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發(fā)展到今天,許多人知道提升知識,提高物質的重要性,卻未必了解還有比知識物質更重要的東西需要錘煉:素質。
就在上個月一件令人意外卻又讓人氣憤的事情發(fā)生了。14日晚,從沈陽到北京的D8次列車上。一位身穿牛仔上衣、短褲的外國男乘客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卻將赤腳搭在前排座位的靠背上,引起前排女乘客不滿。她一邊要求男子把腳拿下來,一邊用報紙拍打男子的雙腳。
外籍男子并沒為此收斂自己的行為,反而笑著喊舒服,像是做按摩,要求女乘客再來一次。憤怒的女乘客將一本書拋向男子。男子收攏笑臉,辱罵女乘客“有毛病”。接著還多次用漢語辱罵女乘客。
事發(fā)后,網民通過視頻,對照外籍男子對乘警的自我介紹,搜索并證實,該男子為北京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名曰: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俄羅斯人。
不久,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在網上發(fā)布向公眾和女乘客道歉的視頻,承認其所作所為,深表懊悔。那幾天網絡、媒體都在傳播此新聞。幾乎所有的中國人用兩個字形容:憤怒。
其實,這種不雅行為,在許多地方都能見得到。特別在一些長途汽車、旅游大巴上,許多人為了圖舒服,上車把鞋一脫,順便就把腳丫子搭在或頂在前面的車座上。影響不著前面的乘客不要緊,一旦影響了,差不多都是一番爭吵,嚴重的甚至大打出手。但吵歸吵,打歸打,網絡、媒體很少關注。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人們懶得去把注意力放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個人行為上。
但是這次不同,對象是位外國人。外國人在中國人心目中差不多都是高素質的形象?,F在做出這種不雅之舉,驚詫不說,還讓人上火。在中國人的地盤上,中國人自己怎么鬧騰自己都不要緊。如同弟兄姊妹吵個架,翻個臉,過后還都是一家人一樣。但外國人就不一樣了,你是在別人的國土上,隨便把腳丫子搭在人的頭頂上,這不是在欺負人嗎?退步說,不是有意欺負人,但也太不文雅了。
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為什么會有如此粗野的行為,想想挺納悶。這位46歲的大提琴手,年齡也不算小了。無論閱歷、經歷都應該挺成熟。況且他從事的職業(yè),算得上是高雅藝術。能夠從事這樣職業(yè)的人,在人們心目中更應該是溫文爾雅,紳士風度。從其簡歷看,他不僅榮獲過許多專業(yè)獎勵,還經常與俄羅斯著名演奏家和演唱家們一起赴意大利、荷蘭、美國等發(fā)達國家演出,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接受了大量西方文明熏陶。但是就是這么一個讓人看來在禮儀方面應該幾近完美的藝術家,卻做出了幾乎讓人無法相信的低劣之舉。如果沒有視頻佐證,單聽女乘客的敘述,恐怕很難會有人相信這一切是真實的。
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是不是真心承認錯誤,不得而知。在這里我們權當他是誠心的,權當他一時沖動或一時糊涂,犯下了后悔不已的錯誤。但是回過頭來想,一個人如此不拘小節(jié),絕不是偶然為之。奧列格·維捷爾尼科夫盡管身上貼滿了藝術家的標簽,但在倫理道德方面卻未必與其身份和從事的職業(yè)相匹配。他的總體素質有問題。
素質是一個人整體形象的表露。素質高低不取決于國籍、人種,也不因為文化層次,所從事的職業(yè)和性格,能力的差異,而是個人修養(yǎng)的綜合反映。這種修養(yǎng)很多因素出自一個人對社會人生以及自我價值的態(tài)度和平衡。過去許多人有一種誤區(qū),以為學歷高、白領階層的素質就高于學歷低、普通的勞動者。從理論角度分析,似乎應該如此,但事實表明這并不是絕對的標準,更多的實例反而顛覆了這種想當然的理論。
從物質基礎到受教育的程度,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人似乎比我們的素質顯得更高些,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只能概括全面而不能代表個別。發(fā)達國家也有低素質者。世界發(fā)展到今天,許多人知道提升知識,提高物質的重要性,卻未必了解還有比知識物質更重要的東西需要錘煉: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