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楊樹為快速生長樹種,品種比較繁多,十分易感染病蟲害。文章就楊樹的種植情況對楊樹的病蟲害綜合防治進行闡述,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對策。
關(guān)鍵詞: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楊樹
中圖分類號:S7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2-0075-1
1 楊樹在我國的分布現(xiàn)狀
楊樹在中國分布很廣,是楊柳科楊屬植物落葉喬木,通稱楊樹。全屬有100多個品種。楊樹在中國分布很廣,遍布東北、華北、西北和西南等大部分地區(qū)。北起黑龍江、內(nèi)蒙古到長江流域以及新疆到東部沿海,都有廣泛分布。
由于楊樹易感染病蟲害,一旦感染病蟲害,損失是無法估量的,所以防病治病就顯得尤其重要。
2 楊樹的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楊樹的病害種類特別多,且十分嚴重。主要有潰瘍病、根癌病、葉斑病、葉黑星病、爛皮病和紫根腐病。
2.1 楊樹腐爛病病原
該病害主要是子囊菌亞門的污黑皮殼菌,其無性型為半知菌亞門的金黃色殼囊孢菌。以菌絲體和未成熟的子實體在病組織內(nèi)越冬。越冬病斑內(nèi)產(chǎn)生分生孢子器和成熟的分生孢子,成為當年發(fā)病的主要來源。第二年4月開春暖后始發(fā)病,5月下旬至6月達到第一個發(fā)病高峰。7-8月氣溫增高時病勢略微減緩,9月出現(xiàn)第二個發(fā)病高峰,此時病菌來源于當年春季病斑形成的分生孢子,10月以后停止。當春季氣溫達10℃以上,相對濕度在60%以上時,病害開始發(fā)生;24-28℃是最適宜發(fā)病的溫度。病菌從傷口或皮孔進入,潛育期大約一個月左右。從發(fā)病到形成分生孢子期需要2-3個月,秋季在病斑上形成囊腔和子囊孢子。潛伏侵染是楊樹潰瘍病的重要特點,子囊孢靠風力傳播至寄主皮層上,由傷口侵入,過冬后再顯病癥。
2.2 綜合防治技術(shù)
苗木檢疫:把好造林苗木檢疫關(guān),不用帶有病斑的苗木造林,不從帶有病菌的圃地調(diào)苗。
林業(yè)防治:選育抗病樹種育苗和造林應當通過實際檢驗來選擇適合當?shù)厣L的抗凍、抗日灼、抗病蟲楊樹品種,不要盲目推廣某一楊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插穗消毒:插穗扦插前,用0.3%的高錳酸鉀或1%的福爾馬林溶液浸泡消毒后,再扦插;提高造林質(zhì)量:盡量縮短苗木存放時間,起苗時盡量少傷根,應做到當天起的苗當天栽完,以免失水而影響緩苗。栽樹坑穴要達到足夠?qū)挾群蜕疃?,栽植時在坑里填一鍬鮮土,以保證苗根底面與土壤緊密接觸。填土要踩實,防止懸根影響緩苗和生長;平茬新植林和2a生以內(nèi)幼樹如發(fā)生楊樹爛皮病時,建議采取平茬措施,將病株貼地面割斷,使其重新發(fā)芽后再實施防治;營造混交林面積較大的成片楊樹林,每隔一定距離(200-400m左右)設(shè)置刺槐或榆樹隔離林帶,具有阻礙病菌傳播的作用。小片楊樹林,也可以在其周圍設(shè)置隔離林帶。成林后要改善林分衛(wèi)生狀況,清除衰弱枝,重病株要及時清除掉,以減少侵染源。防風林應設(shè)計營造半透風式結(jié)構(gòu),迎風側(cè)栽植小灌木;合理整枝修枝應選擇在冬季進行,盡量避免雨季修枝。不留殘樁;樹干涂白城鄉(xiāng)綠化及公路林,初冬應涂白以防凍害及日灼。涂白劑配方為生石灰15kg、硫磺粉或退菌特殺菌劑0.5-1kg、水40kg,并加入適量纖維素和食鹽,以增加附著力。
2.3 化學防治
