào)配,后期加入蔬菜混合漿質(zhì)量分數(shù)的0.4‰黃原膠作穩(wěn)定劑,可生產(chǎn)出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色澤呈橙黃色,口感好的低糖、低脂蔬菜泥。
參考文獻
[1] 鄒字曉,肖更生.南瓜的功能成分及保健食品開發(fā)與研究[J].中國果菜,2004,(4):47-48.
[2] 黃黎慧,黃群,于美娟,等.南瓜的營養(yǎng)價值與保健功能[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05,(9):45-47.
[3] 楊秀茹,胡姝敏.胡蘿卜果肉酸奶的研制[J].中國乳品業(yè).2009,37(4):61-64.
[4] 魯海波.嬰幼兒果蔬泥罐頭系列的開發(fā)研究[J].生產(chǎn)用.2004,20(1):43-44.
[5] 劉曉燕,陳章鑫,姜黎.新鮮蔬菜中β–胡蘿卜素提取和測定的研究[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28(2):48-50.
[6] 黃曉鈺,劉鄰渭.食品化學綜合實驗[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89;102;136-137.
[7] 李范洙,張先.農(nóng)產(chǎn)品貯藏與加工實驗[M].延邊大學農(nóng)學院,2009:6.
[8]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for windows[M].Inc. Chicago,IL,USA,1999.
作者簡介:李聰(1988-),男,延邊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果蔬采后生理。
通訊作者:張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