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縱情山水而又身經百戰(zhàn)的驢友而言,新加坡絕對是個沒有挑戰(zhàn)懸念的國家。探索,在這個國家你暫時用不上,因為這里的城市管理有序,標識醒目,即使你英語很爛,也總能在大街小巷的人群中看到熟悉的“黃皮膚”。這些“黃皮膚”,年紀老些的說的是中國南方方言,地鐵里學生模樣的都講英文,找中年的比較穩(wěn)妥,普通話沒有問題。
在樟宜機場拿一張免費的地圖,就可以開始用兩只腳丈量新加坡的土地了。搭出租車去酒店當然很方便,到市中心也才20元新幣左右,不算太貴,但對于驢友而言,可能更喜歡搭地鐵,2塊錢封頂,可以到達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地鐵站。機場的地下三層就是地鐵東西線的終點站,可以先在自動售卡機上選擇中文界面自己投幣,也可以選擇人工服務。建議買一張ez-line(易卡通),比較省錢,也方便。工本費5元雖不可退,但可以享受換乘優(yōu)惠。還有,電話卡可在各便利店買,有多種套餐,都挺優(yōu)惠,記得要用護照購買號碼。十幾元新幣可以買一個號碼,里面有十塊左右的儲值,不煲電話粥的話,夠打好幾天的。
至于景點,大眾熟悉度太高的就不用介紹了,可參看各種攻略。這里介紹幾個深度驢行的所在。首先是烏敏島(PULAU UBIN),是個徒步旅行或單車騎游,體驗鄉(xiāng)居歲月的地方,也是新加坡最后一塊鄉(xiāng)村凈土。島上森林覆蓋,灌木叢生,可以看到馬來高腳屋,可以在諾丁海灘看白沙椰影。不過地處赤道邊緣的新加坡除了下雨,就沒有不曬的時候,建議花幾塊錢租一輛山地自行車,在林蔭小道上俯沖。任你喊叫也不大會有人在意,島上居民才100來人,游客更是稀疏,走馬觀花的觀光客哪會到這個地方來聽濤拍岸啊,都忙著在烏節(jié)路采購呢。
花柏山(HARBOUR FRONT)是地鐵南北線最南端,出這個站就是一座與圣淘沙隔海相望的海邊小山。不過在新加坡,也算地勢高的了,海拔100多米。山上有個魚尾獅的小雕像,可以多看周圍的自然景色,走走造型獨特的“波浪橋”。去圣淘沙,建議在此坐一回過海的纜車,很舒適,可俯瞰兩岸景色。特別之處在于,車站本身在山頂上,一層售票,二層是旅游品專賣店,三層是個挑空的庭院,用來聽風、望月、看海的時尚餐廳。新加坡人也有自己的浪漫法,纜車在情人節(jié)或圣誕夜,可以包給情侶在空中享用兩人世界的燭光晚餐。這時,小小車廂還是浪漫求婚地呢。
新加坡海拔最高的地方叫武吉知馬山,也就130多米,在中北部,可以坐地鐵到烏節(jié)路IOM商廈,換乘174路直達。是許多人用來鍛煉的山頭,山腳下的道路兩側停著各色私家車,人們下車在服務區(qū)換好運動短裝,就在紅、綠、黃三色步道中選一條自己體力可以駕馭得了的便出發(fā)了。沒有喧嘩的旅行團隊,新加坡人就在這不設臺階的原始熱帶雨林中揮汗如雨,消耗都市人的卡路里。下山在服務區(qū)換洗,一切又恢復如故,精神飽滿地各奔東西了。
還有東海岸公園也不錯。在新加坡每逢周末,總有人來到東海岸,在沙灘上坐坐,在涼亭里歇歇,在林蔭道上騎騎車,在海邊玩海釣,在燒烤處燒烤(順便夸一句,新加坡政府的公共服務真的是人性化,每個居民小區(qū)或者公共休閑區(qū)域都會有許多燒烤的地方,它們和籃球場、跑道一樣,都是按標準配備),或者在海鮮中心選一家海邊飯店,面向大海飽餐一頓。斯里蘭卡的大螃蟹經黑胡椒一炒,打耳光都不肯放的。當然用中國銀子買外國蟹,你會覺得貴,但肉頭絕對超值,一定要嘗試的,這也算新加坡“國家級美味”了。
還有些地方也值得推薦:綠草如茵的南洋理工大學在西部,地鐵坐到文禮(BOON LAY)或者先驅(PIONEER)都可以,直接換乘179、199駛入校園。校區(qū)里有三條免費巴士線與公交線路接駁,其中B線的圈子兜得最全面。記得車游即可,走路暴曬累人。新加坡河畔的克拉碼頭(CLARKE QUAY)是個酒吧休閑區(qū),南洋風情的騎樓被新加坡組屋局一年一度的粉飾工程搞得五顏六色的,沿河長長一排,是整齊的而又造型怪怪的白頂帳篷,遠看就像一群人挨個兒坐在岸邊“燙頭發(fā)”一樣。牙籠地區(qū)有條坤成路,很短,但很有特色,一色帶矮墻的馬來小院,混搭的風格,地中海式百葉窗、科林柱、中國風格的瓷磚或雕刻,馬來鐵藝矮門,這些并不影響它的整齊和美觀,感覺這些人居簡直像藝術品,現(xiàn)在是保護建筑了。
(本刊記者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