涂干:5月、9月上旬,用小刀將發(fā)病植株的病斑刺破,刮除有病的皮層組織,一直刮到病斑與健康部位的交界處,然后任選下列一種物質(zhì)涂抹:松焦油柴油(1:1)、瀝青、3-50Be′的石硫合劑、不脫酚洗油。涂藥5-7d后,創(chuàng)面涂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傷口的愈合。也可在病斑周圍涂福萘液(40%福美砷50倍液中混加50mg/L萘乙酸),能明顯提高病部周圍組織的愈合速度,降低該復發(fā)率,進一步提高防治效果。
噴干:在5月、9月上旬可選用10%雙效靈水劑10倍液、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倍液、3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1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倍液、2%843康復劑乳油3倍液、50%琥珀酸銅(甲霜銅)可濕性粉劑10倍液、10%濃度的堿水液、1%濃度的波爾多液任意一種,每隔10d左右噴干一次。以10%雙效靈10倍液為優(yōu)選藥劑。
3 楊樹害蟲為害方式及其防治
3.1 鉆蛀類害蟲
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桑天牛對新造林危害很大,它在主干上部髓心取食,易造成樹干風折。它多在枝條上產(chǎn)卵,幼蟲從枝條蛀入主干,一旦進入主干就難于防治了。比較有效的辦法是在7-8月產(chǎn)卵期,分3-4次用高枝剪剪除產(chǎn)卵枝,同時刮除產(chǎn)在主干皮層的卵。這個措施可以消滅70%的卵。對蛀入主干的幼蟲可從排糞孔塞毒簽或注射農(nóng)藥,效果也很好。
3.2 刺吸類害蟲和螨類
主要有草履蚧、葉蟬,紅蜘蛛等。草履蚧在早春上樹吸取樹木嫩芽、嫩枝,造成整株枯死。在干旱年份,紅蜘蛛和葉蟬數(shù)量大時,由于吸取葉片汁液,會造成整株葉片全部脫落。防治草履蚧應選擇早春若蟲上樹前,在樹干一米高左右用廢機油加有機磷農(nóng)藥環(huán)涂10厘米寬藥環(huán),以阻止草履蚧上樹或觸藥殺之。若上樹后,可用氧化樂果等農(nóng)藥噴霧防治。紅蜘蛛可用三氯殺螨醇類農(nóng)藥噴霧防治,一般每隔一周防治一次,2-3次即可。
3.3 楊小舟蛾分布與危害
該蟲年生3-4代,以蛹在樹洞、落葉、地下植被物松土內(nèi)越冬。翌年4月中旬羽化成蟲,成蟲有趨光性,夜晚活動、交尾、產(chǎn)卵,多將卵產(chǎn)于葉片上。各代幼蟲的出現(xiàn)期為:第一代為5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上旬;第三代發(fā)生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四代為9月上、中旬,初孵幼蟲群集啃食葉表皮,稍大后分散,7、8月高溫多雨季節(jié)發(fā)生嚴重。幼蟲行動遲緩,在夜晚取食,老熟幼蟲吐絲綴葉化蛹。10月進入越冬期。
3.4 防治方法
保護和利用天敵;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強樹勢,秋末冬初,清除落葉,將其燒毀,減少蟲害,初春深翻土壤,將越冬蛹殺滅;5月幼蟲孵化前至幼蟲幼齡期,可在樹干基部打孔,胸徑20cm以下的打2-3孔,20-30cm的打3-4孔,30cm以上的不少于4個孔。在孔內(nèi)放入甲胺磷、氧化樂果或久效磷等內(nèi)吸性有機磷殺蟲劑。幼蟲為害初期,用高壓噴霧器械進行葉面噴霧??蛇x用50%的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40%的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或10%的氯氰菊酯2000-3000倍等藥劑。
作者簡介:趙長凱(1974-),男,雙遼市國有雙山機械林場工程師,從事基層林業(yè)生產(chǎn)及技術(shù)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