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天性愛玩,我也不例外。我讀小學的時候最享受的,就是周五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的下課鈴響起,我并不為即將到來的周末感到興奮,而是期待于周五下午放學后短暫的玩耍。
因為大學里環(huán)境相對安全,所以父母一般都會同意我和幾個同學去玩,而且我們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玩到天黑才回家。鑒于我每次都十分守信,父母對我很是信賴。然而有一次,一個稍微膽大的同學提議幾個人一起去廣場的新華書店,大家歡呼雀躍地同意了。我清楚家人是不會讓我這樣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女孩離開父母走那么“遠”的。但我為了一時的開心,還是向父母撒謊說去同學家過生日,并偷偷拿了自己的壓歲錢,與同學會合去了。
那時我們都幼稚地以為,瞞著家人出去玩是獨立的表現(xiàn),是偉大而值得驕傲的,殊不知家人看著漸漸暗下的天色做何感想。由于我們實在沒怎么想過家人的擔心,一行人到晚上十點才回了各自的家。
當我打開門時,我看見了這樣的畫面:爸爸在客廳里來回踱步,電視開著,爺爺奶奶出神地發(fā)呆,媽媽拿著手機,正準備按下通話鍵……因為我的突然出現(xiàn),一家人面面相覷,然后媽媽憤怒中夾雜著擔心的責怪在我耳邊炸開:“你看看!現(xiàn)在幾點了?你還說去同學家過生日,過什么生日啊!人家父母告訴我,你們幾個跑到廣場去了……我正準備給你班主任打電話!你過來,自己打電話給班主任承認錯誤!”
我一邊哭著一邊把事情的經(jīng)過說給老師聽,雖然我眼淚在流,但我可以明顯地聽見爺爺奶奶放松地嘆氣,還有爸爸回書房敲鍵盤的聲音。這些聲音在我心里撞擊出強烈的回響,我暗下決定:以后絕不讓家人擔心了。
我確實做到了,從自那件事發(fā)生后,無論是我忘帶鑰匙去同學家寫作業(yè),還是被老師留下來了,我都會借用他們的電話和家人說一聲。雖然每周五下午的美好時光在我與家人的信任危機中不復(fù)存在了,但我并不抱怨他們的決定。當時的我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更多玩耍的時間;可現(xiàn)在的我依舊不讓家人擔心,卻是因為明白了在他們心中,我是無價的。
[江西省南昌外國語學校初二(5)班 指導老師:趙 起]